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的原型其实很常见?《易经》解开万物发展的六个密码

 古文加白话文wj 2021-06-01

阅尽世间万卷书,比不上读懂一本《易经》,这句话说得一点不为过。更何况《易经》在中国,本便是“文化之底,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说,读懂了《易经》,便是读懂了中国人的根!

《易经》是一本奇书,它奇在哪儿呢?这本书起初是检测凶吉的一本好书,后来又演变成富有哲学思想的一本宝典,被质疑了6500年的迷信,最后发现却是超科学。

《易经》也是一本关于人生问题的“答案之书”。这又是为什么呢?由于咱们从出生、念书、工作中、结婚,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实际上都能在《易经》中找到提示。

龙在中国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神奇动物,它也是唯一一个能够成为“冠名”中华民族(龙的传人)和历代帝王“代言人”的动物,世世代代都受到万民敬仰。

关于龙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它是古人根据天文观测中“天象”的显现而塑造的;有人说它是人们在动物图腾蛇、鹿等动物的基础上想象加工而成的,还有人说,在上古时代,龙是现实存在的动物,只是后来像恐龙一样灭绝了。

01 神龙之谜

“天相”的说法很难自圆其说,因为我们知道四宫二十八星宿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朱雀是现实世界中青鸟和锦鸡结合之后的产物,玄武是龟和蛇的合体,白虎现实中就有,只是比较稀少。

很显然,“天相”是本不存在的,因为天上的星星并没有什么形象,只是因为人为为它们做了分区,然后根据它们分布的轮廓,联系现实生活或者想象中的图像为它们命名的。

首先得地上有对应的形象,才能供人们把它“移植”和借用到天上。这是一个逻辑顺序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们不可能用一个脑袋里没有的形象来规定星空中的形象。

说龙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这种说法有些匪夷所思,因为毕竟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找到有关龙这种动物存在的任何遗迹。即便是生活在几亿年前的恐龙,我们至今也能找到它们的化石,难道说龙真的可以上天,凭空消失不成?

民间有一种说法“鲤鱼跃龙门”,一年中一个特定的时刻,只要鲤鱼能够突破自身局限,奋力跃过一道关卡,就能化鱼为龙,从此生命发生质的变化。很显然这不过是一种神话故事中的象征,类似现代社会的草根逆袭,农奴翻身。就像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一朝考中,就能鸡犬升天。

所以,更有可能的是,龙是高级阶段的动物图腾,是图腾中的图腾,是在原始先民动物图腾心理综合的基础上诞生的一种产物。一开始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把蛇啊,老虎啊,美丽的锦鸡啊,长寿的乌龟啊这一类动物看得很神秘,渴望得到它们身上的特质,于是就把它们当成心中的“偶像”,像大神一样崇拜。

但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跃升,起初的那些“爱豆”纷纷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个个变得灰头土脸,于是人们就需要新一轮的“造神运动”,创造出更加神奇的能让自己心生敬畏的对象。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现实世界不存在的神奇动物:青龙,朱雀(凤凰),白虎,玄武。因为现实世界的动物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想象,它们已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走下了神坛。

而龙这种动物之所以会诞生,还跟一本古代奇书有关,它就是《易经》。

《易经》中最能体现乾卦“天行健,自强不息”精神的就是“龙马精神”。普通的凡马,经过不断的努力,就能发生质变,身生两翼,从而飞升上天,变为神龙。这就是龙马精神的核心。

我们都知道,乾卦纯阳,坤卦纯阴,坤卦天生就是配合乾卦的。而在伏羲时代,人们所能看到的周围生活中最健壮的动物就是马,于是就用马群来比喻乾坤绝配这种卦象。

在一个马群之中,总得有一个领头的,那就是公马,古语叫做杜马,母马的天性就是跟随公马,繁育后代,这样马群就能健康发展,生生不息。于是牝马又用来比喻坤卦,而乾卦自然就是杜马了。但毕竟动物的感召力有限,于是伏羲又结合古代神龙的说法,把乾卦的形象升级为神龙的想象。于是就有了“龙马精神”。

02 乾坤绝配

伏羲把世间万象都归为八类,其他卦象都是阴阳结合,只有乾卦和坤卦是纯阳和纯阴的卦。也就是说,乾卦只能和坤卦相配,坤卦也只能和乾卦配,它们是“人间绝配”,非你莫属,不可替代。

其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会看到很多这种“绝配”的现象,代表着完美的相互配合。

在自然界,男性和女性是绝配,缺少任何一方,人类这个种族就会灭绝。在历史中,很多君臣形成了“绝配”,他们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就那样彪炳千古的功绩。

但是有阳就有阴,事物总是两面的。有的“绝配”成就了千秋万载的功业,有的绝配却造就了惨绝人寰的灾难。

比如说秦始皇和李斯就是绝配,没有秦王的英明领导和知遇之恩,李斯不过是卑微的小吏,籍籍无名的文人;而没有李斯,秦国也不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终实现富国强兵统一六国的宏愿。

刘邦和张良也是“龙马”的绝配,没有张良的运筹帷幄,刘邦不过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人们眼中的无良混混;同样如果没有刘邦,换了项羽或者其他人,张良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发挥自己经天纬地的才能。

还有三国时期最典型的刘备和诸葛亮。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虽自比管乐,但是毕竟恐怕只能终日在草庐大睡,感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没有诸葛亮的刘备,就像是脱缰的野马,虽为稀世名驹,也只能驰骋于原野之中,老死于碌碌无为。

这都是历史上正面的“良性绝配”,还有一些君臣则是反面教材,他们的相互配合,把破坏力发挥到了极致。

比如秦二世胡亥和宦官赵高,一个是懦弱颟顸,一个是阴险狡诈,他们的结合就是帝国的灾难,人们的灾难。再比如清代的乾隆皇帝和贪官和珅,乾隆被伺候得服服帖帖,和珅也赚得盘满钵满,可谓是求仁得仁。

不管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总之是少了任何一方,他们的作用都不可能发挥到那样的淋漓尽致,创造出人类史上的奇迹。

03 万物发展的六把密锁

乾卦和坤卦不仅是唯一的一对“纯卦”,而且它们还拥有一些相同的基因,在他们的爻辞里我们都发现了“元、亨、利、贞”这四个字。

“元”表示开始,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这种含义的表达。比如原始社会、元始天尊、开元盛世、元年等。都有起初、最古老的意思。乾卦和坤卦是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基础,其他的卦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所以相对来说,它们是八卦的“母卦”,是万卦之卦。

“亨”有“亨通”之意,象征培元固本,打好基础,做好进一步发展的铺垫。这就像建房子要盖的地基,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利”可以理解为“利益”“有利”,也就是卦象中所谓的“吉兆”,表示有利于事物的正向发展或者平稳过度,转危为安。

“贞”是价值观上的判断,带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色彩,代表着一件事的正当性,所谓名正言顺,理所应当。

孔夫子在解释“元亨利贞”这四个词的时候说,元亨利贞包含着四种美德,那就是做事要慎始敬终,要名正言顺,要收藏和利用好“第一桶金”,作为日后发展事业的筹码。

而不管是乾卦还是坤卦,八卦还是六十四卦,我们看到每一个卦都由六个“爻”组成,代表的是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它们就像是一道道关卡,一扇扇大门,要想通过这些大门,你就得冲破重重阻碍,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这种对应关系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说对应卦中的爻辞,是从初爻开始,直到上爻结束。

初爻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萌芽阶段,这时候对应的“秘锁”就是困难,重重的阻碍,前途渺茫,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就像我们刚刚毕业,要进入社会前的那种状态,对于未来几乎一无所知。

打开了第一把密锁,打开了第一道大门,就意味着你已经挺过来了,根基已经打好了,可以继续往前走了。

二爻代表第二阶段,站稳了脚跟之后,这时候你会收获一波好感,身边会迅速聚集一群“朋友”,受到很多的点赞。但是这时候你一定要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为这些毕竟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

打开第三道大门的密锁,我们将要直面第一个凶险的挑战,因为比赛已经过半,开始进入了“半决赛”阶段,竞争会非常残酷和激烈,这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很容易翻车。

来到第四阶段,你刚刚度过了一场生死大战,并因此而后怕,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都经历了什么,平静下来之后,反而心中开始产生了“延后”的恐惧。这时候切忌自乱阵脚,因为危险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渡劫”成功,这时候你是安全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春华秋实,其五个阶段就是收获的季节了,经过了前期的努力付出,终于在这一步有了回报。但是你要警惕,福兮祸所伏,日中则昃,此时虽然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巅峰,但是同时意味着,你将要走下坡路了。

任何事物都逃不过“成、住、败、空”的结局,所以到了第六阶段,就是生命的尽头,意味着一种事物走向灭亡。但是旧的结束,也代表新的开始,此时事物的发展,或者是发生了质变,获得了新生,或者推倒重来,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易经这本书,绝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这本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明哲保身的宝典。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对我们以后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中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并将《周易》称为“万有概念宝库”。

对普通人来说,《易经》其实是一部涵养福报的古籍,暗藏着更高深的智慧。

《易经》一共64卦,对应64个人生决策心法,针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种选择会产生什么结果。

当你身处逆境时,《乾》《坤》两卦告诉你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再如《小蓄》卦为你指引了如何进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脉资源;旅游参观时想起《颐》卦,你就能理解颐和园的含义和阴阳图结构;与人交往时,《周易》表扬为主的方法,启示你高情商说话的艺术。

它可以教会我们,要如何按规律办事,做出正确选择,如何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

教你根据今时今日的条件,如何选择才是最正确的。每选对一次,成功几率放大10倍、20倍。

九月身边的朋友经常会跟我抱怨,说《周易》全篇都是古文,艰深晦涩,感觉像是在看天书一样。

因此,遇到这种问题我总是向他们推荐让自己受益匪浅的这个全注全译版本的《图解大全》。

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没了因为文言文导致的阅读困难的问题。

读它,不是干巴巴的注解、说教,而是会联系生活,还用以图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为我们讲授学习《周易》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它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

在尊重原著内容的基础上,还原最真实的《周易》,并且通过结合实际的例子来告诉你如何去分析问题,《易经》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号,而是变成让我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大智慧,着实让我受益无穷。

你不必花费力气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备易学专业知识,仅仅阅读它就能轻松入门读懂《周易》,掌握精髓。

如果有一样苦恼的朋友,也可以选择这个版本的《图解易经》来读读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