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艺术品基金对中国基金运作的启示

 呓艺术 2021-05-30


作为世界三大投资领域之一的艺术品投资,具有的保值增值与获利功能使这一行业独具生命力。2005年,“蓝码克”做为我国国内首只艺术品基金,在其后的发展中,经历了合伙制运作、公开发行的信托产品、私募基金等多样化的尝试,它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国内艺术品基金逐渐成型。事实上,2007年到2011年,中国国内艺术品基金发行量达到五十只,规模一度高达50亿,进入到鼎盛阶段,但2012年之后,艺术品市场萎靡,基金的发行量和规模大幅缩减,到了2013年仅有二十只,2014年只有十只,到今天虽有好转,也不见大幅增长之势,但是却出现转型,由于国外艺术品市场不断发展,以及国内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引导,国内外的一些资本或者机构仍然在尝试进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增加规模不等的一些基金,并进行私募等形式的尝试,试图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当前,文化产业化逐渐成为当下艺术品的趋势,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鼓励艺术金融化等领域的创新和探索,而艺术品也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之一。艺术品基金作为艺术与金融结合的纽带,能够有效引入资金,壮大艺术品市场,是促进文化行业长久繁荣的关键所在。根据当前国内艺术品基金的现状,如何立足本国实际,在适应本国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艺术品基金发展的道路,是一个极具意义的问题。而从历史上来看,西方的艺术品基金,发展经历了起源、发展、探索等一整套阶段,从一些运作因素上,导致的不同结果,形成各种各样精彩纷呈的案例,这种近百年的案例历史,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如何避免之前问题,克服可能出现的障碍,最终日趋成熟,很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从对西方艺术品基金管理、运作模式的实际状况出发,从西方的成熟案例和规律当中获取经验,剖析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西方艺术品投资概述

(一)“基金”意识的形成

 纵观西方整个艺术品投资的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的荷兰,资本主义萌芽逐渐成熟,一批富裕的资本家,商人就出现了,他们常常集资预定或购买艺术家的作品,这种合伙购买就是西方艺术品基金的雏形,后来有西方人把绘画这种艺术形式称作为“广泛资本投资的实物载体”。

     ‌

1904年,安德列列维尔在巴黎创办“熊皮基金”,规模共分为十一份,每份每年向其中投入250法郎,专注于现代艺术品的投资,从1904年到1914年十年之间共购买100件艺术品,其中包括今天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凡高毕加索塞上马提斯等早期现代派艺术大师的作品。在这只基金运作的过程中,合伙人可以把这些作品在自己家里陈列,或者外出展览。到了1914年,艺术市场飙升,当年3月2日,在法国德鲁奥拍卖行,这100幅画全部售出,总额比原价上涨了近四倍。这其中毕加索的画作,杂技演员买入价为1000法郎,售出时则多了12.5倍(合计12500法郎整),丰厚的投资回报令人瞩目。基金的跟踪购买不仅帮助其获得作品,某种程度上对于艺术家们的创作也提供了持续的资助,帮助梵高、毕加索等艺术家迈入了艺术生涯的巅峰时代。

 仅仅在熊皮基金退出市场之后四个月,即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29—1933年,全球经济大衰退;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1950年代中期开始通胀延迟;1962年股市大崩盘……这一系列来自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动荡不安,将熊皮基金成功之后可能产生的巨大市场效应扼杀在摇篮之中,期间鲜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基金在市场上出现。但在这期间,关于“艺术即投资”这一理念的讨论逐步兴起,人们开始思考将艺术品投资作为一种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的资产。其中,杰拉德·瑞特林格所撰写的《品味经济学》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他说:“截止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一次全球通货膨胀的冲击之后,'艺术即投资’的理念已经摆脱了之前可能有过的全部污名。投资艺术的风险要素并没有你可能想到的那么大,对艺术品的需求会增加,艺术品的供给却不会。我有非常好的理由假定艺术作品投资将会是一种出色的对冲基金”。

(二)“基金”兴起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瑞特林格的结论启发人们将现代金融引入到艺术品市场之中。20世纪70年代,最早的一批机构性质的艺术品基金随之宣告成立,它们以瑞特林格的研究为参考进行投资。其中最著名的即英国的铁路养老基金(British Rail Pension Fund,简称BRF),它也是这一阶段唯一幸存下来的主流基金。铁路养老基金诞生于1973年,欧佩克石油危机下,英国经济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股票和商业地产市场及英镑的价值大大削弱。当时,基金创办者——统计学家克里斯托弗·列文(Christopher Lewin)提议将艺术品当作同贵金属一样的基本保障投资品种,发挥其避险保值的功能,将每年可支配流动资金的6%拿出来,在多个艺术市场领域展开组合投资,以降低基金的整个基金的投资风险。整体投资计划由另一位统计学专家斯通弗罗斯特全程督导,并在具体的运作与投资策略上与苏富比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由其提供艺术品购买交易等专业领域的咨询,历年购入的艺术品的打理与保管则由艾德尔斯坦负责,他曾经担任过苏富比年鉴的编纂工作,经验丰富。

1974—1980年,该基金连续购买了2500件左右的艺术品,直到藏品足够多样化、通货膨胀也有所缓解,才停止购入。从1987年开始,鉴于艺术品市场转为强劲、更多的合适投资渠道出现、高额保养费、种类繁多的藏品准确估值较难等因素的作用,铁路养老基金开始对艺术品资产进行剥离,截至2000年将全部藏品售出,投资组合的现金收益率达到了1 1.3%,扣除物价、通胀因素后,年平均投资回报收益约为4%,实现了该基金的预定目标,有效对抗通货膨胀,并远远高于同期债券的收益。

铁路养老基金在成立和运作过程中摸索出的管理策略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的经验,它在建立审核监督机制、风险控制、投资策略制定与套现机制设计等多方面都实现了非常重要的创新与突破。但同时,英国学者诺亚·霍洛维茨也指出,该基金在运作上还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比如:

a,尽管有效抵御通胀,但投资期间的运作收益逊色于主要股票市场;

b,由于战略协议,所有藏品全部必须由苏富比拍卖,5%一7%的巨额的交易佣金冲抵了净利润;

c,基金尝试将藏品出借给博物馆等机构以转嫁仓储和保险费用,然而其中一些门类的艺术品易碎、运输困难,出借十分不便,所有的保险费用只能自行承担;

d,交易需要获得一个分支委员会的批准,因此造成时问延误和资产流动的延缓,错过了一些投资良机;

e,该基金幸运地在市场高点售出了印象派藏品,但对于后来者而言,这一经验无法复制。

(三)“基金”热潮

 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空前成功,给予市场巨大的惊喜与信心,掀起了一股机构投资艺术品市场的热潮。20世纪90年代前后,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瑞银等纷纷成立艺术品投资部门,挖掘自身存量高端客户资源中对艺术品投资感兴趣的客户群,从艺术品投资的投资、运作、保管等多方面为高净值的财富客户提供顾问服务。但严格来说,这些咨询服务大多隶属个人理财服务领域,银行本身并未创立或直接运作艺术品基金。

金融行业第一个尝试建立艺术品投资基金的是摩根大通银行,它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大的公司艺术品收藏机构之一。1989年,大通艺术基金(Chrase ArtFund)获得30亿元担保,与巴黎银行旗下艺术品投资顾问机构开展合作进行艺术品投资。但由于高昂的收藏费用使得成本居高不下,最初制定的、并不适应原本市场环境的投资计划也未根据当时的市场进行有效调整,最终该基金蒙受的亏损高达40%(约800万美元)。

但与1997年金融危机中大量的投资失败、亏损惨重的案例相比,投资者们对于大通艺术基金800万美元的亏损并不以为然,铁路养老基金奠定的丰碑与神话业绩依旧吸引着机构与投资者们勇往直前。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的主流银行中,仅2000年就有50家以上打算建立艺术投资基金,或为客户增加艺术品投资服务,如荷兰银行等。

 在金融机构之外,还成立了更多在投资策略、运作方式等方面各有特色的艺术品投资基金项目。这其中,有一些是由艺术品市场从业者们发起成立并操盘运作的,他们本身在艺术品营销方面经验丰富,拥有高水平的专家管理队伍,有效提高了自身可信度,更有利于吸引投资者。仅仅选取2004年一年的案例,就能充分体现出艺术界人士在这方面做出的不同尝试与探索。

还有一些基金则是由金融家们发起成立的,他们很多采取了像铁路养老基金一样的风险对冲模式来运作基金,甚至据统计,在全球顶级艺术品藏家排行榜的前200名中,仅对冲基金经理就占据10席,史蒂夫·科恩等对冲基金经理在艺术品投资上获利颇丰,他们用自己的成功经验说服更多的投资者,艺术品投资是一项兼具文化意义与财富利润的、可靠的实物投资方式。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基金发起人们对艺术品基金仍然充满信心。许多新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成立,新兴艺术品市场也纷纷兴起,一些基金也将目光投向中国、印度等市场,试图开拓新兴市场、进行本土化运作,如瓷器基金(The ChinaFund),专攻以中国瓷器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品;奥夏艺术基金(Osian’S Art Fund)、亚特拉基金(Yatra Fund)等则把投资重心着眼于印度新兴的艺术市场:还有直接进驻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运作的摩蒂曼艺术基金、尤伦斯基金等,后者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北京设立的尤伦斯艺术中心至今仍吸引着广大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二、西方艺术品基金的现状

    客观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的艺术品基金运作,虽然探索者们前赴后继、不断有新的资金及投资者们涉足艺术品市场,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由于遭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募资难、缺乏兼具基金运作与艺术市场投资综合能力的专业经理人等诸多原因,形形色色的艺术品基金本身的淘汰率居高不下,许多曾经高调发行、盛极一时的基金都逐渐淡出视线甚至于消失在历史舞台上。由于当前缺乏统一的、具体的艺术基金业绩评估标准,也无法获取完整的、系统的投资回报率等相关数据,我们无法完全统计出目前仍在正常运行的基金和艺术品市场基金市场的真实运行情况,但目前能够统计到的失败案例已不同程度反映了现状:美国的菲门乌德基金成立于2004年,于2006年解体;英国的艺术基金,原定发行规模3.5亿美元,但在早期接连公布超过30%高额投资回报率的同时,其运作规模仅达到了原募资计划的三分之一,一度遭遇运营困难。

    截至2009年,斯科特艺术行业研究与评级机构的主席谢尔盖·斯科特社科夫称: “公布的基金数量超过50个,但筹集的资金仅为2.5亿美元——或是分散到整个行业领域的资金大约只有1.5亿美元”(不包括美术基金);再到2011年,诺亚·霍洛维茨在自己《交易的艺术》一书中做了一次统计:“乐观估计目前全球仍在运作的艺术基金在20个左右”。

    尽管在发展道路上坎坷波折,但很多业内人士对于艺术品基金的前景仍然看好,他们将艺术品基金与同样作为另类投资品种的房地产基金(REITs)相比较。REITs类的基金将流动性同样较低的房地产进行证券化,以地产租金和升值作为收益来源,并定期将收益通过分红方式发放给投资者。它在诞生之初也曾饱受争议,但如今凭借持续的长期稳健收益以及与股债市场的低相关性,被广泛认可为成熟可靠的投资工具之一,帮助买不起高楼大厦的中小投资者通过相关基金分享楼宇出租所带来的持续收益。艺术品基金也具有类似功能,可以让投资者不用花费巨资购买及保管照料珍贵的艺术品,却可以分享艺术品市场繁荣以及长期艺术品增值所带来的收益与回报,而且艺术本身还具有独特的精神文化吸引力,因此这一投资品种必将逐渐普及,受到大众欢迎。

    与此同时,在众多艺术品基金的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投资经验也得以累积,每一次新的尝试都会吸取前车之鉴,推动资本和资源更进一步优化整合,长远来看,有利于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基金互相磨合,最终繁衍出适合艺术品基金生存的沃土。


吴冠中作品 

三、西方艺术品基金的运营方式分析

(一)国外艺术品基金的构建与设计

1、基金的团队构建设计

    国外的大多数艺术品基金采取多层次管理结构。最顶端通常是一个高级管理团队或投资委员会,拥有拍卖行或金融业的深厚背景,他们制定基金的目标和规划,筹集资金,协助审查评鉴,并负责与投资者、媒体、不同艺术与金融团体打交道.

    交易团队通常由艺术领域的从业者组成,他们曾经接触并储备有广泛的客户群体,能够在基金的财力支持下鉴定、寻找并交易艺术品,甚至能够利用各种渠道、关系、资源来达成折扣。交易团队的员工一般不会按月从基金公司领取薪酬,而是通过订购艺术品收取佣金,并从基金的绩效收入中抽取利润分成。例如伦敦的画廊商人迈克尔·古德豪斯就曾受埃斯特拉基金委托,凭借其对中国当代市场的了解,帮助基金在中国购买艺术品。有的时候,资深艺术顾问也会充当介于交易团队和管理层之间的角色,他们要么是评论家或专业学者,要么就是曾经监管交易决策但现在已经退休的艺术市场专家在运营团队中,管理团队与托管人的角色与大多数普通基金基本一致,管理团队负责资金投放运作,按合同中约定的比例提取管理费用作为报酬;托管人的角色一般由银行或信托投资公司担任,秉持资产管理与保管相分隔的原则,接受基金投资者们的委托保管基金资产,只有同时获得投资者和基金管理团队的批准,才能允许管理团队动用受托管的资金,并在资金运用上代表投资人对基金管理团队进行监督。另外,艺术品基金还有一个独特的“保管人”的设置,负责保管投资收藏的艺术品,有时候,基金会把艺术品出借给博物馆等,借助对方的技术与场地,分担保管费用。

2、基金的基础结构设计

    在艺术品基金的募集规模上,根据目标及管理机构、融资方式的不同,每只基金设定的募集资金的规模不同。多数基金将融资目标划定在1500.5000万美元之间;美术基金和菲门乌德等规模较大的基金,为了支持配合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募资规模较大,一般将目标定位于一亿美元以上。以美术基金为例,个人投资者参与投资的起始资金是25万美元,最终,来自全球15个不同国家的投资者们共计贡献了约3.5亿美元的初始资金。

    在开放方式的选择上,国外多数基金通常会采取5—15年乃至更长期限的封闭式投资,在到期之前不允许资金撤出,既保证了艺术品投资上资金的充裕性,也给所投资的艺术品充分的增值时间与增值空间,以寻求最佳卖出机会与售价。还有一部分基金采取半开放式运作,一旦资金到位募集结束之后,就进入封闭模式,保障初始投资资金,等运作取得一定收益,足以应对开放后的赎回需求时,以每年或每季度一次间隔开放的方式,开始接受投资者撤出。

    在费率结构的设计上,艺术品基金同其他基金一样,一般要计提管理费等。根据马健的研究,管理费“一般占基金总额的1.5%一5%不等,如果当年投资回报率超过一定比例,基金还会从超出的利润中收取分红”

3、基金的盈利模式设计

    基金的主营模式当然是通过对艺术品等艺术类投资及升值后的买卖来获取利润,但是在主盈利模式之外,很多基金还独出心裁地进行了很多盈利模式的设计,以此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一种方式是合理避税,利用政策红利。国外的很多艺术品基金采取办事处与注册地分离的模式以赚取税收红利。根据运作及投资的需要,办事处设立在美国、英国及欧洲等地,但注册地却往往在海外,如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和卢森堡等投资氛围相对友好的地区。例如,在美国交易艺术品需缴纳高达28%的资本收益税,而英属维京群岛则完全免征,产生的差价既可以被用作进一步投资,也可作为红利派发给股东另一种用的比较多的方式是以艺术资源开展非核心业务,压降运营成本,获得衍生收入。例如以藏品出借给博物馆或展览会,将出借费等收入抵消每年的藏品保费;或者利用自身的专业性质,向机构或者个人提供咨询服务,如美术基金就与瑞士的BSI银行以及美国的桑坦德银行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许多艺术品基金还定期将自己的库存艺术品拿出来举办展览,通过这种公开方式来提升基金的影响力,而且无论是在自办展览还是送展博物馆或大规模世界展会,都将有助于增加藏品的价值。


傅抱石作品

4、西方艺术品基金的主流运作模式

一般来说,西方艺术品基金的主流运作模式有组合投资、对冲模式、艺术家共同参与这三种。

a,艺术品组合投资模式

   艺术品基金的组合投资模式,即是以艺术品为主要投资标的,选取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按一定比例进行投资,以此分散投资风险,获取综合收益。

在这一模式下,基金经理首先要综合评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再结合对当下艺术品市场的把握,及对未来艺术品市场走向的研判,确定较为合适的投资组合及投资比例。

艺术品市场的行情总是在起伏波动的,板块之间也会出现热点轮动的现象,组合投资的模式可以帮助基金在板块轮动过程中避免踏空投资机会,在行情波动过程中避免大起大落的风险。

b,艺术品对冲投资模式

    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艺术交易基金(Art Trading Fund),它采取独特的平抑市场风险的手段,被誉为全球首支艺术品“对冲基金”。针对艺术品市场有起伏的情况,他们不仅仅采用最基础的组合投资方式,即通过投资不同种类的艺术品来分散投资基金,更针对艺术品市场可能出现的全面性的萧条,做出了创新化的尝试。

    当艺术品行情整体下滑,成交量萎靡时,与之密切相关的拍卖行,奢侈品行业业绩也可能受到拖累,从而影响其在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表现,因此基金采用购买著名拍卖行或奢侈品公司股票看跌期权的方式来对冲市场下跌的风险。当然这种做法并非严谨,因为购买的看跌期权毕竟不是来源于某个跟踪艺术品市场的数据严谨的指数,二是苏富比等拍卖行和奢侈品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股价走势可能并不完全与艺术品市场同步,股票价格波动会受到更多艺术品市场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证券市场的整体不景气,或者公司自身经营决策带来的问题。

    包括该基金的管理人在内,一些后来的投资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不足,因此出现了很多尝试建立的艺术品指数,发挥市场跟踪作用,但相对应的期货期权衍生品还尚未诞生,因此进行对冲交易还只能停留于设想阶段。

    而不可否认的是,艺术交易基金采取的对冲尝试是一次具有启发性的尝试,他开创了艺术品基金一种新的定位方式和投资渠道,仅作为衍生工具基金,有效拓宽了艺术市场规避风险的思路。

C,艺术家信托投资模式

   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是2004年在纽约成立的艺术家共同信托(Artist Pension Trust),由美国共同艺术公司创办的,简称APT模式。该模式以中长期为主,不仅运作艺术品,更首开世界先河,针对新生代艺术家和著名艺术家进行运作。

   该信托在全球艺术品市场较为繁荣的地区成立了多个信托中心,每个信托中心由专家精心挑选,吸纳250名当地艺术家。据统计,到2011年时,全球已经有1100位艺术家入选,收集作品约4500余件,总体估值高达4500万美元。

    APT模式的优势在于:第一,艺术家共同信托全球有8个机构,触及全球各地,有利于发现面貌更丰富的艺术作品,从而最大程度地整合资源,高效运作,减小风险;第二,对于艺术家而言,APT拥有全球资源平台,更有专家团队进行推广,意味着他们有更多机会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作品及自己的身价和口碑,从而在4%的分润模式下获得更好收益,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加入;第三,在20年的合作期中,同样基于APT平台及推广优势,艺术家们往往倾向于每年的代表作入库,而APT获得艺术作品后,通常5—10年内不急于出售,而是加入收藏品序列,建立起完善的、具有连续性的单个艺术家的收藏系统,进一步提升藏品整体价值,以便于寻求更好的藏家及更完美价格;第四,即使短期内市场遇冷、作品销售不佳的艺术家,也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分享热门艺术家所创造的收益,从而获得每年固定的收入保障,规避自己作品的可能会存在的市场波动风险。


元 鹊华秋色图 

四、国内的艺术品基金再分析  

国内艺术品基金的雏形是2005年的西安“蓝玛克”艺术基金,2007年,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是公认的中国首只完全意义上的艺术品基金,这一产品采用高端客户理财的方式,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2.75%,两年综合收益率合计25.5%,在当时备受关注。

 国内另一阶段的典型代表是私募基金“红珊瑚一期”,2009年成立,是国内第一只艺术品私募基金,当时的年化收益率为31%,创国内艺术品基金最高纪录。

到了2010年到2012年初,艺术品基金爆发式增长。2010年被称为,艺术品基金元年。发起艺术品基金成为风潮。到了2011年,政府对房价进行调控,房贷额度缩减。艺术品作为另类投资开始受到追捧。不完全统计,2011年末艺术品基金已经达到74只。高达60亿元。

 2012年全年逐渐降低,艺术品信托下降至29只左右,金融达到35亿左右。这一阶段的资金大多以信托形式出现。大多都有最低收益率的保险,被认为低投资高回报的一种投资。

2012年文交所整顿、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投资领域受到波及,因此作为新生事物的艺术品基金也大打折扣。艺术品交易萎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13年。

按照大部分国内艺术品基金2—3年的运作周期,大批建仓在2011年市场最高峰的基金在这一时期集中进入兑付阶段,规模超过30个亿。拍卖行情此时正在低谷徘徊,而这当中的大多数退出模式都比较单一,即通过拍卖行作为主要退市渠道,行情的不景气对于面临兑付的他们而言备受煎熬。

这波艺术品信托的兑付潮一直持续至今,即使到现在,这些基金真实具体的兑付情况也始终不得而知,大多数可查到的资料显示,他们中的很多采取了刚性兑付、延期兑付等方式,最终成功解危,不过也不乏失败的案例。

到了2014年,艺术品私募基金成为主流模式,这是因为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发布,以艺术品为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被纳入监管范畴,合伙制基金也被明确认定适用此监管办法。制度的成熟,给艺术品基金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和西方的基金模式有着相似的语境。比如有些新发的艺术品基金也充分吸取了前车之鉴,探索更为切合实际的可行模式。有的延长投资期限,从原本的2—3年,普遍延长至5—10年;有些尝试借助专业机构的鉴赏能力,寻找有潜力的艺术家,耐心培植投资机会。

同时,在艺术品基金风起云涌的时间里,注重风险控制的券商行业并没有贸然涉足,对于艺术品金融化相关的业务和产品基本上保持关注但在实际操作中谨慎回避。随着券商创新大会的召开,监管层在创新“十一条”中大力鼓励另类投资领域的金融创新,包括资产证券化、贵金属、大宗商品和艺术品等,受此政策导向,证券行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艺术品市场。例如国信证券与中铁信托就打算联合发行“艺术品1号基金”。

互联网参与艺术品市场的历史由来己久,网上拍卖等早已不是新闻,但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资本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罗斯洛克一网利艺术品投资基金”,罗斯洛克文化集团是洛克菲勒家族旗下企业,在艺术品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网利金融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互联网P2P企业,线上线下拥有较多的资金渠道及优势。基金拟募集5亿资金购买高端艺术品。券商、互联网等新的专业领域与艺术品市场牵线搭桥,是一种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有效途径,毕竟通过信托公司、或者单纯依靠基金的力量去募集的资金是有限的,券商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拥有更广泛的客户基础、更广阔的宣传渠道,能够为艺术品市场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除此以外,券商那一套严格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也能够为艺术品基金行业带来更加完善的经验。

综上所述,中国艺术品基金的发展环境有自己的本土性,中国的艺术品基金是迎合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趋势和中国艺术投资者的需要而生的,但是西方的许多模式对我们都有着借鉴意义,比如西方艺术品基金的运营机制(组合、对冲、艺术家信托)对于中国当下投资人所渴望规避市场风险的理想化艺术品基金有蓝本的借鉴作用,虽然环境不同,但异曲同工。对于西方艺术品基金给予我们的经验,作者认为:

1、艺术品基金首先要明确定位。我国艺术品基金的基本功能是满足投资者爱好,分散投资风险,获取稳健回报。所以中国的艺术品基金要想健康发展,恰恰需要以抵制通货膨胀、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设定恰当的业绩比较基准,在合理的投资期限内进行专业化投资。

2、我国的艺术品基金发展在于艺术品基金团队的组建,从这方面上来说,西方的艺术品基金团队设置模式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

3、艺术品基金发展的关键在于运营模式的制定和执行,从这一点上应该遵循艺术品及艺术品市场的规律和特点,全面考虑其综合价值,像西方艺术品基金一样,实行差异化投资战略或考虑更多可能,避免跟风投资导致的恶性炒作。

4、科学的产品结构设计、规范的运作管理是艺术品基金成功的保障。在基金创立阶段,设计合理的产品结构,在募集阶段规范宣传、合法销售等,制定并完善风险预案,有助于稳固基金的发展框架、夯实基金的发展基础;在基金的运作阶段,拓宽投资渠道、做好投前调查与投后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有利于基金的长期平稳发展;在基金的退出阶段,完善退出机制,顺利实现投资变现、收益分配,有利于完成基金投资目标、切实保障投资者权益。

(全文完)


泰戈尔说:

O woman, you are not merely the handiwork of God, but also of men; these are ever endowing you with beauty from their hearts.You are one half woman and one half dream. 


画呓|栏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