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勇 |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三峡文化

 戈笛书屋 2021-05-30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一条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化、滋养了长江文化。长江三峡是长江中最为华彩的篇章。重庆这座城市因长江而生,伴长江而长,是一座江山之城。千百年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长江三峡独特的自然景观为载体,产生了辉耀古今的长江三峡文化。这是长江文化对江山之城重庆的馈赠,更是我们应该十分珍视的历史遗产。我们要深刻认识重庆在长江文化中的地位,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三峡文化。

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以全局谋一域,对标对表,守土有责。把立足点放在保护传承长江文化,向世界讲述中华文化、长江文化,向世界展示我们“四个自信”的底蕴和底气所在。要按照科学的标准和一流的要求,真正做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立足重庆,用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重庆一域实践,服务国家发展全局,实现民族复兴。在共抓大保护中,让长江文化得到实实在在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要系统梳理长江文化在重庆区域的历史文物和历史遗产,保护好承载长江文化的本体。加强对长江三峡文化形成、发展、内涵、特征、价值,特别是对它在整个长江流域和长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同时,也要以建设长江文化国家公园为目标,谋划重大文化项目,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提供项目支撑。

要在保护传承弘扬的基础上,发展长江三峡文化。长江三峡成库以后改变了传统的长江三峡文化存在的地理环境,即“江”的三峡变成了“湖”的三峡。要树立“传统的三峡文化迫切需要发展”的理念,积极地全身心融入新三峡,认识和理解新三峡,进而发展新的长江三峡文化。这既在于传统的长江三峡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更在于传统的长江三峡文化在新的景观下需要新的阐释和表达。这既是长江三峡文化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传承长江文化的需要。让历史传递给我们的“千古三峡”文化,在我们手中发展成为“万世三峡”文化。如长江三峡国际红叶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还可增设长江文化节等。

要把长江三峡文化的成果运用于沿江城市街区的改造。几十年来,长江三峡沿线城市或整体搬迁,或大规模改造,其城市中蕴含的历史文化风貌发生了整体性、颠覆性改变。历史文化街区所剩无几。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用“绣花”的功夫对其进行“微改造”,重现长江三峡文化的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品质。

要以长江文化中的重庆元素为主题,创作无愧于长江和时代的伟大作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审视重庆的文化资源,高峰一峰接一峰,而长江文化、三峡文化是若干高峰的代表,是重庆文化创作的重要源泉。而审视我们的作品,高峰不多,高原也不多。我们的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应该把反映近代以来长江文化带给我们走入近代、掀起革命、走向复兴,见证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变革,作为创作的主题,担当起来,坚持不懈。

(本文发布于重庆日报2020年12月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