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晓锦源:中医的未来

 QDLF888 2021-05-31

       1、

     当下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世界地理格局就那些,每天发生的事情,坐在家门也能了解。

        2019年年底突发的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大流行,到2021年5月,世界依旧处在封闭中,印度新冠疫情的再度暴发,让世界对防疫有了更多的认识。

       猛回头,第一个从疫情中走出的国家是中国,没有之一。这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外贸出口、对外人员交流、经贸、文化等等异常活跃的国家。能控制住疫情,不用奇迹是无法表达那种心情的。

     科学底下无奇迹。这是原则问题,也是认识问题。

      造成这种奇迹的要素很多很多,领导力、组织力、动员能力、上下一心的协调力,执行力、举国体制等等,成功了,怎么说都有道理。

     有一条,还是需要指出的。从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指导理念,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功不可没。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中国的为生管理部门还真推行过。几年前,专门组积专家到各大3甲医院检查督导,主要项目就是检查不治已病治未病理念的落实情况。现在你到各大医院,这句话是必须要上墙的。

      对比西方各大医院,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是没有的。没有行业的整体认识,也就谈不上全民的健康认识。防疫的理念与医院的理念就有了脱节。就连科技与医疗高度发展的美国,在疾病面前也是不堪重负,前几年的奥巴马医改,改的就是不堪重负的医疗。连不差钱的美国都抗不住,可想而知,以当下的理念,建立的医疗体系有多无奈。
      评价一个好的医生的标准,首先是让人不生病,远离疾病,其次才是治好病,做到药到病除。 而当下的理念完全反了,把能治好病的医生,当成好医生的首选。对让人不生病的医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重视预防体系的建设体现的是一个领导集体的高瞻远瞩,提升全民族的预防意识是这个民族持续生存的根本。而这,正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2、

       中医的理论与周易是相通的,或者可以说来自于周易。我们就拿周易的一句话来展开。《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句话还是有点长,我们就拿这句话中的惕字说事。

   在说文解字中:惕,“敬也”。敬,“肃也”,有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意思。

     古代创业成功的帝王有2类,一类帝王上以高尚的道德创业,商汤、周文王武王都属于这一类,以小国讨伐大国,建立帝业。一类以功业,百折不挠,出生入死,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都属于这类。

       但是到了宋朝,赵匡胤建立的帝业,既不属于道德创业,也不属于功业显著。查看赵氏家族的历史,他们家族基本以行伍起家,两代人都为裨将(裨将军是将军的最底层。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大校,国外的准将。);在五代十国那种乱世,赵匡胤家族的姓字,社会上基本上听不到他们的丰功伟绩,也没有人茶前饭后的谈起过。想让老百姓盼望这赵匡胤家族建功立业,当时还真没有这种舆论。

     赵匡胤跟着柴荣,西征河东,北拒契丹,倒是参加了不少战役,可捞到的军功就那么一点点---滁关之捷。这次战役虽然胜利了,对大周来说不是那种一战定乾坤的战役,有他五八,没他四十。 柴荣升他为殿前都指挥使都是破格了。可以说赵匡胤的公德少之又少,并不深厚。他的功业有成就的也是寥寥可数。

      与西汉的刘邦、唐朝的李世民一点可比性都没有。就算和曹操相比也没有可比性。曹操平乱过黄巾起义、诛杀过董卓乱政、救出面临危险的汉献帝,消灭了想称帝的袁绍、袁术。与宋武帝刘裕比也没有可比性,刘裕举兵杀东晋权臣桓玄篡位晋安帝,率军斩首南燕皇帝慕容超,灭掉西蜀,打败卢循俘虏了姚泓。宋高祖赵匡胤是百不逮一。

  然而,宋高祖黄袍加身后,兵不血刃而四周的夷狄国家都很安稳,没有牢狱酷刑,周朝那些能征惯战的悍将都佩服,自己那点文学造诣并不深厚,但制定的国策让宋朝的文教异常兴盛,自己早年也是跟着柴荣到处掠杀,自己当领导后却光布仁义。 兵变以后的赵匡胤,简直是开天眼了。耳目心思好像都开了窗户与上帝相通。如拨开云雾见晴天。社会就这么繁荣昌盛了。

  宋高祖赵匡胤,这种一统天下,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让宋朝存活了上百年,后世称盛治,为啥能达到这种水平?思考再三,只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人家活明白了一个字:惕。惕有惧的意思。只有内心体认了惧,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什么是惧呢?忧思抑郁,一种不能释怀的恐惧。不是外面的事情搅扰得他不得安宁,而是他自己不让自己安宁。这忽然间发达起来的,让宋高祖每天过的紧张兮兮,不敢马虎。因为他明白,自己有点暗昧和疏忽,这好不容易得到的政权就会丢失掉。

       就算放在当下的社会。在世俗社会里,若还有人能够天天“终日乾乾,夕惕若”的活着,这就是牢记上天的良苦用心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圣哲。常怀忧惧之心,白天晚上的勤劳不已,以大公之心处理自己的工作。这是《乾》卦中所描绘的得道君子的“大德”。

    《周易·乾》第三爻的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就是真正得道的君子,白天勤勉不懈怠,晚上反省自己白日的作为和用心,警惕掉进或者滑向自私自利的深渊,受困于自以为是的牢笼。因为一直怀着这样的心态,哪怕是身临危险境地,也不会有大的妨害。           

         那些继承政权的帝王,觉得自己的政权,得来的容易,分不清众人真假难辨的拥戴,毫无恐惧的享用政权带来的便宜和利益。不反省自己,却自我肯认,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天天懈怠下去,忧惧感也就丢失了。这样君主的心思日益昏乱,政治统治也是日益混乱,政权难保不说,生民又将遭受新的苦难,甚至涂炭。

     再看宋高祖赵匡胤,是一个自以为非的帝王。他对自己获得权力的可能性分析,别人都似乎有理由和条件当皇帝。他搞了冰酒释兵权。 从血缘关系的角度分析: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而石敬瑭则是李嗣源的爱婿。人家都是皇亲国戚,都有亲缘关系。他们后来都当了皇帝,这是可能的。

      宋高祖明显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在地位不如石敬瑭、刘知远和郭威,这几个人都是手持上命,有自主征伐的权力,占据并管辖着险郡要隘,而且雄兵勇将,尽在掌控之中。

        郭威当政是自行篡夺,但是上下同心,内外联合,无论实力和态势,其他力量都没法子逆转;柴荣是郭威的养子,郭威没有儿子,柴荣当皇帝是顺理成章的没有异议。

        赵匡胤当皇帝,就是个偶然事件,既没有履行推举或禅让,也没有绝对的兵权和无法逆转的力量。军功没有多少,积德也不深厚。在朝廷中也不被这些人看重。推戴他当皇帝的那些人,跟他也基本没有上下级或者利害关系;他带领的都是些没名没姓的平头百姓;跟他一起合作治理天下的,却是那些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宰相和大臣;这些人今天为姓李的当宰相、大臣,明天也可给姓石的、姓刘的、姓郭的和姓柴的人打工赚钱。他们才不会跟赵匡胤同心同德,相濡以沫。

   这忽然间得个这么大个帝业,让赵匡胤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岌岌可危的势态之中,提心吊胆的活着,保不准明天就会被人赶下台,杀身灭族。

    他知道手中握有的权力分量不够,他不敢用武力威逼别人;知道自己的声望不够,不敢用刑戮的手段对待他人;知道自己学养不深厚,也不敢轻视有学问的宿儒,连一般的读书人也不敢得罪;他只有广泛的布达恩惠,不敢动用严苛的政令和刑罚。对待下层小吏和普通民众也是恭恭敬敬。

     整天心里充满忧惧,生怕一件事情做不好,惹来祸患,殃及政权。因为忧惧而生出谨慎,因为谨慎而生出节俭,因为节俭而生出慈悲,因为慈悲而生出和善,因为和善而企慕文明,崇尚文化。 这一系列的因果链条,让宋朝带领子民走出了唐朝以来那种嚣张、欺凌、侵吞和好勇斗狠的社会风气。

      《周易》的《震》卦上说:“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意思就是说,一个真正的统治者,因为怀有真诚敬信之心,尽管气氛紧张,环境震荡,仍能稳定情绪,守住虔诚的敬天孝祖之心。也只有这样,他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和优秀的统治者。

  

         3、

            我早先学过医学,后来做医药销售,跟医院走的也比较近。真正见识中医的神奇,例如落枕的人几针针灸下去灵活自如;手掌如同自来水龙头般的手足多汗症患者,给付止汗的中药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夏天需要穿棉袄才能不觉得冷的患者,西医束手,中医靠中药渐渐脱掉衣服。尤其是两肋间隐隐发疼的小柴胡汤症,现代医学手段查不出病因,中医药到病除。

     另一方面,  正规的西医院校,附属医院,很少有人用神奇来形容有个医生,或某个案例,无他,讲究科学,科学说白了,就是要推翻神的存在,要搞清楚原因、机制与前因后果,要能做到可再现性与可重复性。需要标准化操作。这样说你也就不觉得稀奇了。

        神奇二字,本来就是对未知的仰望。中医每每称神奇还真不如西医的不神奇。
    中医已经存续了上千年,西医只有几百年。 

        怀着敬畏之心看待中医,就会有一种遗憾,那些药到病除的大师级的老中医们,个个是国宝,死一个少一个,不可复制。中医,你只有见到他们才能信服。


       中医有没有出路?

         中医没有出路,这种提法就没有出路。中医和西医,哪里有按照地理方位来区分的? 这种叫法原本就是个错误。也不清楚是哪个大神胡咧咧出来的。

       当下是信息社会,网查医学只有现代医学和非现代医学,说的宽泛些,只有主流医学和非主流医学。在非主流医学里,包括了中医,藏医,苗医,古印度医学,伊斯兰医学,古埃及医学等等等等。

     我们国家把医学划分成中医学和西医学,这不是明摆着的无知或狂妄吗? 说自大或者自卑都不为过。

     学过医学史的人,没学过单网查过医学史的人都知道,现代医学也就百年历史,你看人家的发展,规模了得,为啥?因为能海纳百川,能对所有未知学科的探索,吸收,汇聚而成。

     要说现代医学属于西方,那是没知识的人才这样说。

       现代医学有今天的高度,是吸收了古希腊医学,古埃及医学,伊斯兰医学,古巴比伦医学,拉丁医学,阿拉伯医学等多种医学的精华和科学之处。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核物理,分子生物学,分子信息学,计算机信息学等等都支撑现在医学。

   医学史告诉我们,两三百年前的各种医学,基本上都跟中医差不多,非要说不同,那就是中医有中医理论,八纲辨证,温病伤寒,气血经络,阴阳五行。这是中国人聪明之所在,也是中华文明可以在很长一段时期领先世界的象征,这些老祖宗的智慧,当然值得肯定。

     但一时领先,不代表永远领先,值得肯定,不代表永远都对。人才缺乏,没有吸收更好更完善的当代技术,最终还是要落后的。

      青蒿素的发明可以说明这个问题。青蒿素研制出来以后,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说,这是你们中医的东西,我们不用,他们可能连中医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青蒿素管用就用了。

   另一方面,青蒿素,从它被发现的那一刻,就与中医再无瓜葛,即不再依赖于中药产地炮制方法,也不再受中医理论支配调节。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个,第三个青蒿素会被研究出来。同时,中医也会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部分,到时候,世界大同,没有什么东西会说这是你的,这是我的,科学是全人类的。

    科学只有几百年历史,任何一个科研工作者都清楚,科学研究与科学成果很少有对的,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在犯各种错误和得出错误的结论,一定要坚信,科学不是真理,科学不一定是对的,发展本身就说明不完善,只有不完善才需要推陈出新。科学内部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论点被提出,旧的论点被推翻。

      几百年后,当我们的后人在总结我们现阶段的文明事,会觉得我们当下的所谓科学,幼稚的一塌糊涂,还不如 刀耕火种,甚至会批评我们完全走错路了。

    
    中医有出路的。

正本清源,通过大讨论、大总结,正本澄源,纠正工作导向的偏差。

欲纠其偏,不能仅仅指望卫生部门,科技、教育、医药、人事等诸多部门都要参入其中,形成生态。深刻认识中医理论体系蕴涵的诸多超前的科学内涵,方能健康地继承发展。

        中医照样可以运用当下科技的研究成果,B超,CT这些外国人研究出来的技术手段,同样可以用。辨证论治的中医理念也可以推进发展。不是区分这是西方的,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刻意区分的提法,都是中医的敌人。不是热爱中医。

         大方的成人中医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和不足。与时俱进,能借助西医知识丰富自己,将大有裨益。只要遵从中医固有规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的吸取和提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