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险企“盯”上了老年人

 读懂财经 2021-05-31

©读懂财经·金融地产组原创/出品

作者 | 郑鹏超

编辑 | 武亚玲

今天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出台的三胎政策。

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我们步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形势愈发严峻。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比13.5%。按国际准则,一个国家65岁人口占比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显然,我们已经一只脚迈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届时国内劳动人口将更少,养老负担更重。但与此同时也将形成规模超万亿元的养老市场,因此,吸引了不少有钱、有地的房地产、保险行业大佬入局。

实际上,自10年前,以合众、泰康为代表的险企入局养老产业以来,保险+养老的天然互补基因正在被充分验证。尤其泰康人寿,似乎成了第一批吃到“螃蟹”的险企。

从财务数字来看,2020年泰康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439.56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也保持了13.18%的增速。同期,不管是保费收入还是净利润,泰康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甚至碾压头部险企。

而大部分头部险企,正陷入代理人规模见顶、渠道改革看不到希望的泥潭,难以自拔。看到泰康吃肉,加上政策的大力引导,它们一窝蜂似地布局养老院。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新华、太保、平安等多家头部险企,纷纷宣布发力康养产业。它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老人也是有价值的。不过,布局养老院能否成为险企转型的推手呢?

/ 01 /

险企扎堆“康养”产业

不久前,在北京延庆的小山村,新华保险的首个大型养老社区“新华家园·颐享社区”亮相。这距离太保宣布完成百亿养老不动产投资,仅过去了一个月时间。

读懂君算了算,加上没有上市的险企,今年发力布局康养的险企,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一个个保险卖得好好,怎么都跑去开“养老院”,这难道不是那些地产商该干的?

实际上,早在2014年,保监会就曾明文鼓励险企开发养老社区项目,强调这是增加养老资源供给、促进保险业和养老产业共同发展的一种途径。从那时起,一些险企便开始做布局,甚至不惜重金自建高级养老社区。

险企积极布局养老产业和养老社区,政策鼓励固然起到重要作用,但更现实的原因是,赚钱越来越难了。以往险企通过不断增员代理人,就可以活得很好,但在整个行业执业登记代理人高达842.8万人,从事过代理人职业超过5000万人的背景下,行业过往野蛮扩张的老路走不通了。

转型是唯一的出路,没法依靠增员来扩张规模,险企只能想办法提高代理人产出效率,拉动业绩增长。

以人寿、新华等头部险企为例,它们均有针对代理人的“优才计划”。通俗点讲,就是提高代理人招聘门槛,希望代理人是白领、金领,然后通过他们的朋友圈,卖出价格、价值更高的新保单。

改革口号喊得响亮,但结果却不理想。例如,2020年国寿、新华、太保寿险新增保费带来的价值,分别下滑0.6%、6.1%、27.5%。

很显然,改革没有反应到业绩上,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险企们再一次盯上了“养老院”。那么,开“养老院”与卖保险有什么关系,能带动险企转型、保费增长吗?

这还要从险企搞康养产业的逻辑说起。简单讲,险企需要先建造一家养老院,配备齐全的养老设施,以及24小时的医护人员等等。要住进养老院,客户则需要购买几百万、上千万的保单,且每月要缴纳不菲的服务费。

理论上,一家养老院能够同时缓解险企当下面临的两大难题:

其一,养老院入住人数越多,给险企带来的高价值、高价格保单越多,增加负债端保单销售;其二,投资养老社区,本身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抗通胀属性,此外每年还有稳定的服务费,可以有效解决投资端利差损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险企们一窝蜂似地扎进了康养产业。

/ 02 /

人口老龄化的另一面

“买1000万保单,才有资格入住,300个名额刚放出来就被一抢而空”,这是家大型险企新推出的康养产品。

不得不感叹,贫穷限制了想象。1000万放银行每年也有三四十万利息,不香吗?

但对险企来说,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给康养产业带来了大机会,大到容得下多家万亿险企巨头去竞争。一直以来,大家更多是讨论老龄化带来的消费需求下降、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没想到人口老龄化也有其“另一面”。

具体看,根据最新披露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

与十年前相比,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下降6.79%、上升5.44%。

根据国际通用指标划分,一个国家65岁人口占比超过7%,意味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意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对比来看,十年前,我们就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现在更是一只脚踏进了深度老龄化社会。此外,从过往十年数据看,60岁和65岁老人占比,出现了高速增长,而计划生育带来的少子化趋势,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赡养四个老人,在现实生活比比皆是。

显然,在新生儿减少、老年人增加,使以往四对夫妻赡养一对老人,变成了一对夫妻赡养两对老人,养老压力山大。

世界银行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养老金“三支柱”模式,即养老应当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具体如下:

第一支柱是政府向全体就业人员提供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支柱是雇主向雇员提供的一种辅助性补充养老计划(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第三支柱是个人购买的稳健金融投资或者养老保险,年金产品(商业保险等金融产品)。

整体来看,虽然我们有完整的“三支柱”养老体系,但与美国等其他的成熟国家对比就会发现,我们的养老体系先天不足,有些过分依赖第一支柱。

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第二、三支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给养老相关的产业链带来了新机会,而险企刚好有钱、有医疗配套设施,可以很好承接这块需求。

一方面,险企依托万亿级别的保费收入,可以投资大量固定资产(养老院),帮助老人改善养老环境;另一方面,险企普遍有自己的线下、线上医院,或合作的医疗资源,可以给老年人带来良好的医疗服务。

另外,据中国社科院老年研究所分析,目前中国养老市场的商机约1000亿元,到2030年有望增至万亿。换句话说,人口老龄化加剧,正在为险企提供一座可以长期挖掘的“金矿”。

/ 03 /

万亿养老产业能不能救险企

未来万亿规模的养老产业只是“大饼”,尚不足以吸引险企们投入真金白银。因为养老产业投入大、时间长,谁也不知道未来何时到来。最重要的还是,大家看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险企——泰康人寿。

根据泰康人寿披露的2020年报数据显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39.56亿元,同比增长10.3%;市场份额4.54%,同比提升0.13%。同期,头部前三的险企,两家保费出现负增长,整个寿险行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9%。

此外,泰康人寿净利润增速为13.18%,同期A股五家上市险企中,没有一家净利润正增长。

可以看出,不管是负债端的保费,还是资产端的收益,泰康人寿的表现都要好于行业整体水平。背后离不开其布局多年的康养产业。

这还要从十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说起。数据显示,2010年65岁以上老人占比8.87%,中国刚刚迈入老龄化社会。也正是人口普查后的第二年,泰康以联合体形式在北京昌平区拿了地,正式发力康养产业。

经过十年,泰康的养老社区布局拓展至22城,规模稳居行业第一;开园社区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武汉、杭州七地。受益于此,在头部险企负债端保费、投资端收入均承压的背景下,泰康2020年逆势走强。因为布局康养产业,既可以增加其高价值保单的销售,也能稳定投资端的收益。

看到泰康尝到了甜头,加上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于是有了险企扎堆康养产业的一幕。

可以肯定的是,整个康养产业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周期,但随着大型险企的加快布局,市场很快会从蓝海过渡到红海。险企能否依靠布局养老院,为新单保费注入新的增长动力,或许还要再观察。

长远来看,险企既要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又要做好养老地产,才能获得可观回报,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