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旧文档--千辛万苦鸟巢行

 窗子馆藏 2021-05-31

千辛万苦鸟巢行

——残奥会开幕式小记

真的,这是我怎么都想不到的。

鸟巢,国家体育场,残奥会开幕式,还有如此这般的艰难,我怎么都想不到的。

我是太没有经验了。

从听说要去参加残奥会开幕式到开幕式真的到来,几乎有两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办过许多手续,实在不易,知道是为了安全问题,可以理解。也知道百年一遇,实属难得。

残奥会开幕式,以我的猜想,不必太过担心服务这方面的问题,志愿者,还有媒体一直报道无障碍的周到考虑,我想,应该可以用到了。平日里外出时的担忧,在这里,应该全部解决了,更何况,相对不少残疾朋友,我是方便的。

听参加过奥运会开幕式的人介绍,进入鸟巢之前的安检会花许多时间,建议最好提前三小时到达。开幕式晚八点开始,我们提前四小时就离开住地,先是专车到达指定入口,不过十分钟,余下的路,所有人必须统一工具了,或步行或地铁,再步行,别无选择,没有人例外,无论你是他乡的父母官还是平头百姓。

我们代表团一行十人,一路走,一路拍照,一会儿上楼梯,一会儿下楼梯,一会儿穿长廊,一会儿走广场,左弯右拐,挤进地铁,东绕西转,方向感是全然没有的,只是跟着人流,还是快活的,目不暇接,处处新鲜,什么都想拍下来。排队了、安检了、拐弯了……

远远看到鸟巢了,不同角度,拍呀拍呀,走呀走呀,开始的时候真不知道累,人在兴奋中。终于走不动了,鸟巢看似就在眼前了,可怎么也走不到,巨大的广场啊!再一看时间,已经过了六点,几乎步行了两个小时,这才感觉到残腿痛了,一经察觉,更痛得抬不起腿了,可惜,没一个能坐下来的地方。唉,怎么好?

不许带食物进场,看完开幕式得到午夜了,晚餐只好去找一个卖快餐的地方,站在那里解决。

我开始求助志愿者了,问第一位:“有轮椅吗?我的腿不好,实在走不动了。”小伙子态度还是好的,指一下远处蓝色的帐篷,答:“到那里去问问吧。”我一看,这是我的力量走不到的地方。

又忍着痛向鸟巢的方向再走几步,觉得腿痛得难以承受,知道是残腿经过了太长时间的摩擦,承受力要到极限了。

又走了一会儿,再次求助志愿者:“我真不能走了,有轮椅服务吗?”年青的姑娘答:“你再走几步吧,到鸟巢一楼就可以找到借用轮椅的地方。”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个服务站,挪步进去后,有一个柜台,有两位志愿者在服务,先向其中靠近我的求助,她请我稍候,另一位过来,问清情况,表示她来服务我。

再等一会儿,轮椅推出来,我坐上去,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笑道:“谢谢你的服务!辛苦你了!”年青的姑娘也笑着回答:“别客气,能为您服务,我很高兴!”继续问:“你是残奥志愿者?”答:“不止,也是奥运志愿者。”接着问:“大学生?哪所学校的?”答:“北京大学。”我回看她一眼,再次说:“真感谢你!实在走不动了,没想到进鸟巢这么难!辛苦你了!”她也认真看了我一眼,笑着答:“能为奥运服务非常开心,我觉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虽然辛苦点,可心里也真是高兴!”

一边走一边交谈,拐弯、上电梯、出电梯、沿着圆环路前行,真走了不少了路,我一个人,难以想象怎么到达。终于到达了,她推行了二十多分钟,我返身再次道谢!并请她合影留念。

到坐位上时,已经是七点十五分了。

接下来的时间是兴奋的,但想到高高的台阶、上下楼梯的艰难,不敢喝一口水,去厕所对于身体不便的人还是难事。

和近十万的人群一起,欢呼过、舞动过、热泪盈眶过,一直到午夜十一点。

天,接下来,可怎么走?想一想都怕啊!来的时候体力尚好,残腿尚好,回的时候呢?气力已经在来路用尽,这么长的回路,这么多的人,一下子涌出去,到哪里去求助?

也只好随着人流了,一边走,一边就四处寻找志愿者,那蓝衣服的年青人,沿着环形楼梯一步步走下来,虽然小心翼翼,可还是几乎摔倒,同行的人也小心翼翼,一直守护在前后,可有什么法子,路,还得自己一步一步地走。

终于下完楼梯,看到第一件蓝衣服,立刻上前:“请问,我的腿不好,走出去有困难,是否有轮椅服务?”蓝衣服为难地看看我,答:“抱歉,已经没有轮椅了。”我也无奈,只好继续向前走,好不容易,在密密麻麻的人流中,又看到几件蓝衣服,竭尽全力走过去求助,他们互相看看,然后表示歉意,我问:“我实在走不了了,有没有什么办法?”答:“真的没有办法。”人流还在向同一个方向涌动,可我,不知道怎么走出这长得没有尽头的回路。想一想,代表团还有其他人在等待,我不能不向前走,每一步,都是痛。

走一步少一步,强忍着痛,还是一步步走着,身体已经有些不能控制,不知过了多久,居然看到一台轮椅停在那里,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走过去,看到旁边还有蓝衣服的志愿者,立刻问:“这台轮椅可以用吗?我的腿不好,已经走不动了!”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不能!这台轮椅的责任人不在。”我急了:“那怎么办?我已经走不动了!”答:“你去找到责任人就可以用了。”再求助:“你能帮我去找吗?”他为难地看看我,还是说:“好吧,我去找找。”

我站不住了,可还得站着等,找不到一个能坐下的地方,等啊等啊,过了几分钟,可觉得怎么这样漫长,终于回来了,说,找不到。

我几乎要哭了,问:“还有什么办法吗?我是真不能走了!”

蓝衣服的志愿者姑娘也很同情,说,我再去帮你找找人。

她跑开了,又过了近十分钟,我一直在四处张望,人流还在向前涌动,能看到的残疾人不多,轮椅更少,蓝色衣服也少了。

她回来了,一脸歉意,说:“还是没找到。”

同行的人代我说:“她已经走不了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几个年青人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回答:“要不,你们等在这里,我们电话调度属于我们负责的轮椅,让汽车送到鸟巢附近,我们再去推过来,好不好?”

我问:“那得等多长时间?”

答:“得多等一会儿,轮椅不在这里,还得从外面调,然后再推过来,时间不会短。”

这时候,已经十二点半多了,我们代表团的队员们都在外面等我,他们连坐的地方也没有,全站着,已经一个多小时了,不能让他们等太久啊!

唉,这样啊,那我还是自己走吧!

一个年青姑娘过来扶住我,蓝色的衣服,显得很美,可我没心情欣赏她了,还是道了谢,接住她的一只手,可不敢用力靠向她,因为她太瘦弱了,那么娇小,我也不忍心。

已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路的了,只是竭尽全力,拼命向前,地铁口遥不可及,好像永远也走不到似的。终于到了,还有那么多楼梯要上下,唉,摇摇晃晃的,管不住自己的腿脚,还是向志愿者道谢、道别,挤上地铁,才觉得有回去的希望了。

等我回到房间,已经快半夜两点了,来去共用了六个小时。

发现残腿,已经伤痕累累。

人们知道我亲临鸟巢观看残奥会开幕式,多么羡慕,纷纷祝贺。可人们怎么会知道,这份荣幸实现得如此艰难,仿佛是一次远足跋山涉水、千辛万苦……

残奥会、无障碍、平等参与、共享、融合、超越……

一切,都还非常遥远、漫长……

(2008年9月文)

    这是2008年的残奥会体验,与2009年的香港之行形成强烈的对比,无障碍,不止是硬件的设施,更是人的观念。北京的残奥会虽有一些无障碍的安排,却因为人的观念与管理的落后,并不能有效地落实给需要的人,让需要的人得到真正的帮助。明明的轮椅却不能用,或者是轮椅的准备不足,人的准备不足,所以这些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核心是人的观念,那些落后的观念还是主导。

    现在,这个情形也没有大的改变,所以,更文明的地方是,人们生活更方便的地方,尤其是残疾人群,体验非常深刻。每一次去香港,都会感觉方便舒适,而在内陆的城市障碍重重。这些障碍,更多的是观念的障碍。

    文明与落后,对比如此强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