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振国|因材施教: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开启智慧教育

 昵称535749 2021-06-02
36分钟前

保护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仅有法律的规定和美好的愿望显然不够,还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 是保护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前提。儿童常常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成人的监护。成人的监护既有法律的、伦理的、社会学的问题,也有教育学、心理学的问题。

现实中,出于良好愿望甚至一片赤诚之心,剥夺孩子权利、有害孩子健康成长的例子比比皆是。前不久,南通单亲妈妈杨某因暴力逼迫女儿学习被撤销监护权。当记者采访杨某问她为什么这样伤害孩子时,她不断强调 :“我是为她好!为她有好的未来!”

500

事实上,“为孩子好”常常是伤害孩子的最令人伤心的理由。现代社会故意伤害儿童的行为比较容易被矫治,已越来越少,而无意伤害甚至因“好意”行为造成的伤害却层出不穷且矫治困难。现实中大量存在拔苗助长和削足适履的情况,家长们喜欢相互攀比,无视孩子的特点和需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孩子、要求孩子、塑造孩子,加上“鸡娃妈妈”之类的微信群推波助澜,害人不浅。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该发展的没有好好发展,没到发展时候却违背规律硬要发展,赢在了所谓的起跑线上,却毁坏了孩子的健全人格和未来潜力。

总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一个大问题,内容十分丰富,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内容。其中,这几条是最基础的: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成熟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和关键期。

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性

人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人对自然、对人、对社会的认知、感悟和体验,是人在与世界方方面面的接触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是与社会的冷热寒暑的交往过程中获得的,这个过程对所有人来讲都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所有这些因素都蕴含、镶嵌在大自然的造化过程中,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在人的生命自然发展过程中。生理与心理、认知与情感、意志与品质、共性与个性,相互依存、相互塑造、缺一不可。丰富的、天真的活动和“无聊的”“脏兮兮的”“呆傻的”活动也缺一不可。

用精致的功利主义思想去判断,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用自己的好恶替孩子们去做选择和安排,是很危险的;把自认为对孩子好的东西强制性地塞给孩子,忽视甚至剥夺了孩子的需要,也就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和幸福。家长人为地割断儿童的身心发展、社会活动的整体性,把孩子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的时间都安排得很“充实”,自己很有成就感,给孩子带来的却是痛苦。顺应自然发展,接触大自然,接触身边所有的人,接触身边所有的事,接触所有开心的、不开心的,成功的、失败的事情,这才是一个人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人在整体性的发展过程中,跟自己、跟周边的环境、跟整个社会打交道,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全部途径。

而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窄化人的生命体验,画地为牢,以偏概全。殊不知,无用之为大用,孩子有了学习课本知识的时间就没有了娱乐的时间,有了补习的时间就没有了跟同伴交往的时间。孩子的想象力、情感力的发展,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认识,是在各种环境中综合形成的。娱乐特别是与同伴交往,在一个人的身心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当下,不管是家庭、社会、学校,都把学生放到了一个“笼子”里面。殊不知,即使它是最好的“笼子”,仍然是“笼子”,只有到天地中去,才能放飞全部的身心。

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性

在生理层面,人的每一个脑神经细胞、每一块肌肉、每一根毛发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不是天生就成熟的。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应对,也是由这个成熟性决定的。当我们没有成熟的时候,硬要去做一件事情,第一个代价是累,孩子和家长都身心俱疲。第二个代价是效果差,事倍而功半,甚至可能是有害无益。而当孩子的生理、心理条件成熟了,常常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就可以获得。

心理学上有个很有名的爬楼梯实验:一对双胞胎,一个在 24 周的时候训练他爬楼梯;一个不训练。到 26 周的时候让他们一起爬楼梯,结果爬楼梯的表现是一样的,提前训练的孩子没有展现出任何优势。很多人觉得能早一点学就早一点学好,事实并非如此,结果常常是自讨苦吃。比如,山东某所学校开展了一项改革,小学一到三年级不学习数学,从四年级开始学习数学。从目前所得到的研究数据看,四年级开始学习数学,对后来孩子的发展并未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孩子们学数学很辛苦;而到了四年级的时候,用 3 个月时间就可以把前面三年的内容全部学完。如果脑科学能对这一现象作出科学证实,将极大地解放学生、家长和教师。

著名心理学皮亚杰研究发现,人的思维水平与人的年龄有着内在的联系。思维能力在 2 岁、 7 岁、 11岁都会有一个飞跃,其间又有若干小的发展阶段。孩子的思维水平从低级到高级,从形象到抽象,从逻辑性到辩证性,是不能逾越的。所谓的早期开发,很多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臆想。

我们要保护儿童的权利,保护什么权利,怎么保护呢?如果对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都搞不明白,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甚至会适得其反。

500

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成熟性讲的是儿童各个方面的成熟,达到健全的过程。而不平衡性,是指人的生理、心理方面成熟的先后顺序是不一样的,有些早、有些晚。在这方面,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很多在生活中依靠经验判断、似是而非的东西,随着脑神经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证据。

像语言的发展、数学能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脑功能的定位,以及神经突触之间的联系,都有大量的证据可以揭示其特征、规律。但是,对于不平衡发展的特点,学校、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课程安排、教学活动、学习要求等方面,对不平衡的关注也很不够。比如,一个孩子数学好不一定语言好,有创造性不一定细心,有责任心不一定善解人意。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要素,比如数学、语言、方向感、空间平衡性、音乐、交往能力等,这些能力是相对独立的。可是我们往往不明白这一点。一旦认为一个孩子是好孩子,就以为这个孩子什么都好;一旦认为一个孩子是个差孩子,就认为这个孩子什么都差。对一个优秀生,什么都要他争取第一,那就把他逼死了;对一个不太优秀的孩子,判定他什么都不好,那就把这个孩子埋没了。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现在对记忆、思维等都非常重视,对运算、空间想象、建模、编码等也非常重视,这些内容当然很重要。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非认知因素,包括他的责任心、情感控制力、自我管理、人际交往、思想的开放性和吸收新鲜知识和信息的兴趣等,对一个人的成长、成功更重要,尤其是在他们离开了学校以后。

国际上目前对非认知因素已经越来越重视,学术上称之为“社会情感能力”,对它进行了细分、量化、编码,并开发了问卷和工具加以测量。最近笔者团队牵头参加了由 OECD 组织,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参与的社会情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通过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区、不同的国家孩子的比较,笔者发现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结果:非认知因素对我们在未来生活当中的成功和个人的幸福,比认知因素影响更大;非认知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认知因素更突出。更为重要的是,认知因素受先天因素影响更大,而非认知因素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更大。因此,塑造良好的非认知因素应该放在教育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而良好的非认知因素的养成更依赖于社会活动、人际交往、责任担当。

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与关键期

人在成长过程中,每一种能力的发展都有一个最重要、最快速的发展时期。过了这个时期某种能力就不可能发展得很好,甚至会永远丧失这种能力。比如语言,小时候每个人学习语言都很轻松自然,如果两岁的时候生活在上海,就会说上海话;生活在伦敦,就会说英语。如果把这两个孩子对调一下,一个很快就会说英语,另一个也很快就会说上海话。把他们放回去,他们又很快恢复如初。可是如果过了 12 岁,要想学会另一种语言,就要费很大的力气,甚至永远学不好第二种语言。可见,12 岁之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与之类似,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很多技能都有关键期。可见,抓住关键期,学习就能事半功倍 ;而错过了关键期,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永远不能弥补。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对人的各种能力、各种素养发展的关键期了解得还很不够。孔夫子早在 2500 年前就讲“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取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节奏的教育。

500

工业化时代以来,为适应普及教育的需要,“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统一化、标准化的教育模式成为主导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效率,使得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得以实现。

然而,现代教育也使人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那就是标准化、统一化,教育过程成为了用同样的模具在塑造所有不同的孩子。教育不是使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而是变得更加相同;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削足适履。我们强调教育质量,最高境界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如果从权利层面而言,接受适合的教育既是人更高级的权利,也是社会对人力资源的最大开发。实际情况是,不管教师怎么努力,经验多么丰富,要对几十名儿童因材施教,是很难实现的。那么,怎样实现这样一种境界呢?

因材施教:手机运用与智慧教育

这就涉及一个重要的话题——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对因材施教的历史性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应该为人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技术条件。也只有人工智能在教育当中充分运用的时候,那些简单的、重复的、繁琐的工作全部交给人工智能的时候,教师才能从繁重的简单的劳动当中解放出来,才有可能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对孩子独特性的培养,专注于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对话,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然而,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在当下却遭遇了难题。甚至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包括网络的运用、手机的运用,成为一个个让我们纠结、困惑的难题。比如,关于手机的运用,我们现在采取的是相对比较简单、粗暴的办法,是单纯地限制甚至是排斥。我国教育部门多次发布文件,三令五申手机不准带进学校,很多其他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但是,如果往深层次研究,这个问题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通信中枢和多功能工具,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把手机排除在生活、工作、学习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排斥,是对现代文明的屏蔽。由于有了网络和手机,学习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的模式,已经被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模式所取代;传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模式已经被任何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的模式所取代。学生从学校、从书本、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比起从网络和手机上知道的东西也许已经是“小巫见大巫”。可以预见,孩子将来从网络和手机上学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

尤其随着后疫情时代以来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发展,一位老师面对一群固定的学生的传统课堂,将会逐渐被一位老师面对无数学生、一位学生可以选择无数老师的网络课堂所取代。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交往的海洋、探索的海洋,手机是联结个体和这个海洋的桥梁。现代的孩子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手机等电子产品如同他们的器官,在他们日常生活中自然延伸。未来一个人的胜任力和竞争力将极大地取决于他的信息素养,特别是独立获得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既然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智能时代,人为地将人阻隔在这个时代之外,换一种视角来看,也是对个人应有权利的一种排斥。网络中的确充斥着大量有害无益的信息,遍布着各种游戏陷阱和犯罪欺诈,教育部门采取禁止手机进校,在当下的确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做法。问题的关键是,从长远看,目前孰轻孰重还不好断言。

500

笔者以为,单纯地阻止手机进校园,是一种主要依靠前信息时代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方法来处理信息时代需求的方法。今天我们又遭遇了大禹治水是疏还是堵的问题。事实上,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不少学校已经探索出很多灵活运用手机教学、运用手机助学的有效办法和经验,研究和推广其中的有效经验和办法才是值得花力气做的事情。既然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要求,那么更新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在更高的水平上维护孩子可持续发展权利的问题。

就此而言,我们说要促进孩子健康发展,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要增强尊重发展规律的意识,加强孩子发展的生理、心理规律的研究,尊重这些规律,使我们维护孩子权利的努力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