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荷忆游】沈裕慎 | 三星堆密码

 聚力阅读 2021-06-03

总第1387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风荷忆游》

在祖国的西南大地,有着许多令人神往的历史文化之谜,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古蜀文明。3000多年前,广袤的川西平原上住着一群人,他们有自己崇拜的神,也有自己的国度和城池,然而,不知何种原因,所有这一切突然消失了,无人知晓这些人曾经存在过,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也被称为蛮夷之地。直到今天,这个沉睡多年的远古文明终于重见光明,它展现出的众多灿烂与辉煌的古文明,让人们在惊叹之余,更多的是对古蜀国的种种猜测和构想,这就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那可是个与世界上任何文明遗址相媲美的地方,很值得一走。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县城西11公里处的南兴镇三星村。我是从成都坐车到广汉,再乘专线公交车到达这里的。

广汉,古称雒县、汉州,《三国演义》里的益州就是此地也。3000多年前,它是古蜀国的都邑。汽车出成都走40多公里处,右侧就是一条百米宽的鸭子河(也叫金雁河),河道中,遍布沙渚和绿洲。绿洲上有放养的牛群,牛群中有白鹭漫步追逐,黑白分明,显得分外瞩目,水面上有百多只鸭子在游浮追逐,未等我喊出声来,就展翅飞上天空,盘旋而去…


1

三星堆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为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发掘出的大量古蜀国生产、生活用具,如玉石、陶器及其加工作坊和住宅遗址等。它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古蜀文化的认识,具有丰富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和观赏价值,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1988年,三星堆遗址被国家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后又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也被外界认为世界第九奇迹。

三星堆在1929年以前,谁也不会想到这里的地下埋藏着中华文明的辉煌和骄傲。1929年,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大约三四百件,由此拉开了三星堆文明的序幕。

大批以人物、禽、兽、虫、蛇、植物造型为特征的青铜器,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玉器等,在地下沉睡3000多年后面世了。1986年发掘的两座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铜、玉、石、陶、贝、骨等珍贵文物近千件,半数是青铜器。据学者研究,两个大型祭祀坑内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古蜀国王室的宗庙重器,可能是遭遇改朝换代,新王朝将前代王室的宗庙重器全部焚毁,在举行祭祀仪式后埋入坑中的。三星堆出土这么多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无论数量上还是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超过了湖南马王堆文物,比有名的秦朝兵马俑更要非同凡响。"这是当年文物专家的观后点评。


2

三星堆遗址的东北角,在紧挨河畔的"三星博物馆",是一座造型甚为奇特的建筑,占地20多万平方米,是应了古诗"广汉园林蜀所无"。博物馆建在宽广苍郁的园林中心,底部是三个圆弧状建筑从地突兀拱起,起伏连接,成螺旋形上升,顶部高竖三角塔直刺苍穹。博物馆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1998年被评为首届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在展览厅内,我感到惊奇的是当数世界铜像之王——2.62米高,重180多公斤的"青铜大立人铜像"。铜像直立神坛之上,头戴兽面形高冠,神态自如,身着右社龙袍,两条飞龙栩栩如生,两手虚握,但不知捏着什么东西。这么高大的青铜像,在商代青铜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在立人像前,我伫立很久,寻思很久。还有一枝青铜神树高350厘米,树上挂有许多飞禽走兽、铃和各种果实,是古代巫师们专用的神器。还有一枝384厘米的青铜神树,怪异诡谲,一身是谜。树分三层,每层三枝,枝头各站一只脚踩火轮的鸟,是否便是传说中的扶桑树?鸟为金鸟,火轮为太阳?三层神树采用加热后用套接之法相连,经化验,青铜、中铜、铜比例恰到好处,这又说明了什么?

博物馆在此陈列的还有几块成吨重的巨型玉石和大量满饰图案的玉璋、戈、剑等玉器。众多出土的青铜造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组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神秘群体;此外,黄金面罩、多种黄金动物图形和装饰品等,彰显了古蜀国非凡的国力。

博物馆展出的精品中,流光溢彩的金杖最引我注目。金杖长 142厘米,重780克,用纯金包卷而成;杖上刻有人像高181厘米,座基79厘米,总高度200厘米,重约150多公斤,是当今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的一件珍品。我不解的是,这是否是"巴蜀图语"?金杖为何人所用?在玉器中,通长54.5厘米的玉石边璋也雕满了神秘的图案,上面有人站着,下跪坐一人,耳朵上戴着两环相套的耳饰,身穿无袖的短裙,两拳相抱……这些,又在传递什么信息呢?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的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吧。


3

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三星堆的神秘。在三星堆大量文物中,都没有文字,三星堆的许多千古之谜,像古埃及的金字塔那样,至今高悬着。如"海贝之谜",三星堆遗址出土有5000多件海贝,经鉴定这些海贝来自印度洋。这些海贝是用做交易,还是朝圣者带来的祭品?又如"青铜纵目谜"青铜面具嘴唇细长,缄默而紧闭;双耳凌厉扩张,又大又长;最有意思的是那对眼睛,双瞳呈柱状外凸 16厘米。是什么人?代表的是神?王?巫?它那双出奇的环握状的手,可能把握着什么呢?玉琮?象牙?如同希腊维纳斯的断臂之谜,我想给它任何想象,都是不完美的。

三星堆遗址仅从数米见方的坑中,就出土了上千件的文物,为何如此集中? 附近还有同类宝窟吗?不出产铜和金的成都平原,为何出土众多的青铜器和金器?所有的青铜头像,为何采用高成本的一模一像?黄金面罩与青铜头像间,采用何种黏合剂? 1米多长的玉璋最薄处仅5毫米,阴刻的图案线条,绝对堪比现代数码激光雕刻……有人说这里代表了长江上游的文明,比黄河的文明更早,这果真如此吗?我想知道的是,这数千年前的高度文明,来自何方?又走向哪里?安阳股墟卜辞中有"征蜀""至蜀"的记载,是否商文化曾到达了成都平原?遗址周围的居民,属何种民族?宗教意识形态如何?古蜀国为何在它处于鼎盛的商末周初戛然而止呢?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为什么又突然消失了呢?

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各种原因,水患说、战争说、迁徙说、灾难说,都因证据不足而难以自圆其说。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中,为何没有任何史书典籍记载过三星堆? .…不久前,又出土了大量的3000年至5000年前的史前文物,这里到底有多少秘密?难以透视的迷雾,严严地围裹着三星堆古遗址。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庞大的青铜面具、人物和动物,无论从造型或铸造技术上看,都不能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我感之不可思议。游走在三星堆这块充满神秘和想象的土地上的我,品读着古蜀文化的内涵,感受到它的千姿百态和奇异诡谲,更为它所蕴藏的古蜀文明所叹服。历史的奥妙与神秘,总是让我又纠结,又兴奋,更多的是好奇——三星堆的迷人之处,也许正在此处。我感到这就是三星堆的魅力!

(2012年12月21日)

END

作者简介

沈裕慎,本名裕生,笔名袁亮、沈泂等,1942年11月出生于上海嘉定县安亭镇。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早年在海军部队服役,退伍后进入工厂,曾任厂及市公司党委秘书,副厂长、厂长等职,高级经济师。曾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报》《劳动报》《语文报》和《清明》《散文百家》《上海作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百多万字,并在多次征文中获奖。著有《风荷忆情》《风荷忆旅》等十多本散文集。其中,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心在山水间》散文集,被载入《2015年上海文化年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风荷忆味》随笔集,获2018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年度散文集奖并入选《上海文化年鉴》。《风荷忆情》散文集在北京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大赛中,获图书一等奖。作品被《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选》《当代游记散文大典》《中国散文大系》及《全国作家散文精品集》等几十部文集选入,系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成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上海散文》杂志社社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