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真的有这种动物的,只是完全不可能给人类家养—— 在交配季节,成年公姬猪会加入到母姬猪的群落,组成4到6只的家庭,用鼻子在土地上挖坑填草建巢穴。 加上它们的生育能力也不错,1到2岁时就性成熟,孕期三个月,一胎能生3到6头猪宝宝。不出几年,就能有一大群小猪。 原因很简单,就是人类不断开垦农田、建居住地,侵袭了姬猪的栖息地。 在1964年出版的《印度野生动物》中,博物学家爱德华·吉(Edward Gee)写道,他“正在努力寻找姬猪是否还存在”,但怀疑它可能已经灭绝了。 那年,阿萨姆邦的一个茶园里发生火灾,茶园农夫在灭火时,意外看到一小群长相奇怪的动物在四处逃窜。 他抓住了12只在当地市场上叫卖,茶园的经理听说后,买下它们,献给自己的老板约翰·杨德尔(John Yandel)。 研究小组的组长是英国菲裔动物学家威廉·奥利弗(William Oliver),他一生都在研究如何人工繁衍濒危动物。 之后六个月,人工监测它们,确保它们生活正常。 为了养好姬猪,奥利弗在寻找野外草地上花了很多心思。 ![]() 这样的草原是非常难找到的,因为人们不断焚烧草,给牛和农田制造空地,使阿萨姆邦的草原支离破碎。持续的焚烧还会促使杂草生长,就算不种田、不养牛,那里的原生草也被杂草取代了。 ![]() 为了把姬猪安置好,奥利弗好不容易找到纳梅里国家公园附近的一片草地,整个保护计划书也早早在1976年写好了。 但是,一直到1995年,他才得到阿萨姆邦政府和印度政府的同意,当时他们手头上已经没有姬猪了。 ![]() 为了促进对姬猪的保护,奥利弗建立了全球第一个野猪专家组,领导了32年。 ![]() ![]() 姬猪是姬猪属唯一的成员,这次划分也让姬猪们显得更加珍贵,因为如果灭绝了,整个属都没了,随之消失的是它们几百万年的进化史。 ![]() 2008年到2020年,科学家们在两个国家公园和两个保护区投放了130只姬猪,到现在,已经有300到400只姬猪生活在野外,76只生活在人工饲养的猪圈里。 ![]() 未来5年,他们还会放生至少60头姬猪,恢复至少11平方英里的草原。 ![]() https:///the-worlds-smallest-hog/ https://www./a-tiny-pygmy-hog-is-coming-back-from-extinction-into-north-india/ https://www./articles/rewilding-the-rare-pygmy-hog-in-assam https://www./obituary/2014/09/29/william-oliver -------------------- 抱歉你没有访问权:科学家真是太不容易了 猎人花几秒钟就可以杀死的生命他们得花25年来恢复族群 十万伏特薄荷:母姬猪仿佛某种不标准的普通话 奇数朋友的友谊太拥挤:要不是有猪猪典型的鼻子 猛地一看还以为是老鼠呢 命運之藍:好…好可愛 |
|
来自: transpacificm > 《可以用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