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糯米肠

 qyphhh 2021-06-02

糯米肠 (台湾话: chu̍t-bí-tn̂g,秫米肠) 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米类加工品,将调味后的糯米塞入洗净后的猪大肠,既成为携带方便的糯米肠,也称为米肠,是台湾很普遍的一种小吃。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糯米肠

  • 别称

    秫米肠(台湾话),米肠

  • 主要原料

    半熟米,猪血,盐,猪油,花椒,五香

  • 是否含防腐剂

  •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

  • 主要食用功效

    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

食品简介

糯米肠(台湾话:秫米肠,chu̍t-bí-tn̂g。),或简称为米肠,是一种米类小吃,见于广东潮汕地区、台湾、朝鲜半岛等地,将调味后的糯米塞入洗净后的猪大肠,成为携带方便的糯米肠,亦称为米肠、大肠等。维吾尔族锡伯族人也喜欢糯米肠,但不一定用猪肠

在闽南或台湾地区,由于处理的过程,可能将米肠或香肠类食物的称呼为灌肠。

分类

台式糯米肠

台湾南部多会加入花生,然后再予以蒸熟,便可食用。早期一条糯米肠长度约为15至20厘米,直径则在3.5厘米至4.5厘米之间,售价约为新台币20至40元,以秤重计。后来因1990年代曾有data-layout="right"一段不景气时段,市面也出现了长度约10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小型糯米肠,为了降低成本,小型糯米肠里面没有加花生,南部售价为新台币10元,北部售价约为新台币15元。高雄地区主要使用语言为闽南语,对糯米肠仍以闽南语发音的"大肠"称之。

早期都以蒸煮为主,之后再切为若干小片,沾甜辣酱、番茄酱或酱油膏等调味料食用。大肠包小肠流行后,糯米肠又被赋予新生命,扮演美式热狗中面包的角色,经过炭烤之后切半,夹入台式香肠。随着台湾盐酥鸡摊位兴起,糯米肠也经常油炸后再切片食用。

潮式糯米肠

潮汕的糯米肠会加入腊肉,先将猪大肠洗净,并用盐辟去屎味,然后腊肉粒、香菇粒、虾米、葱头等爆香,再加上五香粉与糯米混和,酿入大肠内,用绳或线扎紧两端。

烹调法有煮和蒸。煮是用煮猪肉的水把酿好的猪肠煮熟,切件上桌,淋上潮式甜酱油。蒸是把酿好的猪肠放入蒸笼,以中小火蒸35~40分钟。

韩式糯米肠

韩语称为순대,以大肠的最末端做表皮,比起小data-layout="hangright"肠来要厚。先将肠子在粗盐水中反复清洗去除腥味,把糯米煮熟后,放入猪血,再把调好味道的糯米和其他馅料如蘑菇、白菜、大蒜、大葱、辣椒、冬粉、洋葱等灌进猪肠中所做成,再切片。吃的时候沾特制的盐或虾酱

生产制作

糯米肠隶属于广义的香肠,不过内馅以糯米为主。生的长糯米经过浸泡后与绞肉、虾米、红葱头一起快炒,并加入酱油、米酒、盐等调味,成为糯米内馅。之后再将糯米内馅灌入处理过的猪大肠中,即是所谓的糯米肠,然后再予以蒸熟,便可食用。一条糯米肠长度约为10至15公分,直径则在3公分至4公分之间。

食用指南

糯米肠的吃法很多元。早期糯米肠都以蒸煮为主,之后再切为若干小片,沾甜辣酱蕃茄酱酱油膏等调味料食用。但随著台湾盐酥鸡摊位兴起,糯米肠也经常油炸后再切片食用。而data-layout="hangright"大肠包小肠流行后,糯米肠又被赋予新生命,扮演美式热狗中面包的角色,经过炭烤之后切半,夹入台式香肠

主要功效

糯米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data-layout="hangright"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其中所含淀粉为支链淀粉,所以在肠胃中难以消化水解。

大肠

性味甘平。常用来"固大肠",作为治疗久泻脱肛、便血、痔疮的辅助品。

饮食文化

糯米肠起源于盐源县泸沽湖畔,据说那里世代居住的纳日人在杀猪后会将半熟米、血、盐、猪油、花椒、五香等混合物装入猪的大肠或者小肠内,卷成圈后再煮熟,以此赠送家族亲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