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端午习俗》 董凯

 作家文坛 2021-05-31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1.山巅白雪《小巷里的吆喝声》董凯

  在端午节的习俗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有3个习俗:吃粽子、挂艾草、系五彩线。这几乎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华人,或是中华文化有传承的国家里都有体现。
  关于吃粽子的习俗,大家共所周知,都晓得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在这里不作陈述,说说其它习俗。
  挂艾草、菖蒲、榕枝: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成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己经流传很久了。
  五彩线也称为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命线,还称之为"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链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彩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或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或就是五彩线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鸟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如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人。
  五彩线由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自五月五日系起,一说要戴到七月七日″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一一赛龙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其它的习俗还有:戴艾虎,驱邪辟祟。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边。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己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贴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人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辟毒虫。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有记载。戴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彩线缠成的,内装香料(中草药)佩在胸前,香气扑鼻。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午日以蚌粉的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戴之以吸汗也"。跳钟馗,又称闹钟馗:自晋代以来,就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
 
  2.散文《小巷里的吆喝声》董凯

  虽然我已到耄耋之年,也会常常想起童年时,小巷深处的吆喝声。
  童年时,小巷里的吆喝声,来自走街串巷的货郎。他手推一辆独轮车,车上有个大铁笼子,里面装满了生活日用品:小镜子、小梳子、清凉油、老花镜、苞米花、糖球儿、线团儿……
  货郎手摇货郎鼓,一边走一边吆喝:″拿一一头发来一一换针呐″,停顿一下,又吆喝出另外一句:″多年不穿的破棉鞋,拿来换线团儿"。″多年不用的破帽子,拿来换哨子″。他嘴里吆喝,手里也没闲着,那把小巧的拔浪鼓,被他舞弄得″梆梆″作响。一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敞开了。孩子们来了,姑娘来了,小媳妇来了,老奶奶也来了,大人孩子把一个货郎围住了。那个年月,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交换物品。比如,旧鞋子、破手套、铜钱鸡蛋、晒干的鸡毛、剪掉的辫子、废旧的牙膏、锈迹斑斑的铁丝都能拿来交换。能换的东西也很多:头绳、发卡、针线、顶针、耳钉、耳环、手镯、项链、皮筋儿、泥哨子、烟嘴儿、糖球儿……
  ″磨剪子来,抢菜刀。″这一声吆喝,那个年代的孩子大多耳熟能详。磨刀匠肩膀上搭一条白毛巾,扛一个长条凳,凳子两头分别用钉子固定一块磨刀石,放下来就是工作台。磨剪子、磨菜刀、磨镰刀。磨刀时,先再粗磨石上磨,然后再到细磨石上磨,待磨得差不多了,用大拇指盖儿,在刀锋上轻轻地蹭一蹭,试试刀口是否锋利,直到主人满意为止。
  磨剪子,抢菜刀一般要赶在插秧前。在这个季节,人们还能听到一种吆喝声:″卖小鸡崽来,卖小鸭崽来,卖小鹅崽来!″
  我们经常在小巷里,学那种吆喝声,但怎么学也不像,总是带着一股奶味儿。
  到了秋后,小巷里的吆喝声,又发生了变化,那是修补锅碗瓢盆簸箕的人来了。″锔锅、锔缸、锔瓦盆儿、修簸箕来!"
  当大人拿着有裂缝儿的锅碗瓢盆儿,修补的人就让他帮儿,将要修外的器皿固定好,然后,用一个小钻头,来回拉动,在有裂缝儿的器皿上,钻出两个小孔儿,再将形如书钉儿似的铁"锔子″按进孔隙里,再用小锤轻轻敲打,经过一阵儿敲打后,再将另一端敲进另一个铭孔。有的孩子看着挺有趣儿,也想拿着弓子拉几下,可总会被修补者婉言相拒。大人在一旁也会上前呵斥:"没有这金钢钻儿,谁敢揽这瓷器活儿,去滚一边去,别瞎倒乱!″每当这个时候,小孩子都会噘着小嘴巴,靠边站了。修补者还自编顺口溜儿,像儿歌一样唱给孩子们:″锔锅锔碗锔大缸,一锔锔大王庄,大王庄里王大娘,给我一碗白菜汤……″
  小巷里的吆喝声,不绝于耳,终年不断。有卖桃的、卖杏的、卖菜的、卖冰棍的、卖豆腐的、卖大果子的、卖粉皮的、卖虾酱的、卖虾皮的、卖海鱼的、还有收破烂的……
  在一条小巷里,各式各样的吆喝声,让小巷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在这阵阵吆喝声中,也时常让我想到小巷里的人,想起小巷里一年四季不月的吆喝声……

  2021.5.31.11.52分于盘锦


作者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