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校生:我为什么建议你大一就开始备考CPA?

 CPA资讯推送 2021-05-31

根据CPA考试的报名条件,应届生才能报名考试,不过现在的考生越来越拼了,有的甚至刚进入大学,就把考出CPA证书作为大学四年努力奋斗的目标,那么对于在校生来说,应该提前多久备考CPA呢?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考生加入到CPA的备考当中,曾经有位考生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我目前就读商学院,为了以后的就业问题,目标是CPA证书,大一开始报班准备,会不会太早了?

其实,从大一开始准备CPA考试,一点也不算早。

01

在校期间备考CPA的优势

比起在职党,大学生备考CPA有着许多无与伦比的优势。

01

时间充裕

在校生暂时还没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负担,空余时间比较多,可以好好利用这些时间规划备考CPA。

CPA考试的特点是科目多,知识点繁杂,如果是在职考生,每天只能花3到4个小时备考,由于复习时间有限,一年就只能报考CPA专业阶段的一到两科,如果全部考完,需要三四年的时间。

相比之下,大学生有着比较充足的可支配时间,如果大家利用平时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好好学习CPA,那么在毕业当年就可以参加10月份的考试。

02

有助就业

对于不少毕业生来说,缺乏工作经验是找工作的一道限制。但是如果准备得比较好,或许可以一次性通过6科,直接拿到CPA专业阶段合格证书,这对于初入社会的新人来说,可以给就业带来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时候,当别人还在一边上班,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辛辛苦苦地考CPA,花两三年的时间才考出专业阶段合格证,你已经在职业生涯的起点上比别人领跑了一大截。

所以说,做规划要趁早。如果你很明确要将CPA证书纳入自己的职业目标之一,那么从大一开始就可以尽早准备起来了。

02

大学四年时间,

如何规划备考CPA?

大一:预习了解阶段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刚进入一段崭新的学习旅程,在大学里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和适应,对于未来的规划会比较迷茫,而且大一学年专业课比较多,同学们还是要以本专业的学业为主。

至于CPA的备考方面,大家可以先结合职业规划,着手了解CPA考试各方面的知识。

首先,建议大家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CPA,只有搞清楚自己考证的动机,才能有长久的动力坚持学习下去,而不是盲目跟风报考,到最后却不落实学习计划。

其次,大家要了解一下CPA考试的基本情况,以及CPA证书在财会行业就业方面的作用,未来考出CPA证书后,自己是倾向于去事务所发展,还是去企业发展。

大二:前期准备阶段

大二期间同样要以学习的专业课学习为主,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可以兼顾CPA的备考。大家可以先把初级会计职称的证书考下来,为CPA的学习打好基础。

另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宏观的、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鉴于大部分在校生是第一次接触CPA考试,为了避免自学的各种弯路和坑,可以考虑报班。

大三:正式学习阶段

进入大三,专业课的学习变少了,不少同学开始准备各种实习、竞赛、考研、出国留学考试,对于CPA考生来说,大三可以正式开启CPA的备考了。

如果大家想在大四那一年一次性通过六科,那么付出的努力并不比考研少,在大三期间的学习就非常关键,一定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学好书上的每个章节,在备考前期打好基础。

各位考生在CPA的第一轮全面复习时,除了看书要仔细,也要多做题,可以看一看历年的真题,了解命题人的出题思路。

大四:强化冲刺阶段

大四因为即将毕业,大家要分散出一部分精力来写毕业论文,忙于实习就业,在CPA备考方面可能就没有大三时候那么充裕了。但是只要大三的时候准备充分,大四期间的备考就可以稍微轻松一些,可以重难点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习。

中注协一般会在每年的3月公布新的考试大纲和教材,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根据CPA考纲新增的考点进行变化复习,在毕业后的当年参加考试。

对于大学生来说,CPA考试的知识点,可以作为专业课以外知识的重要补充,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备考拿下CPA证书,时间其实是非常充裕的,只要大家能够稳扎稳打坚持下来,考出CPA证书早晚是水到渠成的事。

文章转自:立信会计培训(ID:lixinsh)原创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