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铺  垫

 杏坛归客 2021-05-31
编辑说

铺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以铺陈描述来引出重要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铺垫不仅用在小说中,也常用在古诗词中,比如,李白、柳宗元、王昌龄等诗人的作品里都能见到它的踪影。今天,我们跟随吴永福老师来一起赏析古诗词中铺垫手法的运用,体味古人含蓄幽深的情感。

01

铺垫,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旨或抒发情感而先有所铺设或衬垫。

比如《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河边沙洲上有鸟的鸣叫,这是用美的事物为女子的出场作铺垫。

再如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像剪裁而成的清一色的罗裙,荷花迎着脸向两边分开。人进入池塘中,便被茂密的荷叶荷花遮住眼,什么都看不见了。只有听到歌声,才觉察到前面有人过来。对荷叶荷花的描写是对歌声的铺垫,既状出其茂密,又写出由歌声引发的意趣。

又如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日子,早晨醒来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处处可听到鸟的叫声。但昨夜分明有风雨的声音,作者于是想到这风雨中不知有多少花朵落下来。诗歌通过铺设,表达出惜春之意。

02

铺垫,可加强情感意趣的表达,或喜或忧。

比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代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讲:“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此迅捷,则轻舟之过万山不待言矣,中间却用'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垫之;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仍缓,可悟用笔之妙。”用两岸猿声的不住啼叫来铺垫行舟之快,那叫声不是悲愁的,而是表明作者心情的轻快。

再如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大漠上的沙像雪一样,燕山上弯月如钩,何时给这骏马佩戴上威武的鞍具,可以在清秋的疆场上驰骋。此诗的言外之意,或许是自己也渴望似骏马那样,能找寻到可供驰骋的疆场。大漠山月,均为情思作铺垫。

又如周密《夜归》: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夜深了,归客拄着拐杖行走,道路泥滑,可以看见冷磷和萤火。如此夜行,情景本是不堪的,但看见竹窗漏出来了灯光,那是有人在灯下补衣,心情为之一变,心中生出暖意。前面的描写,都是为心情的转变作铺垫。

03

铺垫,也可渲染人的精神、情怀。

且看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山岭上不见鸟的飞翔,同样,路上也不见人的行踪。只在江边有一叶孤舟,一个披蓑戴笠的渔翁,在寒江上垂钓。前面的铺垫,突出了渔翁形象的孤高,此乃诗人精神的写照。

再如苏轼《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雨水洗过之后,地上很干净。月色清朗,市井中的人离开了,只有山野中的人仍在行走。自己不嫌弃坎坷不平的坡路,就是喜爱拄着拐杖行走,发出一种铿然的声音。这其中,有一种战胜困难的乐观情怀。

又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中有璀璨的灯火、宝马雕车及美女的笑语,来铺垫所寻之人的清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