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渔业主管部门、行业专家、技术推广部门人员等齐聚,只为这两件水产大事!

 水产前沿 2021-05-29


5月29日,江苏省首届水产养殖疫病防控高峰论坛”于泰州市召开,旨在精准解读1号文件精神,学习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为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 文/图 水产前沿 林贞武

2021年5月29日,由江苏省水产学会、江苏省渔业协会主办,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中国渔业协会水产养殖投入品分会等联合协办,武汉智博天下会展有限公司、南京博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江苏省首届水产养殖疫病防控高峰论坛”于泰州市召开,会议也得到了兴化市科学技术协会、江苏长寿集团南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行业媒体的大力支持。江苏省各市、区渔业主管部门领导,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技术人员,有关高校、研究院所专家,水产养殖有关企业负责人以及养殖大户等出席本次论坛。

为规范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的使用,促进对水产养殖动保产品的乱象进行整治,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农渔发【2021】1号),对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的生产、销售、使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准确的理解、执行1号文件,特邀农业农村部、中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有关主管部门的专家对文件进行精准解读,针对江苏省水产养殖疫病,邀请江苏省本土资深专家进行深度分析,为江苏省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现场照片

江苏省水产学会副秘书长韩飞主持会议

江苏省水产学会董事长汤建鸣致辞

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及对策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疫病防控处处长李清

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形式严峻主要表现为:

  • 1、大规模疫情没发生,小规模疫情连续不断;

  • 2、发病养殖种类多,某些养殖规模风险大;

  • 3、苗种携带病原流通,病原扩散风险高;

  • 4、染疫养殖场处置不到位,病原扩散隐患大;

  • 5、老病根治难,新病不断出现;

  • 6、不明病原疾病多,滥用药物隐患大。

我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的问题主要在:

  • 1、水生动物疫病长期得不到重视,必要的人、财、设备没有保障,甚至没有技术培训经费,机构弱化;

  • 2、疫病检测工作不扎实,本底不清;

  • 3、防病手段不系统,各相关领域各自为政,自说自话;

  • 4、药物滥用的顽症根治艰难。

应对对策建议有:

  • 1、切断病原。进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建立“无疫苗种场”,对养殖各环节实施生物安保管理措施;

  • 2、限制宿主。限制易发病品种在特定区域的养殖规模,选择抗病优良品种;

  • 3、控制环境。从水质、养殖模式、饲料、增氧、密度进行控制,同时,进行疾病监控,用法律、制度、体系能力进行保障。

接下来的重点任务有以下方面:

  • 1、抓住源头环节控制疫病爆发和传播;

  • 2、实施综合防控技术;

  • 3、检测和应急处置;

  • 4、水生动物防疫体系能力建设;

  • 5、强化专业化人才队伍;

  • 6、技术不行服务。

投入品1号文件的精准解读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质量安全处处长冯东岳

据统计,我国水产养殖用抗生素使用量仍然较大,行业使用抗菌药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现象。为支撑服务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好水产品稳产保供、加快补齐水产养殖业发展短板,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水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农村部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政策,同时实施“监管行动”,强化兽用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实施“示范”,开展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示范;实施“检测行动”,健全动物源细菌药物性检测体系;实施“宣教行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宣传教育。

接下来关于减少用药方面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优质苗种;2、控制病害发生;3、依法精准用药;4、推广生态养殖;5、加强日常管理。水产养殖规范用药要做到六个不用,即不用禁用药品、不用停用兽药、不用假劣兽药、不用原料药、不用人用药、不用农药。

中国水产学会渔药专业委员会将进一步强化支撑服务渔业中心工作的能力,做好行业主管部门科学决策的参谋助手,组织开展渔药等投入品隐患排查,针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做好科学应对等。

南山健康高效养殖方案理论解析

南山生物科技生物发酵事业部副总经理柴学森

柴总指出,传统养殖的定期消毒、定期杀虫、定期保健等日常习惯操作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造成水质、免疫问题,病害频发,陷入恶性循环状况,最终只会导致养殖户疲于应付各种问题。病害产生的根源在于池塘实际承载力大于池塘的净化作用,环境恶化,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所致。对此,依托健康新三环理论,南山生物提出了健康高效养殖方案,即内外兼修方案,以生物发酵为投入品,杜绝抗生素和消杀类产品。

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的含义把握与规范选用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万夕和

万研究员指出,精准把握水产养用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含义是贯彻执行好农渔发1号文件的前提,详细介绍了他对水产养殖用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含义的理解,并围绕其中的产品类别进行详细阐述。

万研究员还指出,目前市面上的非药品包括有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增氧剂、清塘剂等,以及未按规定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水产养殖兽药和未取得许可证明文件的水产养殖用饲料与饲料添加剂。重点提示对于按照兽药、饲料或者明饲料添加剂管理相对模糊的产品,无法界定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明确。在谈及水质改良剂算不算兽药时,万研究员认为多数水质改良剂应按照兽药管理,目前行业对于水产养殖用投入品有白名单制度、兽用处方药制度等,企业生产经用相关产品必须要有相关许可证明文件。

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一线快速区分及防治思路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袁圣

袁老师首先表示,目前的水产养殖遭遇了病害的瓶颈,老的疾病还没完全解决,新的疾病正在加快出现,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现阶段的养殖户养殖热情遭遇了巨大打击。

袁老师指出,只有科学的疾病的治疗逻辑,才能正确地帮助养殖从业者挽救损失,并以鲫鱼大红鳃和鳃出血一线快速区分要点,引出细菌性疾病与病毒性疾病的快速区分方法,即可以从感染鱼的规格、肠道的状态、出血的类型、发病的水温、一些典型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别,全面介绍了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治疗思路。在会议最后,袁老师提出建立标准化的鱼病防治流程,推动水生动物疾病临床学科,才能对水生动物疫病做到长久有效防控。

精彩花絮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