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灾民没钱买米,县令故意抬高米价,皇帝:快给他升官

 数字人生6688 2021-05-31

易天行乃晋代时期剡县县令,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一心为百姓办实事,深受百姓们的爱戴。

这一年,天降大旱,河道水井干枯,庄稼旱死在地里颗粒无收,不知有多少百姓活活饿死。

面对如此饿殍遍野的情形,一些奸商却恶意抬高米价,趁机发起了国难财。

易天行看到灾在民们为不断攀升的米价而忧心,竟然也下令提高米价。


这条政策刚颁布下来的时候,粮商们纷纷鼓掌叫好,一家比一家的米价涨得高。

越来越多的灾民买不到粮食,只能远离家乡,去外地寻找生机。

在灾民当中,有个叫楚千里的书生,他嫉恶如仇,勇敢正直。

当楚千里得知易天行与奸商勾结,恶意抬高米价的时候,便写了一封状纸,跑到刺史大人面前告状。


这个刺史叫做闫鹤,是个贪官,他记恨易天行从未给自己送过礼,得知易天行恶意抬高米价的消息,他立刻写了一道奏折,在皇帝面前参了易天行一本。

闫鹤在奏折中说了易天行不少坏话,直言他不将百姓的生命放在眼中。

易天行得知这个消息,只是一笑了之,并且派人暗中观察是否有粮商偷偷降价。

闫鹤的奏折到了皇帝面前,不料皇帝看了以后,却直呼易天行是个好官,还要给他升官。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易天行用的这招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粮商们抬高米价的时候,灾民们买不起,虽然价格上去了,但是却没有获得更高的利润,他们的生意反而越来越惨淡。

没过多久,那些粮商便撑不住了,纷纷降价招揽客人。

皇帝一眼就看穿了易天行的计谋,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物价会一直攀升;而当商品供大于求时,物价自然就会下跌了。


后来,皇帝下令发放了赈灾粮,百姓们没有饭吃的危机便解除了。

因为这件事,皇帝还将易天行和闫鹤叫到面前,当着闫鹤的面狠狠夸了易天行一番。

闫鹤不敢反驳皇帝,只能在旁边尴尬赔笑。

又过了一段时间,皇帝让人查明了闫鹤贪赃枉法的各种证据,便摘了闫鹤的乌纱帽,让易天行坐在了闫鹤刺史的位置上。


从后,易天行的官越做越大。

尽管如此,他依旧一心为民,致力于让百姓安居乐业。

易天行凭借自己的努力,造福了一方百姓。

而当初状告楚千里的穷书生,他知道自己误会了易天行后,悔不当初,并亲自登门致歉。

易天行见他才华斐然,英勇无比,便不计前嫌,将楚千里留在身边,楚千里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编者的话: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有不用的处理办法。易天行能及时想到结局问题的办法,并且一招治本,这才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

在任何困难面前,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会困难多,只要我们能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可以战胜困难。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故事,取材自民间传说、怪谈、神话、故事、传奇等,旨在传承、拓展、发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切勿与封建迷信挂钩!

撰稿人:花小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