分享

汉字探微(251):圭角不露——释“圭”

 秋琰 2021-05-29

图片

本文约4250字,阅读约需要9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251)

圭角不露——释“圭”

朱英贵

“圭”是古玉器名,长条形或长方形,有的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之为礼器,且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圭的锋芒有棱角,比喻儒者身恒方正,犹如物有圭角,但不宜过于显露,此为“圭角不露”。下面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圭”字的字形与字义。

一、“圭”字的字形解读及上古社会的玉圭

图片

 “圭”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骨文的“圭”字是一个线条简洁的独体象形字,勾勒出上部三角形,下部方正的圭玉特征。而“圭”字的金文形体与说文小篆字形则以类似于两个“土”的叠加形态表现。为突出其玉质属性,说文古文的“圭”字又增加了“王”(玉)旁,构成一个从玉圭声的形声字。这种合体字形应该是源于战国文字的楚国大篆(见上图郭.缁.35)。而现代汉字的“圭”字则是对说文小篆的直接继承。

 “圭”是上古时代的一种器物,但是从“圭”字的古文字字形来看,从重土(两个土)会意,并不象器物之形。

《说文解字》卷十三土部:“圭,瑞玉也。上圜下方。公執桓圭,九寸;矦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矦。从重土。楚爵有執圭。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对《说文》“瑞玉也”补充解释道:“瑞者,以玉爲信也。”可见“圭”是一种信物。段注又对《说文》“上圜下方”补充解释道:“上圜下方,法天地也。”许慎对“圭”字的大段解释则都属于对“圭”这种具有信物性质的礼器的规格尺寸等级制度的解释了。

依据《说文》的解释,“圭”是一种“瑞玉”。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计六种,故名“六瑞”,六瑞礼器有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分别代表天、地以及东、南、西、北四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可见“圭”是用来礼东方的瑞玉,因为圭锐象春物初生。许慎在《说文》中又详细说明了周代的“圭”在名称、大小、形制上的区别,这些区别要根据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圭”是上古时代统治者所用的一种具有信物属性的礼器,它以玉石为材料制作而成,据《周礼》记载为祭祀东方方位之用。玉圭最早出现于山东龙山文化,可能是石锛或石斧的演变,龙山文化玉圭为长方条状,上端穿孔,下端磨刃,圭身两面琢刻神人,神兽面和神鹰纹,反映龙山文化氏族的图腾信仰。

图片

商代玉圭,则呈扁长条形,方首钝刃,通体磨光,有的刻有精细纹或绘朱色条带,直至东周才形成了圭的定形样式。

图片

现今所多见的玉圭上端为等腰三角形,下端平直,为长方形,也有上端为圆形圭,圭体大小,形状及纹饰各有变化,其名称也有所不同。玉圭在礼仪场合的品级划分如次:

大圭:天子执握,上端锐角或插在衣带间,又称“廷”。以符合《礼》“天子晋廷”之制。

镇圭:天子执握,上端锐角饰四山纹,取安定四方之意。

信圭:侯爵执握,上端呈钝角,肩部两角琢成直立人身形,纹饰精细,取忠勇正直之意。

躬圭:伯爵执握,上端为圆形,纹样粗犷,取恭顺之意。

恒圭:公爵执握,上端为方齐形,取恒楹架屋,栋梁柱石之意。

琬圭:上端为圆形,圭身染色,为天子派遣使臣所执。使臣持此信节执行任务,被称为“护送琬圭”。

琰圭:上端为锐角,取锐不可当之意。天子派使臣征讨平叛时执用,当作信物,有后来的尚方宝剑的作用。

从上述“圭”这种器物的功用来看,它是一种经过授权的信物。据说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诸侯,天子赐以长条形的上尖下方的玉器作为凭证,令各诸侯前往指定地区规划土地,建立邦国。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郑玄注:“土其地犹言度其地。”意谓凡建立诸侯国,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测量该国的土地而制定该国的疆域。

郑玄的解意固然不错,但为何不说“度其地”或“规其地”,而要说“土其地”呢?疑其“土”字当为“圭”字之误。“圭”者“规也”,因此就将这种玉器称作guī(与“规”同音),就将这种玉器的字形写作“圭”(从重土会意,另一种说法是表示纵横交错的规划界线)。于是天子所赐的这种礼器便得名叫做“圭”。至于如何用“圭”来规划土地(是规划而不是丈量),疑其是用“圭表”测量日影的办法来操作的,故“圭”字又有“圭表”的含义。

图片

 测日影的圭表(平卧的尺与直立的标杆)

二、“圭”字的造字本义及字义演变源流

“圭”字的本义是一种玉制的礼器是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等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其名称、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例如:“有孚中行,告公用圭。”(《易·益》)再如:“所以朝天子,圭与缫皆九寸,剡上寸半,厚半寸,博三寸。”(《仪礼·聘礼》)郑玄注:“圭,所执以为瑞节也,剡上象天圜地方也……九寸,上公之圭也。”贾公彦疏:“凡圭,天子镇圭,公桓圭,侯信圭,皆博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唯长短依命数不同。”又如:“诸侯以圭为贽。圭者玉也,薄而不挠,廉而不刿,有瑕于中,必见于外,故诸侯以玉为贽。”(汉·刘向《说苑·修文》)又如:“古者安平用璧,兴事用圭,成功用璋,边戎用珩。”(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

“圭”字有如下几种引申义:

其一,指称测日影仪器(圭表)的构件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叫圭表。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叫圭,南北两端立着的标杆叫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例如:“观天地阴阳之体,以正位辨方、定时考闰,莫近乎圭表。”(《宋史·卷七六·律历志九》)再如:“(每每)亲星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祖冲之》)

其二,表示清洁,洁净例如:“圭为而哀荐之飨。”(《仪礼·士虞礼》)郑玄注:“圭,洁也。”

由此又可引申为表示鲜明的意思。例如:“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唐·韩愈《祭湘君夫人文》)马其昶校注:“圭与蠲同音,《集韵》:'蠲,洁也,明也,通作圭。’”

其三用作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约相当于一升的十万分之一。例如:“量之所起,起于粟。六粟为一圭,十圭为一撮。”(《孙子算经》卷上)再如:“陛下终不得高昌圭粒咫帛助中国费。”(《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又如:“量之所起为圭,四圭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五斗曰斛,二斛曰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

其四,用作古代较小的重量单位约相当于一两的二百四十分之一。例如:“量有轻重”(《后汉书·律历志上》)李贤注引《说苑》:“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三十斤重一钧,四钧重一石。”

其五喻指形状似圭的墨墨形似圭,故称墨一锭为一圭。例如:“余用墨,每一二岁不能尽一圭。”(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六引宋李格非《破墨癖说》)

根据上面对“圭”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圭”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图片

图片

三、含有“”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圭”字的文化含义大致有五类:

其一是表示玉制的礼器例如:成语“圭角不露”中的“圭角”是指圭的锋芒有棱角,意谓深沉不露锋芒。源自《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汉·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其二是表示瑰宝的意思例如:成语“零圭断璧”中的“零”和“断”都是残缺不完整的意思,借以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与其意思相同的“残圭断璧”也是指残缺不全的圭璧,喻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白圭之玷”意谓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源自《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其三是表示权力的信物,例如:成语“重圭叠组”,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代指官印。是指家族中有不止一件的“圭”、“组”之类的瑞信之物。意谓世代连续做官。语见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予闻世之右族,重圭叠组者有之矣,索其家学相仍数世而弗坠,十百之中或一二见焉。”那么,“传圭袭组则意谓继承官职或取得功名。

其四是表示测日影的仪器例如:成语“玉圭金臬”中的“圭”是古代观测日影的仪器,“臬”是射箭的靶子,“金”、“玉”言其贵重,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而“奉为圭臬”则是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标准和法度。语见清·钱泳《履园丛话》:“三公者,余俱尝亲灸,奉为圭臬,何敢妄生议论。”

其五是表示很小的容量单位例如:“不失圭撮”,“圭”与“撮”都是表示微小单位的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不失圭撮”形容数量准确。语见《汉书·律历志上》:“量多少者不失圭撮。”

图片

四、小议“奉为圭臬”

上文提到,成语“奉为圭臬”是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标准和法度。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喜欢将一些名著中的“名言”奉为圭臬,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标准和法度。“二十四史”中就有许多令人奉为圭臬的名言,诸如: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三国志》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迷而知返,得道不远。《魏书》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周书》

时不可再,机不可失。《隋书》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旧唐书》

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新唐书》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

言路者,国家之命脉也。《明史》

然而,是不是名著、名人说的每句话都是真话,是不是名著名人从不造假?其实也不尽然。看看历史上那些奸恶小人,那些蛊惑君王的伪君子,哪个不是显赫一时的名人?哪个不是让君王信以为真的谗害忠臣?为了利益,因为矛盾,谎话编得冠冕堂皇,让人信以为真。如果一开始他们就说谎,那么他们就只能一直欺骗下去,害怕被戳穿,害怕失去靠谎言获得的权力地位,害怕曝光背后犯下的累累恶行,害怕谎言被揭穿后身败名裂,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将谎言一个接一个地编下去。因为台下有无数的听众和观众,在那里等候相信他们还在编织的《皇帝的新衣》。

当年奉为圭臬的东西今天或许被扔进了垃圾箱,今天新产生的让人奉为圭臬的东西,也许正如传销谎言一样蛊惑人心,不是不可以将某些言论“奉为圭臬”,关键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断这些名言能否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标准和法度。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250):身先士卒——释“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