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然无线电发报机需要电才能工作,那么在抗战时八路军的无线电是怎样工作的呢?

 海枯石烂海枯 2021-06-02

很简单,采用各种电源,和今天你用手机差不多。

红军建立无线电部队,是从1930年红一方面军在江西龙冈歼灭张辉瓒部,缴获了半部电台。因为一部完整的电台,是有发报,收报功能的。但是当时红军战士不懂得这个是啥东西,砸烂了发报部分,收报部分还能用。

报务人员俘虏中有一个人,原名吴人鉴,主动要求加入红军,进入红军最早的无线电部队工作。后来,他成长为我军通信兵种的领导,就是开国中将王诤。

有了无线电之后,红军各个军团之间,通过无线电和总部保持联系,大大提升了指挥效率。而各个主要苏区的红军,也都逐渐建立了无线电部队。当时还专门成立了无线电学校,培养红军自己的报务人员。

这个无线电台,收发电报,需要电力支持。而当时只有大城市才有市电。在野外行军中,无线电台用什么来保持供电呢?

答案是,采用各种方式来保证无线电台的用电。

具体方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采用充电机。

这种东西,跟我们今天使用的小汽油发电机类似。只要这东西开始转动,就开始发电,然后电台有蓄电池,给蓄电池充满电,就能用一阵子。

充电机

第二种,采用手摇发电机。

充电机很少,大部分电台供电,是采用手摇发电机来解决。所以,当时的无线电台的工作人员很辛苦,白天要扛着机器行军,中途停下就要收发报。还专门配了两个战士来摇手摇发电机,叫做摇机员。但是摇一会发电机,一个人就没劲了,就要换人来继续摇。

手摇发电机

第三种,采用干电池。

采用干电池的无线电台,属于轻便型无线电台。这种电台,极其依赖于干电池。没有了干电池,则电台就瘫痪了。

所以,干电池成了当时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当时干电池的来源主要靠缴获,其次靠到白区去买。平时还要储存一批干电池,以备紧急关头电池断顿供不上。

当时的普通电台,主要是采用铅蓄电池的。没事就用手摇发电机或者充电机充电,但是出故障的几率挺大。而后来,条件更好一些,行军的时候,就带许多干电池,数量多达近百节。这样,在铅蓄电池出故障没电的时候,可以把干电池互相并联串联,组成一个电池组,继续供给电台使用。

可见,这种无线电台,跟我们今天用的手机类似。蓄电池相当于一个机身自带电池,而干电池这些相当于充电宝,至于手摇发电机,如今也有这种用小手摇发电机给手机电池供电的东东。

在红军时期的时候,主要采用缴获的方式,还能解决电台装备到军团级,甚至有的电台装备到更低的师级。但是,到了抗战时期,随着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电台就不够用了。这样,就逼着我们的无线电工作人员们,采取各种办法,来解决无线电器材的问题。

当时,主要的方法是,派人到敌占区去买无线电器材,另外动员民间把收音机交给八路军,然后把收音机里面的零件拆出来,这样来组装新电台。但是,手摇发电机无法自己制造,主要是从敌占区购买,然后偷运回来。一路也很惊险。

反而是干电池,在这个时期好解决。因为可以化整为零,说是民用,这样能买到许多干电池。但是还是不够用,一个电台光用干电池,就要用30多节,因为干电池寿命太短,顶多用到一个多月,就要换。这样,一部电台,一年光用干电池,消耗的数量也很多。

此外,抗战时期,充电机反而用得很少了。因为带着充电机和沉重的蓄电池,打游击战争确实很不方便。当时电台人员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手摇发电机了。一部保养情况良好的手摇发电机,完全可以使用好多年。

在极少数情况下,比如在根据地的兵工厂有发电机,那么可以把无线电台放到附近的地方,接上发电机发出来的电力,方便使用。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