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西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一个单词说起

 瓦尔登的船夫 2021-05-31

每一种饮食文化都是经过了很多发展变化,才形成我们现如今熟悉的样子。

拿中餐为例,秦汉时期的中餐属于典型的分餐制,一人一案排排坐,根本不用担心交叉感染,一直到唐宋时期,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富足,一个小小的桌案已经无法摆下丰盛的食物了,所以才有了我们熟悉的合餐制。

标准的合餐制分公筷和私筷,夹取食物也大有讲究,虽然大家坐得紧密了,但也决不会有太多不卫生的隐患,明白了这个演变过程,或许很多国人便不会在提倡分餐制的同时,吐槽老祖宗的合餐制不卫生了,实际上是很多人注意合餐制的正确方法罢了。

说完中餐,再来聊聊西餐,现如今给我们留下浪漫典雅的西餐最开始的时候也和现在有很大差别,因为它也是不断积累变化所形成的现如今的样子,举个例子:

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也是将汤、主菜、果盘、烤肉和酒水统统都摆在桌子上,看上去既不浪漫也不典雅,倒是十分符合粗犷豪迈的性格。众人在这样的酒席中往往也不会顾及所谓的斯文,酩酊大醉是这一时期宴会的常态。

一直到19世纪,伴随各国皇室之间的联姻和文化交流,一些法国贵族开始效仿俄国宫廷中沙皇和大臣们的饮食习惯(俄式用餐服务),具体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开始流行使用银质餐具,另一方面则是将每道菜按顺序分别端上来,吃完一道撤去一道再端上新的一道菜,这与现如今的西餐就很接近了,由此可知对现代西餐影响较大的并非是我们印象中的法国,相反则是那个一直不大受西方主流文化待见的——俄罗斯。

还有英语中的entree一词,当我们翻看词典中的注释中会发现,它既有“主菜”的意思,也有“主菜前的小菜”(开胃菜)的意思,这很容易让不了解欧美饮食文化的人一头雾水,毕竟这两个释义是完全冲突的。

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化也在无形中为枯燥简单的单词加持丰富的底蕴。

以“entree”一词为例,它最初是指法式西餐中以相对复杂的烹饪方式做出来的一道肉菜,它往往会被最先端上桌,向宾客表达“entrer de table”(入席上桌)的潜台词。

因为是道复杂烹饪的肉菜,所以一般会分几盘放在大桌子上的不同角落,紧接着便会将汤、鱼(中途可能会被撤走)、烤肉和主菜堆满整个大餐桌,用以表示美食的可口和食物的富足,但从这点恰恰可以看出中世纪的欧洲,即使是贵族也不一定天天顿顿都能吃肉。

上面这种用餐方式其实是现代大型宴会自助餐的雏形,只是摆盘和用餐顺序不再像中世纪那样繁琐罢了。

19世纪以后俄式用餐服务在欧洲开始流行起来,汤被提到了开胃菜(entree)的前面,喝完便会被撤走。同时因为肉类菜肴会提前被处理好,端上桌直接吃就可以了,从此以后,西餐的餐桌一下子变得清爽简洁起来,并有充裕的空间摆放增加情调的鲜花和艺术品。

一直到二战以前,“entree”都是一道复杂烹饪的肉类开胃菜的意思,在英法美并没有太大的认知差异。

真正造成差异的是一战和二战结束后的欧洲食物大匮乏时期,原本是复杂烹饪的肉菜不但肉越来越少,到了后期甚至干脆只用蔬菜,加个鸡蛋或小海鲜就谢天谢地了,这一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与欧洲人过的苦日子不同,美国人则迎来了物质大爆发的美好年代,这个时候人们已经对肉食不那么感冒了,自然也懒得像中世纪法国人那样,恨不得将各种肉根据不同烹饪方式分别端上来,而是发挥了美国人偷懒的传统,将除了开胃菜和甜点的其余所有菜式都统一用entree表示,虽然这与原本的意思有很大差异。

综上所述让我再来回顾一下:

法式西餐顺序为:汤、entree(开胃菜)、主菜、甜点。

美式西餐则是:汤、entree(主菜)和甜点。

当然这种容易造成误会的名称现如今已经很少在西餐菜单中看到了,伴随法语在世界主流文化中的没落,自然有新生替代故去。

2021.05.31(清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