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历史人物——列宁

 金色年华554 2021-05-31

1887年的一个冰天雪地的冬日,几个警察押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学生走在通往流放地的途中。路上行人稀少,只听见皮靴踩在积雪上发出的沙沙声。押送的警官突然问道:“小伙子,你为什么要造反?要知道你面前是一堵墙!”青年仰起头,坚毅的目光凝视着远方,毫不犹豫的回答说:“但只不过是一堵朽墙,一推就会倒的!”这个青年学生就是列宁。

列宁(1870-1924年)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性格坚强、工作勤奋,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母亲是一位内科医生的女儿,长于外语和音乐,读书很多,待人亲切,并以刚毅过人著称。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妹妹对列宁有如下描写:“在体格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极像他的父亲。他继承了父亲的身材、脸形、高颧骨、眼角略为向上的眼睛和宽阔的前额。他有父亲的活泼气质和同样诚恳感人的笑。他们有许多相同的品质和脾气——有毅力、有精力、能全心全意献身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远大的民主眼光和对别人的体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甚至继承了父亲发r音时轻微的喉音。”

早在学生时代,列宁就以能够系统而周密地工作见称,这种作风成为他终身的特征。1887年,列宁的哥哥因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处死。哥哥的死加强了他的革命倾向,但他探索的是一条和他哥哥不同的、跟专制制度作斗争的道路。

不久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学生。1887年12月,他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在这一时期,列宁埋头读书,研究马克思主义,仔细观察各阶层农民的生活状况,在他21岁时,就能阅读德文和法文的书籍,懂得英文,已经认真钻研了《资本论》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将《共产党宣言》从德文译成俄文,还写下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

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工人解放斗争协会”。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同敌人展开了坚决而又灵活的斗争。为了避过狱吏的检查,列宁把省下来的面包做成小“墨水瓶”,用牛奶当墨水,一有风声,他就把“墨水瓶”吞下去。列宁曾在一封信中诙谐地写道:我今天吃了六个“墨水瓶”。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列宁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结束西伯利亚的流放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2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证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1918年夏秋之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国内反革命分子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纷纷发动叛乱,阴谋杀害苏维埃政府的领袖。8月30日,列宁到莫斯科米赫尔逊工厂进行讲演,当他走出工厂时,一个假扮作水兵的恐怖分子,伸开手臂拦住群众,走到门口,又故意跌了一跤,挡住了列宁身后的工人。只有几个女人跑过来同列宁谈粮食供应的向题。列宁回答她们时,一只脚踏在汽车的踏板上。暗中窥视已久的社会革命党人卡普兰,趁机对准列宁开了几枪。子弹事先被刻了纹路,里面填满了烈性毒药。列宁肺部和肩部分别中了毒弹,伤势严重。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列宁的身体有所恢复。但还没等完全复原,列宁就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指导国内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事业中去。列宁以惊人的才能和毅力长期超负荷、超强度地工作着。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他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头疼、失眠等脑力劳动过度的症状无情地折磨着他。

1922年,他带病参加了党的第11次代表大会,还在会上做了报告。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党的代表大会。

1922年5月,在医生和党中央的坚持下,列宁只得到莫斯科郊外哥尔克村去疗养。不久,他的动脉硬化症第一次严重发作,右臂和右腿麻木,说话也受到障碍。2个月后病情有所好转。病中的列宁仍然保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不时和前来探望他的政治局成员们讨论工作。为了让他安心养病,医生不得不严格禁止他的这一切活动。对此,列宁开玩笑地说:“哎 呀,这日子怎么过呀!我既不能看书报文件,又不能跟人家谈论政治!我甚至竭力躲避桌子上的每一片纸,因为我怕它是报纸,看了它就违反纪律啦!”

11月20日,在列宁的强烈要求下,他参加了莫斯科苏维埃全会,并发表了演说。谁也料不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发表公开演说!12月6日,病魔再次向列宁袭来。他的右半身彻底瘫痪了。列宁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必须抓紧剩下来的每一分钟,右半身麻木无法执笔,只好用口授的方式,让秘书记录下来。严重的头疼时常折磨他,为了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他就把浸透冷水的纱布敷在额上。列宁晚年留下来的多篇文章就是以这种方式写的。

1923年春,列宁的病第3次发作,他连话都无法说了。随后的日子,是列宁与疾病进行顽强斗争的日子。在仲夏的时候,似乎出现了奇迹:他不再失眠,甚至靠着别人的撑扶,他渐渐可以走路了。秋天,他竟开始练习逐渐恢复说话的能力了。他还能翻阅报纸,指出那几篇东西要别人读给他听。人们都以为,他们的领袖不久就会再次回到克里姆林宫,主持苏维埃共和国的工作,领导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但是,不幸的结局终于来临了。

1924年1月21日早晨,列宁一醒来就感到不舒服,勉强吃了一点东西,但呼吸显得沉重且不规则。下午6点,病情忽然加重,列宁失去了知觉,呼吸越来越差,体温迅速增高。6点50分,列宁因脑溢血引起呼吸器官麻痹而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他眷恋着的土地和人民。噩耗传来,正在召开的苏维埃大会上,唏嘘悲泣的声音压倒了正在演奏的哀乐声。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哭了。中央委员会的讣告这样说:“这样一个人去世了:在他的领导下,我们党用有力的手,在战争的硝烟中,在全国举起了10月的红旗,扫荡了敌人的抵抗,在以前的沙皇俄国,巩固地建立起了劳动者的最高权力。共产国际的创立人,世界共产主义的领袖、国际无产阶级所敬爱并引以自豪的人、被蹂躏的东方的旗手、俄国工人专政的领袖去世了。”

1月23日,列宁的灵柩运到了莫斯科工会大厦。沿途站满了成千上万含着热泪的群众。5天5夜,从其他城市来的代表团、青年人与老年人,排队等候进入停放列宁遗体的工会大厦,去和他们热爱的领袖告别。

1月26日,党中央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了追悼会,向他们的领袖最后“告别”。在一篇代表党的有力而又动人的演说里,斯大林宣誓要遵守列宁的遗嘱。

1月27日,是一个晴朗而寒冷的日子,祭火燃烧着,烟气在街头弥漫,全城都动起来了。载着列宁遗体的灵柩来到了红场。下午4时,礼炮齐鸣,莫斯科全市乃至全国成千上万的工厂和火车头都拉响了汽笛,列宁的灵柩徐徐降入陵寝的地穴。苏联人民和全世界无产阶级一起停止工作5分钟,沉痛哀悼自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70年后,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政治的变化,苏联国内的风雨坎坷,终于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然而,人们对它的缔造者一代伟人列宁的尊敬并没有消逝。他为消灭人类的一切剥削和压迫、为实现人类公平、正义的理想而不懈努力、顽强斗争的精神,将永远是激励和鼓舞人们追求光明与幸福的一盏明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