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菔子

 知识宝库以致用 2021-05-30
2006-12-26 17:05   

  •     莱菔子小椭圆粒,棕红网纹种脐突,


  •     各仁油性须炒炙,降气除胀消痰食。


  •     [来源]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莱菔Raphanussativus L.的种子。


  •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     [采收] 夏季种子成熟时,割取全 株晒干,打落种子,除去果壳杂质晒干。


  •     [药材形性] 呈椭圆形颗粒,长约0.3cm,宽0.25cm,表面棕红色,一侧有数


  • 条纵沟,一侧有种脐,呈褐色圆点状突起,全体有细密网纹,种皮薄,破开后可见黄白色或黄色的种仁,有油性,无臭,味甘,微辛。


  •     以身干粒大饱满,不泛油,无泥杂者为佳。


  •     [炮制] 原药淘洗去泥沙杂质,晒干。


  •     炒莱菔子 取净莱菔子,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鼓起,略见焦斑,闻有香气时,取出略冷,用2块毛木板对合摩擦破外皮,去皮取仁或打碎。生用易滑肠,炒用长于降气而消胀。


  •     [成分] 含脂肪油30%(油中含芥酸、甘油酯等)、芥子碱、挥发油等。


  •     [性味、归经] 辛甘平,入肺、脾、胃经。


  •     [功用] 消食除胀、降气祛痰。用于食积气滞、胸闷腹胀,嗳气吞酸、泻痢不爽,小儿食滞,痰浊阻肺致气喘痰咳等症。


  •     [处方名] 莱菔子 萝卜子 炒莱菔子


  •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


  •     [保贮] 放缸瓷内,置30℃以下阴凉干燥处,防虫蛀、泛油、鼠食。


  •     [注意] 本品不宜与人参、熟地配伍,气虚者慎用。如去皮取仁,不宜加工过多,因贮久易泛油变质。晒后待凉收藏,热藏易泛抽变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