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小剑:坚守出的禾下乘凉梦

 京都闻道阁 2021-06-02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和我的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是袁隆平的中国梦。

三年饥荒,坚定水稻梦。

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那三年,干旱、绝收、饥荒……在全国各地发生,没有粮食就吃草根,没有草根就吃“观音土”。在安江农校教书的袁隆平被学校安排与农民共克时艰,走在乡间路上,他看见有人就在身边倒下,因为吃不能消化的“观音土”而活活撑死,他怎么喊也喊不醒。那是他第一次亲眼看见饥饿带来的死亡。饿殍遍野让他对饥饿的恐惧刻骨铭心,“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作为一个学农的,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让这片有限的土地长出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

一株杂交稻,找到研究方向。

1960年,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高产水稻,一株结了足足有230粒稻子的的天然杂交水稻。

“现在自花授粉的水稻产量每亩只有400公斤,如果人工培育出杂交水稻,亩产是不是就能大幅提高呢?”此想法一出,很多专家学者、同行权威嗤之以鼻。人类从发现水稻到如今的万年岁月,它一直是自花授粉植物,通过杂交改变其遗传基因来培育更高产的后代,就好比人和猿结合来繁殖更优秀的后代,滑稽至极。“过去搞不出来的事情,不代表我们现在也搞不出来,不然要我们这些学农业的做什么,我们就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爬不就行了。”之后,袁隆平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成功繁殖了1~2代,彻底推翻了权威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绘画作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作者:朱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