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张老照片重现30年前割麦场景,能够看哭的,都是过来人

 胡侃社会百态 2021-06-01

麦子又熟了,许多农民朋友都在忙忙碌碌地准备或正在收割小麦,不过,现在有小麦收割机,收割小麦并不是一件非常麻烦或十分劳累的事情。然而,在30年前,是没有收割机收割小麦的,从小麦收割到颗粒归仓大部分都需要人工完成,当人们顶着炎炎烈日全部完成小麦收割工作之后,至少需要脱掉三层皮,因此,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一旦看到以下照片,大多都会悲从心头起,泪从眼角来,因为那个时候收割小麦实在是太难了,所以,难免会勾起自己痛苦的回忆。

这是一张手工收割小麦的照片。手工收割小麦讲究“热割”,意思是需要顶着大太阳收割。因为经过太阳暴晒过的麦秆比较脆,更容易被镰刀割掉,所以,许多农民朋友并不会在早上或天快黑凉快时去收割小麦。试想:头上顶着大太阳,弯腰弓背收割小麦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一天下来,不但腰背疼,而且,脸上、胳膊上的皮都要晒掉一层。

这是一张拉麦子的照片。小麦收割掉之后,还需要运到打麦场上。那个时候,许多农户都没有拖拉机或农用车之类的运输工具,都需要利用架子车拉麦。如果是平原地区还好,毕竟路平,不需要上坡、下坡,像我们这里是山区,不但道路崎岖,而且,坡度很大,当把小麦运到打麦场上之后,许多人都已经累趴下了。

这是一张打场的照片。麦子收割完了,而且,也运到打麦场上了,接下来就需要打麦了。一般来说,在打麦之前还需要晒麦,也就是在上午的时候将小麦秸秆全部摊晾在打麦场上暴晒,并每隔半个小时翻动一次,待到中午的时候,将石磙弄到打麦场上,有牲口的套上牲口,没牲口的就靠人工拉动石磙了。在利用石磙碾压无数次后,才算打场结束。在这个过程当中,参与打场的人至少需要连续不断地走动十多公里。试想:顶着大太阳连续走动十多公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恐怕不累趴下才怪呢!

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起场、扬场的照片。打场完毕后,还需要采用桑杈将长麦秸挑到打麦场的边上,然后在有风的时候采用木掀将短麦秸及麦糠扬一扬,以便留下麦粒。在这个过程当中,风太大了,不行,容易吹走麦粒;风太小了,也不行,不容易将短麦秸及麦糠吹走。许多农户都需要长时间守在打麦场上等待合适的风力,甚至需要等待一昼夜。试想:这么长时间的等待能够有几个人受得了呢?

这是一张麦秸垛的照片。起场、扬场完毕后,一方面需要将麦粒运到便于晾晒的地方进行晾晒,另一方面就需要将长麦秸打成麦秸垛了。打麦秸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许多技巧和经验,否则,是打不成麦秸垛的。如果自己家里的老人会打麦秸垛倒还罢了;如果自己家里没有老人能够打麦秸垛,那么,就需要请人帮忙了。这个过程繁杂而累人,打成一个秸垛,许多人的胳膊都会疼上两天。

至此,种植了几个月的小麦才能够颗粒归仓。虽然这些场景都是过去的场景,但是,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过来人,一旦看到这些照片,就会勾起难忘的回忆,从而使自己忍不住为过去的艰辛而热泪盈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