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让心流长期保持

 进入丛林我是王 2021-05-31

2021年第64本书

本书帮你应对敏感的情绪,把敏锐的感知转化为优势,过更好的生活。

培养情绪恢复力,在生活的起伏中找到自己的平静

要达到最佳状态、获得最好的生命质量,你的情绪与身心的基调必须符合你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从你希望花多长时间进行知识性思辨,到你的睡眠时间、工作时间,以及你要与人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图片

1. 培养与自己的亲密关系 

每个人在工作中达到最佳状态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

要想知道自己最真实最独特的需要,就必须培养与自己的亲密关系。你必须发展出自我反思的能力。或许,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调查员,时常对自己的内心状态保持好奇,仔细观察各种活动、各样环境、各色人等是怎么影响你的。试着记下或者在心里记住你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你也可以尝试正念练习,或者定期进行反思,练习着成为一个善于内省的人。

2. 过滤掉“大众的声音”

作为一个情绪强烈的人,学会过滤掉“大众的声音”很重要。你的需要不同于根据“常识”推断出的需要。当诸如“你太过了”“你需要休息一下”“真不敢相信你真的这么干了”的批评或者评论出现时,尤其要多加注意。传统观点不一定总是对的;有一种错误的假设:“应该这样做,因为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哲学家称为“从众的吸引力”。当有人告诉你“你要……”时,不要轻易相信,先评估一下。不管别人多么好心好意,他都不可能充分了解你独特的身体和心灵构造,以及你的愿望与志向。

实际上,你不必排斥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必为了大众的评判而去做什么,你不必把自己的洞察公之于众,也不必把你的喜好广而告之。你所要做的,就是保留你的好奇心,对来到你生活中的一切保持好奇,认识到世界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学习的机会。你有权利不去理会那些不适合你的东西。

3. 真诚而慈悲地对待你自己的局限性

真实就是“放弃你想成为的样子,做真实的自己”。在寻找你自己的理想蓝图,过上最佳生活的过程中,你将会面对自己的局限性。在与原原本本的自我相遇时,对自己慈悲,这就是非常有勇气的做法,不多也不少。带着真诚的、自我悲悯的态度,你会获得耐心与智慧,从而不受别人意见左右,找到你自己的位置。

4. 时常拓展一下你的舒适区

真诚对待自己的局限性很重要,但是缺少刺激的生活也不算圆满。要找到自己的巅峰状态,你需要时常提高一下挑战量级,不论是在你的练习中增加多样性还是进一步深化,都可以。在《超人崛起》(The Rise of Superman,2014)中,心流专家史蒂文·科特勒(Steven Kotler)提出4%原则:新的挑战应该在你目前的技能水平上提高4%。这个小量级的增加会让你的身体和大脑在集中注意和学习方面处在最佳状态。换句话说,你要离开舒适区才能发现你自己的地盘有多大。

5. 重拾你的好奇心

作为一个有情感天赋的人,你天生就富于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然而,我们生存的社会奉行犬儒主义,常常把好奇心贬低为幼稚。我们害怕自己看起来太蠢,久而久之就不再保持开放。现代教育鼓励批判性思维,然而其所带来的副产品:吹毛求疵及犬儒主义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一点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看得到。从电视上的真人秀到现实中的社交场,几乎无一不带着讽刺的意味。想想看你是否能够回想起,上一次是什么时候,由于害怕出丑你不敢让自己太兴奋太好奇。

图片
图片

练习 重返课堂

图片

重新找回你天生的对知识与学习的热爱,选出你愿意寻找答案的10个问题,列一个十问清单,这些问题可以是你小时候感兴趣的,也可以是你成年后感兴趣的。可以是任何问题,大到宇宙的秘密,小到怎么做一块完美的蛋糕。然后,花些时间去找答案,尽量享受这个发现之旅。在你探索的时候,请牢牢记住这句座右铭:“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是拉什米·班萨尔(Rashmi Bansal)一本书的名字,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毕业典礼演讲时引用了这句话,此后被广为传颂]。

寻找心流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其中必然会有一些试错。但这些努力是值得的,因为你的意义感或者生命质量有可能会因此得到极大的增强。你不必已经“达到”顶峰,但当你保持心灵的开放,认可自己的天赋与优点,积极努力成为最好的你时,你就已经处于最健康的状态。

图片
图片

练习 拿掉那些“应该”

图片

图片

要找到是什么东西阻碍了你做真实的自己,第一步就是标识出你生活中的那些“应该”。我们很多人都受困于这些“应该”或“不应该”的信条,而这些信条都是因为别人不完全明白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才为我们设定的。这些“应该”有时候很隐晦,有时候很明显。通常来自外部世界,但有些也已经被我们内化进内心了。无论何时,如果你听从于“应该”而不是自己的直觉,那你都是为别人而不是为自己活。尽管或许感觉并不难,也很熟悉,好像是明显要做的事,但根据“应该”做出的选择都会让你远离喜悦感、深深的圆满感,以及敬畏感,这些是你作为一个情绪强烈的人,真实地活着就会感觉到的。

下面是一个快速的练习,帮你发现并扫除那些本不该在你的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应该”与“不应该”。

1. 拿出你的日记本,留出一段时间,找一个地方,开始我们的练习。

2. 写下你能想到的所有“应该”与“不应该”。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那么想一想你在当下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有所帮助。你正在面临一个特殊的困境或者难以抉择的时刻吗?与此相连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应该”与“不应该”?比如:“我想离职,但我不应该这么做,因为这么做代表着不负责任。”

3. 现在,我们可以再深入一些,找找这些说法背后的原因,看看你下意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是怎样的。试着用“因为”把这个说法续下去,例如,“我应该去参加这个聚会,尽管我并不想去,因为(我觉得这意味着我是某某的好朋友)”,或者“我应该维系这段关系,因为(我之前承诺过)”。

4. 然后,看看能否识别出这些原因背后的更具个人价值或更个人化的原则。你的个人价值系统应该包括一系列你认为对你来说很重要的美德。比如:善良、诚实、忠诚、有创造力与自主性等。这些美德是你性格的核心,当你的行为与你最在意的品质相符合时你会感到最舒心。比如,你会说:“我要维系这段关系,因为我曾经做出承诺,而忠诚是我的美德之一。”在理想情况下,你的“应该”与“不应该”背后有你重视的原则与价值在支撑。现在,如果你在续写“应该”与“不应该”时,“因为”后面是一个空泛的原因,比如“因为别人都是这么做的”,或者“因为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么,请进一步检视这个原因。这个信念就是你从外部世界引入的,它不一定符合你自己独特的价值系统。

5. 从上一步找出的信条中选择一条,问你自己:真的是这样吗?我是怎么知道的?我什么时候,从谁那儿,怎么知道这个的?一条一条搞清楚。你可能要花一点时间追忆过往岁月,研究这些信条的起源,检查它们是否仍与你当下的生活有关。

6. 现在,花3分钟,在内心体会一下,当你扔掉那些“应该/不应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在情绪上及身体上都体会一下。缓慢地、仔细地、专注地玩味一下这时的感受。你并不需要立刻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做出什么改变,所以,放松。这个练习的目的仅仅是让你的心灵做一个热身,慢慢地为新的可能性腾出空间。

7. 试着想象一下,没有了这些“应该”与“不应该”,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很有可能你从来都没有好好思考或选择一条与你当下的生活不同的道路,因此,这一步可能会带来一些焦虑。看看你能否带着轻松与玩笑来面对这些焦虑。思考下面的问题:如果我从来就没有这些信条,我会做出什么不一样的选择?一切会有什么不同?我会在哪里?我会在做什么?看看脑海里能否出现栩栩如生的画面。

8. 就上面的练习,在你的日记本上记下你的心得。你不一定要在此时此地就决定自己是否要扔掉这些“应该”与“不应该”。仅仅让自己保持开放,接纳顿悟的出现,相信当时机成熟时,必要的改变总会到来。

直播时间:6月1日周二晚上8点

主题: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阅读

直播地址:视频号 读书方法  ,另一个视频号: 生活黑客 做为备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