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乱如理绳?—“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一十五

 于兆鹏 2021-06-01

治乱如理绳?

汉宣帝即位后,遇到渤海郡(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连年闹饥荒,盗贼连年不绝。前任郡守都不能管制。

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出任郡守。临上任前,宣帝召见龚遂。龚遂年近七旬,身材短小、老态龙钟,而且又是驼背曲腰,形象不太好。宣帝第一眼看到龚遂就觉得心里不舒服,但耐下心来问他有何治郡方略。

龚遂回答说,“治乱民如同治乱绳,不应过急。适宜慢慢理顺,方可治平。而且不应拘泥于文法,应根据情况方便行事,才能有成效。”后来,果然渤海郡大治,人民安居乐业,不愿再去当盗贼。

你是否认同龚遂的团队治理不应拘泥于规章制度的说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更认同哪一种说法?

我们知道管理方法如同光谱一样,没有固定的,而是随着环境变化而渐变的,这就是“管理频谱”的概念。

龚遂所说的方法只是其中之一,不遵循成文的规章制度较适合于混乱的环境,对稳定的环境则不适用。

那么这个管理频谱是怎样的呢?我们分成三段来看:

首先,对于稳定的环境,大家的认知容易统一,而且局势复杂度低,因此较适合于有明确成文的规章制度,这样大家知道应该去遵循什么。社会的管理成本最小化。

其次,对于复杂的环境,大家的认知会相对模糊,而且复杂度也会较高,因此适合于轻量级的规章制度,以灵活应变为主,规章制度为辅的管理方法。

最后,对于混乱的环境,大家就没有统一认知,这时候原有的规则就不成立了,构建新的秩序很重要。

龚遂在这个局面下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他总共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他命令所有警察局(当时叫做捕吏)的官员一律遣散

第二、官府发布告示,一切手上持有耕田器械的都是良民,而手中持有兵器的才是盗贼,加强舆论导向,盗贼纷纷愿意回家种地;

第三、他命令开粮仓,赈济灾民。并且将官府中的暴戾份子一律革职,对人民安抚牧养。自此渤海郡人民大悦,情愿安居乐业,不愿轻身试法。

后来,龚遂在郡内倡导勤俭,鼓励百姓都能勤于耕田,节俭持家。渤海郡在龚遂上任三年内成为全国模范郡,龚遂因此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并被召回到中央任职。

因此,从这个事情上来看,管理方法并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非黑即白的界限,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选择适合的管理方法。

请思考:你认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最应该采取的管理措施是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