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茅余氏河南一世祖普清公五世分支

 温馨qoussqwnl3 2021-05-30

文/余长城

平生没见过余氏宗谱、族谱,今日方引为憾事。究其原因,却因为我个人没去寻找,或者说年轻时对家族历史并不关心。多数人都是越老越热衷于寻根问祖,我也一样。

近几年编乡镇志,常去郑州或信阳市本地的方志印务公司,见过各种各样印刷精美的姓氏宗谱、族谱。方志印务公司的业务无外乎两块,一块是地方志、年鉴,一块是宗谱或族谱。也知道信阳市有多个姓氏宗亲文化研究会,但不知余氏宗亲文化研究会设在什么地方,没去打听,只是听说信阳市的余氏宗谱正在编纂之中。

宗谱、族谱之全国性大量修撰始于宋代,自《百家姓》出现之后。中国第一个大规模印刷书籍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雕版印刷,第二个则是北宋,出现了活字印刷。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也出现在唐代,原因是朝廷科举取士,民间读书人越来越多。虽然东汉就发明了造纸术,但随后的三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和长达三百多年的南北朝之乱,唐代以前在文化上并未达到繁荣。中国的二十四部正史,有8部是在盛唐修撰的。

中国成熟的谱牒始于西周封建诸国,其后各人皆以国为氏。西汉时姓、氏合一,《史记》《汉书》的出现和书中的帝王年表、本纪、世家、列传,催进了谱牒的进一步繁荣。最早的谱牒出现于王族、世家,随后出现于士大夫阶层。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出现各种各样的“家传”“家谱”“簿状谱牒”以及专门研究谱牒的著作,“郡望”就此诞生。东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制度充分发展,作为选官和通婚的依据,士族、非士族要根据谱牒来确认,谱牒学就成了一种专门学问。于是,合族与通谱之风盛行,官僚、富户要与士族合谱,民间(平民百姓)的合族通谱就更多了。今豫南新县、光山县方言中非常见的“合谱儿”一词,其意就是“不靠谱”。隋唐废中正、兴科举,旧士族失去政治上的特权,但唐太宗还屡修谱牒,以培植新的士族集团。唐代谱牒主要有《氏族志》《姓氏录》《姓族系录》《元和姓纂》等。

唐末,士族谱牒衰绝。到了宋代,家谱开始盛行。家谱分为宗谱、族谱、家乘三类,又分通谱、支谱、总族谱、分族谱、大同宗谱、小宗谱等。到了明清两代,在聚族而居的农村,已没有无谱之族、无谱之人。

2

我在很小的时候,曾见过一次布状“族谱”。说它是族谱吧,又不太正规,因为是写在一张大红布上,内容就极简略。依稀记得上面有数十代祖先的名字——可能是从河南一世祖开始,及四十代字派。父亲说,我是第四十辈了;但在四十代字派中,却是第十代。父亲要我背会后三十代字派,但我想,背会十代字派还不够用么?因此,我仅背会了自我辈以下的十个字派。

父亲只上过一年半学,不识得多少字,也不太了解宗族历史。据父亲讲,我的祖上是金刚台余少保,是从江西迁过来的。至于金刚台在哪儿,从江西哪里迁来,父亲都没有说,我也没问。至于那一块红布族谱的来历,以及其后来的去处,在我六七岁的年纪,是不会关心它的。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许多“封建”的东西已经被扫平了:没有族长、没有祠堂、没有家庙、没有人敢“吃祭祀”。到了八十年代,在我那三十来户人家的山村,二十四五户余姓中曾经有人提出要推选出一位族长,且推举了一位人选,但并没多少人家承认他,后来也就不了了之。我最终也没吃过祭祀,倒是知道村子里9户外姓中仅有的两户蔡姓人家吃过一回祭祀,邀请来相邻几里路远的蔡洼湾的他们同族。

我于1990年就离了故乡,1992年参加工作后就极少回去,对于1995年新、光两县余氏合谱一事,我并不知。到了2002年的时候,我门上的二爷,大概是因为退休后没事干,就编写了一份家谱,五服以内男丁人手一册。给我的那一份我曾经短暂地翻看了一下,离乡时并没带走,就落在弟弟家了,直到前年腊月回乡给父亲做寿忽然想起,才从弟弟家取回。

家谱并不是用电脑打印和机器印刷的,而是用毛笔字抄写后用油印机复印的。联想到电脑时代的巨大进步和童年时父亲捡灯笼纸——一种元宵夜给祖坟送灯时遮风的洋火燫纸——给我做作业本的往事,我明白了童年所见的族谱为什么会是一块红布,因为以前纸张也是稀缺之物,印刷更是困难。一本族谱,总得有几万字吧,请谁抄写,难道请孔乙己吗?

从此才了解更多余氏家族的历史,那些我的父亲所不知道的,或者我的爷爷也不知道的。想起2008年8月我在网上发表的《新县、光山、商城余氏源流》一文,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想等到以后寻得余氏宗谱后再写一篇更全面的,但却又等不及了,因为我再次离了家乡,来到了广东,不知得到余氏宗谱会是哪一年以后的事了。

3

余姓中流传着“天下余氏出长茅”一说,作为长茅余氏的后人,我虽不敢苟同,但也觉得有一定道理。余姓始祖虽公认为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代的由余,即源出陕西,但如今余姓却广泛分布于南方。今天,余姓主要分布于四川、广东、安徽、湖北、福建、浙江、江西等省,以四川省为最多,占余姓总人口的7%。

历史上人口大规模南迁有三次,史称“衣冠南渡”。第一次是西晋“八王之乱”,第二次是唐“安史之乱”,第三次是北宋灭亡南宋在杭州建都。至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因为隶属于不同的分国,虽流民众多(多数是流于山林),却不便于往他国迁移。

长茅余氏一世祖良(仲)公,出生于唐光启元年(855),进士及第,曾任洪州分宁县宰、江州刺史。因为他为官主要是在江西省境内,虽出生于安徽休宁,但辞官(晋工部侍郎不就)后却选择迁至江西洪州分宁县(唐代时自武宁县析出,今修水县),葬安乐乡长茅大墓窝,成为长茅一世祖,其后裔称“长茅余氏”。良公令其五子移居五处,开枝散叶。长子革居中州坪,次子贲居石坪,三子旅居车坪,四子咸居高坪,五子升居武宁县昇坪(今官莲乡,改鲁溪镇)。五子余升曾任工部尚书,其他各子及后代也各有成就,成为“一门三太守,四代五尚书”的名门望族。至北宋仁宗时,长茅一世祖良公因子孙显贵而被勅赐刑、礼二部尚书。

良公因唐末五代十国之乱选择隐居,其后代于北宋时显贵,到宋仁宗追封良公时,离良公去世已有百年(良公享年81岁)。南宋时,江南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良公的后人想必更加繁荣昌盛。

明朝时,余姓第一人口大省是江西,第二是湖北,第三是四川。明朝末年统计,三省余姓分别占全国余姓总人口的6.9%、6%、5.7%。江西余姓,自然有较大一部分是良公的后裔。民间盛传明朝年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所以湖北、四川的余姓有很大一部分也是良公的后裔。

4

如果童年记忆没错,我是良公第40世孙的话,那么长茅余氏河南一世祖普清公应该是良公的第15世孙,因为我是普清公第26世孙。

据二爷所修之家谱记载:“余普清,名法,元,生于大德三年己亥年即一二九九年,原籍江西省奉新县合埠东坪,属长茅东草堂余氏,元至正五年己酉年即一三四五年四十六岁中进士,授平章,见国政不纲,辞官归隐。后洪武年间以子思铭有功授少保,不就其职但受其封。

妻梅氏,诰封德人,后封一品夫人,生三子思铭、思迪、思聪。

另娶郑氏,诰封一品夫人,另支系谱载。”

“平章普清公葬商城县金刚台。”

但据明嘉靖《商城县志》人物记载,圣旨所发诰文如下:“制曰:人臣为国家之用,能以功名自奋,皆其先人积德所致,考诸常典,追赠为宜。怀远将军同知华山卫指挥使司事余思铭故父余法,善积于身,庆延于后,乃生嗣男,展其材力,服我官政,是用原其所自,颁以命辞,尚灵爽之有知,其钦承于永久,可赠明威将军佥指挥使司事,宜令准此。”“制曰:人臣有禄位者,皆由其家庭之积善。故於封典,亦必推其本原以及之也。怀远将军同知华山卫指挥使司事余思铭生母郑氏,余庆所钟,是生嗣男,展其材力,为国任用。是宜推其所自,颁以命封,尚服诰词,永贲幽壤,可追封德人。宜令准此。洪武七年正月十五日。”

诰封普清公“赠明威将军佥指挥使司事”,为正四品,不是也不可能授少保(从一品)。余思铭时任怀远将军同知华山卫指挥使司事,为从三品,故朱元璋追赠其父为正四品。思铭公薨后追授少保(从一品),比较符合逻辑。

诰文称“余思铭生母郑氏”“追封德人”,宗谱记思铭公生母为梅氏且诰封德人,庶母郑氏“另支系谱载”,应该是县志记载有误。宗谱中所述梅氏、郑氏皆诰封一品夫人,不太可能。

二爷所作的《家谱序》又载:“吾氏族门原籍江西奉新县。河南一纪祖普清公在元朝受职平章。二世祖思铭公,见元政紊乱不仕,隐居于商城金刚台,从者万余人,悉赖以济逸一方保障。迨明定鼎奉诒,领所部兵征讨有功,敕赠少保。其丰功伟烈,官载州志。三世祖元公、亨公、贞公。亨公世居商城,元、贞二公迁居神留桥,兴一祖迁于麻城(今新县泗店乡余河村)。”

依《家谱序》所言,受封少保的是普清公长子余思铭,这个是正确的,《商城县志》也是这样记载的。

二爷所修的家谱,依据是余氏宗族第七次续修宗谱理事会所编修的新、光二县余氏宗谱。

5

河南一世祖普清公五世分支系瓜瓞图

普清

思铭 思迪 思聪

元 亨 贞 庆 端 高 瑞

↓ ↓ ↓

克昭 克明 (无) 贤 兴

↓ ↓ ↓ ↓ ↓

志海 志河 志亮 志高 志彦 志亨 玄太 志宏 真 定

综合明嘉靖《商城县志》、清嘉庆《商城县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商城县地名志》等载:余普清祖籍江西饶州府瓦屑坝,元朝至正五年(1345)四十六岁中进士,授平章。时见国政不纲,辞官归隐。率族人迁湖北省,后再迁商城县金刚台西北孤山北麓山谷中的清龙寺安营扎寨。随从余氏迁来的还有外姓杨、黄、张、李等。元末1351年爆发白莲教、红巾军起义。余普清及其长子余思铭组织义军积极响应,攻占金刚台,赶走达鲁花赤,一时从者万人。元朝多次派军队围剿,最多一次派兵数万,山寨被攻破,后又被余思铭率义军夺回。1358年余思铭率队归附安丰徐寿辉,1364年归附朱元璋,奉令赴汴京从胡大海。洪武十一年(1378)诏征西番,病卒于途,封葬于商城县隆门里,次子余亨袭其官任宁夏指挥使佥事。妻胡氏生七子,元、亨、贞、庆、端、高、瑞。此兄弟七人后裔,分别迁徙鄂、豫、皖三省十一县市。

6

普清公有三子,皆因军功受封。长子余思铭被追封太子少保,其事迹不仅见于《商城县志》,亦载入《信阳州志》武功传中。在县志中,还记载有其“撒豆成兵”等多个传说。

“余思铭,元末率众避兵战于商城金刚台,从者兵将万余人。明初归服,受平章。甲寅年八月诏领所部兵从胡大海征程德权,是年平司空山取六安卫指挥同知,复捉程德权余党周平章等,监东送中书诛之。已而复从大将军徐达取陕西凤翔等处,收王保保,赐斐衣一袭,赏镇托派员。复征西番,病卒于途,敕葬隆门里崇祀乡。

贤祠载州志武功列传。其次子亨以从征有功,世袭华山卫指挥。

妻胡氏,诰封一品夫人,葬隆门里陈家湾,生七子元、亨、贞、庆、端、高、瑞。”

“平章思铭公祠堂在商城县余集镇。原名乡贤祠。二零一七年重修,名荟萃堂。”

“平章少保思铭公敕葬商城县隆门里(今余集镇)。”

“余思迪,明授镇抚随驾守山海关,后封公,迁任湖广,世居武昌府。系秉仁宰臣良士公之祖。

妻姓失考,诰封夫人。”

“余思聪,明授镇抚南京,世居江南。

妻吴氏,诰封夫人。”

从二世开始,次子余思迪迁住武昌,三子余思聪迁住南京。

7

家谱中所记第三世,仅记余少保的七个儿子。余思铭的前三个儿子元、亨、贞,是依据易经乾卦卦辞“元亨利贞”来取的名。七个儿子中,有五个从征,因功受封,长子与第三子在乡务农,无功未受封。

“余元,字仁甫,业儒,自商城迁于光邑神留桥,披荆斩棘开业于斯,子孙亦由此蕃衍。

妻杨氏,生二子克昭、克明。”

光邑,即光山县。神留桥,清代为光山县神留桥保,中华民国时从光山县析出经扶县(今新县),神留桥划入经扶县。业儒,即身为儒生。

“余亨,随父从征有功,袭华山卫佥事,载邑志、通志。后裔五英堂。系朝阳允爵绍原三祖。五世孙玄太迁今新县周河乡余岗、戴咀乡等地。

妻胡氏,诰封夫人,葬十五湾雨坛洼,酉卯兼乙辛向。”

“余贞,字智甫。

妻孙氏,生二子贤一、兴一。”

“余庆,明授湖广铜鼓卫镇抚,载清嘉庆时商邑志卷之八(第)二十二页。后继述堂、心仁堂。

妻姓失考,诰封夫人,葬十五湾宅后雨坛洼,乙卯兼乙辛向。生一子秀。”

“余端,明授广东省广州卫镇抚,载商邑志。后裔承启堂、致敬堂。

妻王氏,诰封夫人,生一子兆。”

“余高,明镇抚将军,载商邑志。后裔绳绳堂、兴盛堂。

妻周氏,诰封夫人。”

“余瑞,明镇抚将军,载商邑志。后裔永合堂。

妻姓失考,诰封夫人,生一子相。”

商邑志,即商城县志,记载有三世中余少保七子分迁鄂豫皖十一县。所谓“妻姓失考”,是因为长期在外为官,子孙又外迁到别县,在一世祖、二世祖的故乡所修家谱中也就失考了。

外迁到邻近商城县(余家集)的是余元、余贞,迁到更远的是庆、端、高、瑞的子孙。

8

自第四世开始,因为庆、端、高、瑞之子迁得较远,故未记录,只记录余元二子和余贞二子。

“余克昭,(从神留桥)迁居麻邑乘马岗,后居光邑南今新县戴咀乡,还有一支系迁光邑白雀园。

妻韩氏,生二子志海、志河。”

麻邑,即麻城县。光邑,即光山县。

“余克明,从自居地神留桥往乘马岗省兄病逝,故葬于麻邑乘马岗东北杨家洼,兄弟立碑有两座。

妻李氏,葬于神留桥街西后朴树坟园卯山酉向,公共立碑,生四子志亮、志高、志彦、志亨。”

“余贤一,(后代)居神留桥东余家、胡冲、余大湾、水口等地。

妻马氏,生一子志宏。公妣俱葬栗林山。”

“贤一公葬新县八里畈乡神留桥。”

“贤一祖祠堂在光山县神留桥保(今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东余家。祖祠座西南面对东北,正堂四间,东耳厢房两间,院内有柏树一棵、天竹一丛,为吾四房(供奉);胡冲六房供奉先祖宝地。”

“余兴一,明天顺年间从东余家迁范店,余家河建祠开祭。

妻黄氏,生二子定一、真一。公妣俱葬余家河屋后卧虎地老坟山亥山己向,有碑。”

“兴一公葬新县泗店乡余家河,壬山丙向。”

“兴一祖祠堂在麻城县余家河(今新县泗店乡余河村)。”

余元二子、余贞二子及其后人,已遍布光山县南(今新县)各地,但始终离商城县余家集不远。

9

第五世中,记载了元公的6个孙子和贞公的3个孙子。

“余志海,从麻邑乘马岗迁新县后,其后裔继续北迁光山南部泼河镇、槐树店乡等地。

妻韩氏,生三子荣、华、文。公妣俱葬韩老屋黑谷冲。”

“余志河,公妣俱葬田铺乡水滂附近,不知其茔。

妻胡氏,子失传。”

田铺乡,旧属湖北麻城县,今属新县。

“余志亮,从商邑重迁回定居神留桥。

妻陈氏,生三子斌、球、容。”

“余志高,迁居浒湾东马鞍山余洼、晏岗、余湾等地。

妻汪氏,生一子浩。”

“余志彦,迁居新县城关董店上下余湾。

妻张氏,生一子溥。”

“余志亨,庠士。迁居浒湾鄢山、彭河、白果树(及)光山县十里乡余岗。

妻李氏,生四子洪、曹、汉、洁。公妣俱葬神留桥朴树坟园。”

“余志宏,迁居东余家、胡冲等地。生卒年失考。

妻陈氏,生一子海。公妣俱葬神留桥栗林山。”

“余定一,庠士。公妣俱葬泗店乡邹家河杨树堂坟山,不知其堂。

妻敖氏,生二子万寿、宽一。”

“余真一,大明方盛之时,在京授职为官,因勤劳五事,南旋至麻邑。见太平乡之西北风土可居,凭中买得汪杨二姓南岸田地屋基建造房屋,少长咸集,子孙永远之图。后奉旨赴京师任户部侍邱,计报丁粮录编军民册籍,遂以我祖任陕西延安指挥。此嵩公写谱所记。

妻吴氏,诰封夫人,生五子明一、明二、明三、明七、明八。”

麻邑,即湖北省麻城县。

庠士,同秀才。

元公、贞公的后人,主要分散在光山县南部即今新县境内,也有少数分散到光山县和湖北麻城县,总体都与祖籍商城县余集不远。

10

商城县,属豫南大别山腹地,紧邻湖北、安徽二省,是一个三省交界之处。其向南,背依大别山,向北,俯视平原。金刚台属深山区,豫南第一高峰,即金刚台山,山顶猫耳石若擎天之柱,海拔1584米。余集镇,则在平原边上,接近“光(州)黄(州)古道”和国道106线。

长茅余氏河南一世祖普清公最终选择金刚台为根据地,正是乱世中最好住地,亦可起兵。二世祖余思铭敕葬余家集,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不得不佩服祖宗的眼光。

商城县在西汉建县之初名雩娄县,隋朝更名殷城县,北宋更名商城县。其名殷城、商城,极可能最初是殷商遗民汇集之地。每到战乱年代,商城县和光山县南部的今新县境内,就是流民逃难、汇集之所。李自成、张献忠九屠光州后,光州在册户丁不足两千人,许多人都逃到大别山区。民国时期,这里是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与商城县紧领的新县和安徽省金寨县,都是著名的将军县,但金寨县约有将近1800平方公里是原属商城县的,当时为商城县东南十四个半保,面积比新县还大。早在南宋理宗嘉熙元年,宋金交战时,光州治所就曾迁金刚台。

如今,金刚台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有两个4A级景点。而余集镇余思铭少保的祠堂,也已经改名荟萃堂了。 

一、六安余学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