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连载】许锋 (26)

 新用户75021kDM 2021-06-01

许锋(26)

许锋请大妈一家在县城的饭店吃饭,他选了在湖边的渔船饭店,现在很时兴在渔船上吃饭,觉得吃的东西比较新鲜,渔船饭店并不打鱼,船都很大,能摆上十几桌,还有包厢,要不是停在湖上,和陆地上的饭店区别也不大。

许锋和妈妈十二点多到了渔船,推开包厢门,大妈和她两个儿子儿媳妇还有三个孙女孙子已经在里面了,孩子们凑在一起看手机,大人们坐着嗑瓜子说话,看到他们进来,纷纷站起来,七嘴八舌的招呼:“来啦,快坐,快坐!” ”孩子和她妈没回来吗?”

许锋妈说:”她们今年去杭州过年了。“

大妈花白头发,穿了簇新的暗红色棉衣,领子还不服帖,戳着她脖子,她拉住许锋胳膊,让他坐在她旁边,亲热的打量他,朝许锋妈笑:”几年没见,小锋和以前一样,精神!看不出来四十几岁了。“她指指自己的儿子,”他这两个哥哥,就比他大三、四岁,看上去老个十几岁。“

许锋挪了挪身子,笑笑:“大妈开我玩笑呢。”

两个本家哥哥都老实,不太说话,听到自己妈这样说他们,只是笑,倒是大哥媳妇和大妈一样性子活泼,她快言快语的说:“他们两个人在老家种田打零工,挣个辛苦钱,风吹日晒的,当然没有许锋当老板保养的好。”

许锋妈妈摆手:“都一样!男人哪有不辛苦的,小锋在北京压力也很大,还不如在老家自在。“

许锋不想她们再讲这些,拿起桌子上菜单:“我来点菜,我们今天多吃点湖鲜。”

大妈点头:“你点吧,你是大老板,我们就不客气了。”

许锋点了一些比较贵的菜。酒菜很快上来了,许锋给大妈和哥哥嫂嫂们挨个敬酒,感谢他们。

“谢谢大妈一直帮我们看房子,辛苦你们了。“

大妈先是谦虚,随后又表白了一通看房子的辛苦:”一到刮风下雨,我们就回去看你家房子,哪里坏了缺了,请人去修。人不在家住,房子也就荒了,容易烂,我叫你两个哥哥把竹林砍了,怕人不在家,野物进去做窝,每次回去种田,都到你家走一圈,开门通风,换季了,把家里东西搬出来晒。人家都说我们真正是老实人,没有人替人看房子这么认真的。“大妈说完,伸手挟一块鸡肉,吧唧吧唧的嚼。

许锋妈妈连忙道谢:“是的,是的,谢谢你们,我们昨天到家,家里清清爽爽,一点霉味都没有。“

两个哥哥说:“不客气,都是姓许的,反正我们田还在村里,每次去顺便看一下,也不麻烦。“

大嫂子喝了两杯酒,脸有点红,说:“不要说的那么容易,做起来也花功夫的。许锋你们打电话说要回来,我就赶紧去你家扫尘,连厨房都擦过了,整整忙了一个上午,到现在还腰疼。”她对许锋笑:”不是我要表功,我们给你家看房子,你每年给我们钱,总归要让你知道我们也尽心尽力,现在人工贵,上次修屋顶,你大哥前前后后跑,找木匠,买木料,天天看,也费神呢。“

大哥数落他老婆:“说那么多话干什么!许锋,来,敬你一杯。除了你,我们本家就没有什么有出息的人,给你看房子,你回来有老家房子住,我们也很高兴。“

大哥廋方脸,因为风吹日晒,脸颊皮肤发红,门牙突出,眼角挤着皱纹,笑起来两个眼睛很温顺,一看就是本地的农民,他们这些人因为孩子结婚或者上学要搬到县城里,也花了所有积蓄再求亲告友借钱像城里人一样买了小公寓房,但是在楼房小格子间住了多少年,说话走路还是和在乡下的时候一样。

许锋站起来,和大哥碰了一杯,一饮而尽。

船上的菜确实做的有味道,大家吃菜喝酒,又说起老邻居和亲族的闲话,老一辈的死了好几个了,许锋这辈的有些在外地打工,大部分还留在老家种地,农闲的时候再做零活,小一辈的基本都出去打工或者上学了。

二哥家两个孩子,老大小豪上高三了,嘴边一圈茸毛,头发油油的,戴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件黑羽绒服,胸前印着一排英文字,听大人说话,闷头吃菜。

许锋问他:”小豪,学习怎么样?准备考什么大学?”
二哥叹气:“学不进去!学的也刻苦,每天都半夜十一、二点才睡,就是考不好,估计能考个三本就不错了。“

小豪头几乎埋到饭碗里,只看到头发和一半眼镜框。

二嫂子小个子,团脸,看看儿子,又看看女儿:“闺女学习还好,每次能考班里前五名,明年要上高中了,人家都说现在刚办的外国语高中好,是外面一个什么有名的教育集团办的,把县里好老师都挖过去了,但是学费贵呢,一年要两三万,哪个上的起?!”

许锋说:“小豪还小呢,要鼓励他,就算上三本,将来自己努力,还可以上好大学的研究生。”

二哥咧着嘴笑:“要是那样就好了,我看他头脑不行。再说吧,我们能供他上大学就不错了,将来怎么样都靠他自己。“

许锋看着桌上的三个孩子,大哥家的儿子小刚十九岁,在外地工厂打工,回老家过年,过了年还要去工厂,挣得钱不够自己花的,大哥大嫂子现在在攒钱准备他结婚,二哥家两孩子看上去不是很机灵,在饭桌上一句话都不说。

小刚去年高中毕业落榜,出来打工,大妈问过许峰妈妈,能不能让他去许锋公司,当时许峰妈妈对许锋提了一下,许锋回绝了,觉得亲戚不好管,而且学历太低,也不适合。

许锋想给三个小辈鼓鼓劲,想了一下,说:“二哥说的对,人的路都是靠自己闯出来的,现在他们还小,未来会有很多机会,上学不是唯一的一条路,很多没有上大学的人也过得很幸福。“

大人们点头,教训孩子们:“记住了,要靠自己争气。“

大哥家的儿子在社会上混了一年,对许锋这种话有点不耐烦,两个小的不做声的听,但是是不是听进去了就不知道了。

大家随后又说起老家哪些人在外面混的好,说起他们的派头啧啧赞叹,二哥说:“我前天在镇上看到李成宏,穿身黑皮衣,开个保时捷,人家说他那个车子一百多万呢。”

李成宏就是许锋中学时候的朋友李哥,许锋上高中后就没见过他,听说他去了南京,后来又去了上海,做的都是些偏门生意,有一段时间搞拆迁,又借回收垃圾的名义做些见不得光的买卖,发了财。镇上流传很多关于他的故事,成了镇上人的消遣。

“他们说他这次回来路上撞了人家一辆车子,那个人也开的是豪车,两个人吵,最后站在马路上点钞票烧,比谁烧的多!作孽,钱能烧吗?他爸李大湖还没死呢。”大妈语气夸张的说。

大哥摇头:“这些人有钱了都不走正道,不要看他们现在风光,将来肯定要出事。“

大嫂说:“你管人家出不出事,反正人家现在有钱,你看李大湖过的多舒服,他要回老家,李成宏就把镇上老房子推了重盖,家里装修豪华的不得了。像我们没有钱,老人孝敬不了,孩子也没办法培养,以前公公看病药都吃不起,只能回家等死,小刚过几年结婚,还要借钱,我们自己以后老了,估计也没好日子过,人家李成宏将来能比我们差?”

大嫂话说得苦,脸上却还带着笑,这些话说的次数多了,习以为常,自己都不觉得寒酸难过了。

许锋听着不动声色,心里却顿了一下,他记得当年大妈想带大伯到北京来看病,请他帮忙,他拒绝了,那时候他结婚没多久,也没啥能力,觉得只是本家大伯,不是正经亲戚,过来他也帮不了,还拖累他和晓兰。他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但是听大嫂说大伯看不起病,在家等死,心里还是觉得异样。

许锋妈劝大嫂:“有钱没钱都是命,看开一点,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有钱人也未必就过的好。”

大哥说:“是的,李成宏离过两次婚了,这次带回来的老婆才二十几岁,他前面老婆的儿子没人管,十五岁了,听说脾气很大,上次在大街跟他吵,骂他脏话,父子俩差点没动手。“

许锋妈想起来了,“是的,那年我刚好回来,李成宏认得我,小锋,他还问起你呢,跟我要你电话号码,我不想给他,就说年纪大了,记不住了。“

“他认识许锋啊?“大嫂问。

“以前在镇上上初中的时候,认识的,后来就没联系了。“许锋解释说。

又说了一通闲话,桌上的菜也吃的差不多了,许锋结了帐,大家走出来。

湖边以前是一片又挤又小的旧房子,现在拆了,改作公园,放了一些健身器材,栽了城里面的那种景观花草,维护的不好,都又蔫又瘦。

大妈他们的电动车停在公园东边,许锋车停在西边,两家人就站在饭店门口告别。

许锋递给大哥二哥一些现买的年货,给三个孩子每人塞了红包,又给大妈一个厚信封,说:“明年还要麻烦你们看房子,辛苦大妈帮忙照应。“

大妈作势推辞,要把信封还给许锋;”你太客气了,不用的。“

许锋压住她的手:“应该的,应该的。你不收下,我不安心。”

大妈就顺势垂下手,笑着说:“那我收下了。”

--

下午,许锋和妈妈又买了一些食物,回到家,妈妈说虽然就两个人过年,也不能马虎过年,她开始忙乎蒸馒头包子,做鱼圆子,许锋想帮忙,她不让。许锋就去镇上找一个当了副镇长的初中同学打听迁坟的事情。

 他给这个同学黄仁雄打电话发微信,没联系上,不知道是不是在忙,就去镇政府找他。

镇政府搬了,搬到原来的中学里面。他到了门口,下车一看,还是以前的样子,一圈围墙,铁栅栏大门,门后校园中间一条水泥路,两边花坛,花坛后面是砖房,那些砖房以前是教师和学生宿舍,水泥路到底是四层高的办公楼,白墙蓝门,楼顶插着国旗。

他跟门卫说找黄镇长,门卫叫他把车停外面路边,然后再进去。

进去后,感觉更加熟悉了,好像花坛里的月季和灌木都是以前的样子,月季年头长了,枝干长得很粗,叶子苍绿,蒙着灰尘。走到教学楼前,抬头看,二楼左边第三个房间就是他以前初三时的教室。他走进台阶,站在一楼中间的通道,定神看,楼后一道小河,河上一座桥,通往操场,但现在桥上架上了门,门上挂了把铁锁,操场很久没用了,满地荒草。

他上了二楼,看牌子找到同学办公室,门上着锁,到隔壁办公室问,里面办公的人看他的举止打扮像个体面人,又听说他是黄镇长同学,就告诉他黄镇长去开会了,应该很快就回来了。

他想了想,下楼找个阳光好的角落,坐在石凳上处理微信和邮件,边等同学回来。

一些同行朋友已经听说他和陈朝阳把公司卖了,有的祝贺他,也有觉得惋惜的,还有人问他拿了多少钱,有项目让他投资,陈朝阳一一回复了,告诉他们这是他和陈朝阳出于对公司未来的考虑共同做出的决定,他还在考虑下一步做什么,感谢朋友推荐项目。

公司里也还有一些事情,需要他回复确认,他和陈朝阳签了协议后,陈朝阳取消了公司年会的表演活动,大家直接吃饭,在酒席开始之前,陈朝阳宣布了公司被收购的消息,员工都很惊讶,继而有的欢喜,有的忧虑。市场和销售部的主管们都想和许锋谈,问问他们的职位和待遇会不会受影响,但是许锋自己满心乱七八糟的思绪,只和几个器重的下属喝了几杯,告诉他们等待消息,他心里记得他们。第二天他就回老家了。

回老家的路上他还在琢磨婚姻问题怎么解决,事业下一步往哪里走,权衡各种计划和打算,而一到了老家,脱离了北京那种拥挤焦躁的环境,心就静下来了。老家还是那样平淡普通的平原,没有漂亮的风景,种着几百年来一直种的庄稼,但是宽广平稳,孤单的老房子冷的人手脚整天都是凉的,但是心不火燥了,再见了过着普通甚至贫穷生活的乡人亲戚们,觉得自己那些烦恼也算不了什么。他心里面原来挤满了各种考量、权衡和比较,现在像是一下子被老家的寒风吹散到田野上了,松快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先停一步,歇一下。

他翻了翻朋友圈,这几天商业新闻继续产生,还有过年前的各种年会、聚会,人人都在热火朝天的总结过去,期待未来,陈朝阳什么都没发,晓兰没回他的微信,也没发朋友圈,艾琳发了一张马德里的风景照,但没有人的照片,他看了一下,心里好像没什么波澜,又继续看了下去。

手头能处理的大概处理了,东边天有点暗下去,四点多了,坐久了,腿脚冻得发木,他站起来跺脚,给晓兰打电话。他不知道晓兰对囡囡是怎么说的,他想和囡囡说说话,如果囡囡指责他,他也能面对,总归要面对的,但是晓兰没接。

他站在花坛边,给晓兰发微信:

“晓兰,回到老家,看看老家的人和景物,觉得陌生又熟悉,离开家乡这么多年,我已经是个旁观者了,但是看到土地、树木和村庄,心里又安静下来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回来,觉得触动很大,但是又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触动,也许是因为我到了中年,也许是因为公司卖了,有种结束了应该总结过去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没有你和囡囡,我一个人回来,就像站在田野里孤零零的一棵树,四周的风景终于看到心里去了。”

他读了一下,不知道这些字怎么冒出来的,要是晓兰以前看到他这么文艺,会很高兴。他不自觉地笑了一下,点击发送。

他听到有人叫他,循着声音回头看,一个人站在四楼走廊上冲他招手,他眯起眼睛看,认不出来,又看了看,是他的副镇长同学,他也挥了挥手,说:“我上来了”。

上了四楼,同学哈哈笑着迎上来,两手把住他的手:“许锋,高材生,好几年都不见面,还记得我这个老同学?”

同学发福了,人没过来,肚子先过来了,毛领的大衣扣不上,敞开着,露出里面的羊毛衫和白色衬衫领子,脸上还能看出初中时的模样,皮肤白,有些麻点,三角眼。

许锋说笑回去:“我还担心你当了官,不认得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

同学招呼他进办公室,房间里开着空调,很热,有股很重的烟味,许锋在沙发上坐下来,看看墙上挂的大幅雄鹰图和桌子上堆的报纸文件,说:“看来你事业蒸蒸日上啊。”

同学给他从热水壶里倒茶,递给他,说:“官不大,整天忙,一天十个会,镇上各种倒霉事都要管。”

许锋笑:“为人民服务不容易。”

同学摇头,“现在当官真不容易,今天开会部署招商引资任务,我们这种地方又没资源也没人才,能招什么商呢?以前好不容易招的商圈个地,不办厂,上面检查通不过,现在管的严,人家也不过来了。只好修路盖产业园,先找事情做。“

许锋趁机问:“我听说我们村那里要修一条连接高速的路,是确定下来了吗?”

同学说:”原来是要修的,都规划好了,拆迁补偿方案也做了,哪知道年底上面又变了,说不修了。“他放低了声音,”原来说修,也是为了讨好市里那位,路通到他老家,但是现在他被双规了,哪个肯再出钱修那条路?“

许锋认真的听,放下心:“确定不修就好,我爸就埋在原来规划的路线上,一直说要迁坟,现在不用迁了。“

同学拍拍他肩膀:”放心吧。“

两个人叙了会儿旧,闲扯了一通,许锋提议:“一起吃晚饭。”

同学说:“好啊,难得你回来,我再叫上几个人,一起聚。“

他拿起手机打电话,许锋听着,他找了几个初中同学。

然后又听到他拨了一个电话,说:“李老板!今晚有空一起吃饭吗?我同学许锋回来,他在北京开公司。。哦,你们认识?那更好了,就在皇冠饭店,我们等你。”

他挂了电话,对许锋说:“李成宏现在是富豪了,镇上办事,经常要请他出力,你们两个人都是我们镇出去的,联络联络感情,他说认识你。”

许锋说不清心里的感觉,他第一反应是不想和李哥吃饭,但是他随即微笑着说:“以前上学时候认识的,也好多年没见了,聚聚也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