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总是记得,他的好意

 江昭和 2021-06-02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间,就我和你。



毕业年,Emma把《穿Prada的女魔头》看了一遍又一遍。

没有学会梅丽尔斯特里普那自带气场的英语口音,没有变成电影里安妮海瑟薇那样卓尔不群的时髦精,也没有成功挤掉前辈,进军时髦华丽的名流圈,在工作上扬眉吐气,让boss大跌眼镜。

唯一的改变是,她把自己的英文名改成了Juliette。

事实上,名字的改变并没有为她带来多么天翻地覆的转机,但是Juliette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她不确定这是否一种心理作用,管它呢。

Juliette对这部电影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并非因为它展现出的职场小白到独当一面女强人的「华丽大变身」的戏码,天生具有魅惑质素,也不是因为电影里那一套套可圈可点的服装搭配,足以让她亦步亦趋,而不至于被人小觑。

只是因为在她眼中,大概所有的boss都如电影里的时尚女王一样,尖酸刻薄,吹毛求疵,高傲冷漠,而所有的职场菜鸟,都不得不像安妮海瑟薇扮演的女主角那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逐渐长出三头六臂,非得行事小心谨慎,做得滴水不漏才好。

说起来挺悲催的,她看这部电影不过是汲汲以求一种同病相怜的安慰——原来不是只有自己,才会“遇人不淑”, 原来比起米兰达,自己的上司已经称得上可爱了。

看完电影,Juliette总可以神清气爽,意气风发地继续坐在电脑前,不卑不亢、心平气和地继续等待下一场和上司斗智斗勇的戏码到来。

一边在心底默默安慰自己,天下乌鸦一般黑,保持佛系,深呼吸,没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一次和闺蜜喝下午茶。

你说这样的一个领导,人们服不服

是在京城一家颇有名气的酒店,下午茶的配备档次有口皆碑。

因为时值圣诞节,大厅当中树立一棵金光熠熠的圣诞树,与街边五彩缤纷的,自然有所不同。

在那光彩融融里,在那酒香绵绵里,在那甜点馥郁里,Juliette情不自禁诉苦——

事实上,Juliette并非那种成天怨声载道的“祥林嫂”式人物,但朋友朋友,并非等闲关系,偶尔倾诉倾诉,也无伤大雅。

绕来绕去,也不过是工作上遇到的纷扰,谁知与朋友一拍即合。

Juliette倍感疑惑,从前她不曾想过,原来在知名酒店身居要职的朋友,也有自己的一番蹉跎心路感言,便忍不住好奇试问:

“你以前说过的那位马来西亚领导,不是人非常nice的吗?”

“他已被调去香港。”

Juliette替朋友感到失落,轻轻将手搭在她的肩上。

朋友即刻打开话匣子——

“事实上,他也不算直系领导,从前在工作上交往不算密切,但他的人格魅力,令人难忘,集团上上下下,提到他,直点头称许,没有别的话好讲。”

Juliette忍不住问:“从前只听你说他好,也不知怎样个好法。”

朋友似乎正等着她问这个问题,索性一诉为快。

“他是一个能力极佳的人,会说好几种语言,这还不算什么,每每开会,遇到大小事宜,他总能够让人茅塞顿开。”

在其位谋其政,不过是本分;能够指点迷津,让人柳暗花明,这才是能力。

“没有这样的能力,也登不上这样的高位。”

“对呀,你说的没有错,关键是,他还非常具有亲和力。”

Juliette心底一咯噔,但凡领导,喜欢作威作福的多,令人如沐春风的究竟少。

虽然有时候让人郁闷,但Juliette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千辛万苦一步一步爬起来,好不容易享受殊荣,好不容易见到高处风景,怎还能够轻易放低姿态,名望是个好东西,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你要追根究底,领导还有领导一套说辞,领导还有领导一番苦衷。

人人各自手持一套剧本,各自摆各自一副面孔,强求不容易。

但也不是盖棺定论,有些人真的就做得到那样,即便手握生杀大权,但依然温文尔雅,与人为善,以和为贵,涵养极佳,不得不叫人心生赞叹。

拿捏得准,上上下下,一片祥和;拿捏不当,两头不讨好。

偏偏他就是那种能够圆转如意的人,又不让人觉得油腻,真是好修为。

“我只给你举三个例子,让我记忆至今——

第一个呢,是有一次酒店外服务区有老妇乞讨,因考虑对客人造成影响,我不得不出面制止。这个时候他走到我身边,轻轻提醒我,让我不要言语太过偏激严厉,要注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当时心头一热,感动不已。

你看,一个真正的绅士,他的平和与公正,是透露在点点滴滴的。

第二个呢,就是平时如果在电梯口遇到,他总会非常彬彬有礼地为女士让道,不管是下属还是客人,让人心生熨帖。

第三就是,偶尔有同事面露不悦,状态不佳,他会细致热情地用一个笑话来安抚别人。

你想,能够察言观色,一定心思细腻对吧;能够轻松化解,情商得高,分寸感得强对吧,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只听过下属为上司宛转低眉,小心在意,哪里有领导肯为下级如此周到上心啊?”

朋友问我,你说这样的一个领导,人们服不服?

心服口服,佩服敬服。

一个好领导的自我修养

说到兴浓的时候,朋友还翻出这位领导的朋友圈,让Juliette观览。

不算意外,Juliette看到的,是一幅幅“岁月静好”的照片——上面流露着家庭和睦、温馨美满,展示着跋山涉水的洒脱和自在,传达着与朋友和同事在一起的其乐融融......

无论是身为一位父亲、丈夫、下属的领导,还是推心置腹的朋友、偶然相逢的旅伴,他都用自己看似“憨态可掬”的忠实笑容,为身边人传递着温暖与能量。

然而这始终还停留在“小我”的范畴,虽然他将自己的“小我”,已经培养锤炼得足够好了。

更难得的是,他还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身赴尼泊尔那样,幸福指数很高,但其实许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度,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替他们建房子。

这就是一个人从“个体小我”向一个“公众大我”进阶的过程。

对于一个男人而言,能够打理好自己,是最基本的底线,能够经营好一个家庭,是他的职能与道德,能够服务一个社区,那么他称得上是一个良好公民,如果这种善意与恩惠,能够普及更大的区域,周全更多的人,那么他近乎于伟大。

虽然伟大是一个过分沉重的词语,但是在一个充满人格魅力与奉献精神的人面前,你会觉得自己被一种光感染和熏陶,这是不可言喻的。

Juliette的好奇心情不自禁地被撩拨:

“难道他就没有一点瑕疵吗?你把他说得越好,我越感觉他不像真人,像一句太过言之有理的箴言,精准得不接地气。”

朋友说:“是的,这个世界上,哪里来的一百分的人,但是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发现,他的所谓缺点。也许是因为毕竟工作关系相对单纯,还未及涉足更广阔更深入的了解;也许是因为他的优点太突出,所以潜意识里屏蔽掉了一些细枝末节的瑕疵。但是,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个份上,不是已经近乎完美了,还能够强求什么呢?”

Juliette默默点头。

朋友说的再恰切不过了。

难道他的生活就不会被一些大大小小的烦恼近身吗?难道在他温和良善的笑容背后,就没有阴翳浮荡吗?难道他就没有工作失意、沮丧消沉,甚至大动光火的时候吗?

不会的,不多不少,人的一生,烦恼时时伴随。

区别在于,有些人默默做事,勤于修身,宽于待人,而有些人动辄得咎,浮躁浅薄,目中无人。

只有成年人才会懂得,笑容背后,都有一丝隐忍;得体之下,多少暗流涌动。

一个时时刻刻挥洒正向能量的人,或许内心背负更多的困厄,但正是那一丝渴望伸出去又缩回来的恻隐的手,让一个人显得如此高级。

又何必非要在一幅画上,拿着放大镜寻找纰漏呢?

一个人能做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吹毛求疵的呢?

Juliette不由地感叹:

“你很幸运,遇到了,不对,遇到过这样一位领导。因为,是他让你对上司下级之间的关系,有了一种美好的指望,这种美好的指望,甚至是会对宏观的生活蓝图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的。

就像那句有些矫情的话说的,因为你被那样一个好人眷顾过,所以世界再怎么晦暗,你心底依然有一股暖意在流淌。”

看着朋友的眼中,仿佛若有光,Juliette便心知,那是一个真正德配其位的人,在她的生命中,留下了相当深刻的辙痕。

在Juliette短暂的职业生涯当中,不曾遇到过这样一位领导,但是听闻朋友昔日领导的事迹,她依然觉得如沐春风。

像是月光荡漾湖面,一片潋滟静美,她只是一个路人,也觉得心旷神怡。

一个人一生中,能够有幸遇到多少真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呢?

一个人一生中,能够遇到多少充满善意,又不吝将这种善意传递给更多人的好人呢?

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但是曾经遇到过,就已经是一件“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事情。

 

Juliette将这段人生经历讲述给我,不是为了替朋友的领导歌功颂德,而是为她的朋友内心景仰以至于崇拜的一个人,为他们曾经的一种有幸相逢留下一点实实在在的印记。

这是我能够尽到的一点微薄的心意,也是一种惠人及己的成全。

电影《欲望号街车》当中,费雯丽扮演的境遇坎坷的白兰琪幽幽地说:“我总是仰赖陌生人的善意。”

每个人到最后,都会是彼此生命里的陌生人,但是那种善意,会存活更加长久的时间。

感激那种善意,让自己也仿佛接受庇佑,渴望成为一个如此这般的,善良乐观的人。

后来Juliette也告诉我,从那以后,她没有再重温《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因为她体会过生命中的,另一种可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