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土匪借粮

 皇家书库319 2021-06-02
大家好,我们的大龙猫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在人们的概念中,土匪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以抢劫、勒索为生,是法律和秩序的破坏者。他们行为放荡,为所欲为,祸害百姓等等。在官府的描述中他们是十恶不赦之人,但有时候,他们对百姓的祸害却远远比不上官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个土匪借粮的故事。

话说明朝末年,河南府有个叫墩头峪的靠山庄子,一百户人家,五百余庄民。庄内有个潘员外,大名潘宜山,年过六旬,是这个庄子的庄主,也是族长。

潘家祖上也是农家,靠着几代人辛苦打拼,才攒下这偌大家业。所谓“皇权不下乡”,庄内大小事务都由潘宜山做主,员外仁义,几十年来都庇护着这些庄民。在那个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年代,墩头屿的庄民都能吃得饱饭,对潘员外很是尊敬。

当时山中有个地方叫二狼沟,此地盘踞着一股土匪,有一百多人,匪首姓赵。早年间为非作歹,打家劫舍,后来山寨中去了一个落第秀才,不久后便立下三个规矩:“一不抢贫弱、二不抢妻女、三不抢赈灾。”打那之后,这伙儿土匪变了,专抢官员官府,对待周围的大户抢粮索粮,也是家有十石抢五石,绝不抢光,当地人给匪首送了个绰号,叫“赵三不”。

官府曾经召集兵丁剿过这伙土匪好几次,全都无功而返。但每次剿匪时官兵对百姓祸害得倒是不轻,抢粮、抢钱、抢女人,比土匪还恶。

从崇祯十年到崇祯十二年,连续三年大旱,庄稼几乎颗粒无收,死难者、逃荒者不计其数。潘员外打开自家粮仓周济庄民,使得墩头屿的庄民没有饿死或逃荒者,庄民们都感激潘员外恩情。

谁知官府不仅不赈济灾民,还打着平乱的旗号到处索粮。这年夏,当地平叛军队闯进墩头屿,抢走了潘员外家所有存粮,潘员外想着全庄人因此可能全部饿死,心如刀绞。几经思索后,潘员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向二狼沟的土匪借粮。次日一早,潘员外带着管家潘兴悄悄进了山,

山口哨匪,将潘员外黑纱遮眼带到山寨议事厅。潘员外见到匪首赵三不,上前行了个大礼,说道:“在下是墩头屿的庄主潘宜山,此次前来是有求于赵当家。当下三年大旱,庄民无米下锅,我潘宜山厚着这张老脸,求赵当家借粮让庄民度过危机,待他年天好粮食丰收,必当加倍偿还。其实庄民丰收也是赵当家之福,如果没了庄民种地打粮,赵当家也会失去粮源,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还请赵当家仁慈。”

听完潘员外来意,赵三不和一众土匪忍不住大笑:古往今来,只听说土匪向农家抢粮借粮的,却从来没听说土匪借粮给农家。潘员外见状心中一凉,看来此次是白来了。潘员外再三恳求,赵三不都未同意,无奈之下,只得带着管家回了家。

次日深夜,正当潘员外发愁时,忽听得敲门声。开门一看,吓了一跳,见门口站着十几个人,这些人身后停着十辆马车,车上放的不知道是什么。

还未等潘员外开口,为首一人说道:“我等是二狼沟的,奉大当家之命给潘员外送粮,还有这封信,待我等走后你再拆看。”说完掏出信交给潘员外。潘员外喜出望外,跪下谢恩,带头人赶紧把他扶起,然后吩咐手下搬粮。

土匪走后,潘员外拆开书信,见上面只写着几行字“多年之恩,今日回报;送粮之事,不可外传;集中熬粥,切忌烟囱冒烟。”后面的两句潘员外明白什么意思,只是第一句“多年之恩,今日回报”却想不明白。

次日一早,潘员外让下人将其中四车辆单独存放,留作粮种,希望入秋前能降雨。随后召集各家家主到祠堂议事。商议后,潘员外在祠堂内支了几口大锅,安排村民在山间地头挖野菜,每日早晚各熬几锅菜粥。就这样,村里人总算熬了下来。

这年初秋,老天开了眼,下了两场雨。雨后,潘员外安排庄民播种。这年冬,连下了几场大雪。庄里人都开心不已,瑞雪兆丰年,来年肯定是个大丰收。

第二年果然是丰年,麦子堆成了山。潘员外亲自挑选了二十车好粮,送到二狼沟山口,但土匪只收了十车粮,其余十车坚决不收。潘员外心中感激,便拉了一车好酒,专程上山感谢。

赵三不备了酒肉招待,席间潘员外问起一年前书信上报恩之事。此时,坐在赵三不身旁一人抱拳道:“员外还记得小生否。”潘员外见此人三十开外,虽满脸风霜,但也依稀看得出几分文人气质。

“老朽眼拙,年迈糊涂,记不起来了。”潘员外满脸歉意说道。

此人一拱手,说道:“十五年前,有一落魄书生赴京赶考,病倒在墩头屿庄外,员外仁善,将秀才救活,还资助秀才百两纹银赴京,现在想起了吧。”潘员外思虑片刻,一拍额头惊叹道:“想起了,你是陆……陆文谦,陆公子。”

“正是在下,当年亏得员外善心,再下捡得一命。当日赴京后考取了功名,做得几年小官,怎奈我生性耿直,被同僚陷害,下入大牢。我心有不甘,一怒之下便越了狱,逃入这山中做了匪。”

潘员外听完唏嘘不已,此后,潘员外和二狼沟互有来往。两年后,二狼沟的土匪出了山,不知所踪。又过了几年,大明这座大山轰然倒塌。

编后语:

乱世之时,人无好坏,官不是官,匪不是匪。

潘员外一生仁义,竭尽全力护着族人、护着庄民,这份大义,羞煞了朝廷。

陆文谦虽然是匪,但为土匪定下“三不”,又送粮相助庄民,这份大义,又羞煞了多少父母官啊!

心存良善,仗义相助,民族的传统在潘员外和陆文谦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