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家路的故事 | 18聊聊“老虎灶”

 上海徒步光影 2021-06-03

有家电视台来到凝和路旁的梅溪弄里拍了一档“老虎灶”的片子,说这是清末民初的老虎灶。想不到竟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各种议论,他们很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此地这种老虎灶多来兮,哪个不是从清末民初一直开到今天的?

,我也觉得没什么好稀奇的。在乔家路和凝和路这一带的范围里,这种老虎灶多得是。

记忆中,在乔家路巡道街口就有一家。后来,那里的房子被动迁拆掉后造起了高楼大厦。乔家路186号也是一家颇有实力的老虎灶。俞家弄光启南路转角上也有1家。此外,名为茶馆的凝和路16号“顺兴茶馆”,其实也是老虎灶。还有凝和路102号的“泉隆园”,也是开了几十年的老虎灶。写下此文时,肯定还有遗漏。

旧时的老虎灶,是用木屑和碎木块、碎木板当作燃料,只是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改用煤块烧水。

一般来讲,老虎灶不仅仅是烧开水,供居民泡开水,还兼有茶馆店与“汰盆汤”(混堂)的功能。若没这三大功能的,在乔家路、凝和路上,只能算是小得溜溜的老虎灶。

那时,周围的居民嫌自己在家里烧开水不合算,既费煤球又费时间,更由于等不及,所以干脆会拎了一只热水瓶跑到老虎灶去泡开水。泡满一壶热水瓶开水只要1分钱。有的人家事先买好了一大把1分钱一根的筹子,在去泡开水时扔一根筹子给老虎灶就省事了。

乔家路上的许多男人都有喝早茶的习惯,每天一放亮,就有男人拿了一把茶壶跑到老虎灶去,坐在门前的长条桌前,边喝茶边聊天。有的生意人就在喝茶时,把生意谈妥了。还有的茶客,买好了大饼油条和豆腐浆,在茶桌上把早餐一起解决了。每天,天还没亮,老虎灶的店主便会早早地把长条桌抬到老虎灶的门口摆好,等候茶客的到来。这时候,老街上的行人熙熙攮攮,人的喧闹声,脚踏车和黄鱼车的喇叭声、铃声充耳不绝,煞是闹猛。有的老虎灶还请说书先生来到店堂里为茶客说书,完全是一派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方式。

那时候,每户人家不像现在,家里都有淋浴器可洗澡。到了夏天,老虎灶的店主就在自己的老虎灶店堂里拉起一块遮挡布,遮挡布的后面放了六七个矮脚盆,供浴客洗澡。这种脚盆可供一个人躺下去。一般去老虎灶“汰盆浴”的都是男人家。

与上面的这种老虎灶相比,乔家路186号的老虎灶就不同一般,具有泡开水、喝茶、汰浴的3种功能。这家老虎灶门面上的灶头供居民泡开水;在门口摆开八仙桌供茶客来喝茶,店堂的最里面还有一个可供浴客汰浴“孵混堂”的小池子。

现在去浴室洗澡,浴室都会给浴客准备一个衣帽箱放置自己的衣服,而那时是没有衣帽箱的。全靠老虎灶里的专门师傅来回走动,等浴客脱完衣服后,将浴客的所有衣服一件件地搭在衣架上,然后用一根竹竿丫叉头叉到房顶的挂钩上挂起来,一件都不会掉下来。别小看了这个活,那是技术活,现在的浴室里是看不到了。最出奇的是,有的男人家还抱了自己三四岁的小女儿进“混堂”里去洗澡,也不会有人因此说什么闲话。

孵混堂,曾是乔家路上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

这家老虎灶里,靠墙的两边都有长长的靠背椅可供浴客休息。若你泡完澡后裹一条毛巾毯想休息躺一会儿,店主也不会赶你走,还会为你泡上一杯大麦茶递给你。若你想吃些点心的话,店主还会跑出去,帮你把大饼、油墩子、米饭饼买进来。所以,这种老虎灶在冬日里的生意特别地好,从下午的1点多一直到晚上的九十点钟,浴客满满顿顿,店堂里弥漫着团团暖雾,腾腾的热气扑面而来,充满着一股寒冬里的温暖。

乔家路上的这种居民传统生活方式,市井味最浓郁,跟上海郊县小镇上的民风几乎没有两样。若你去过枫泾、朱家角等一些古镇,领略过那里的情景,你就会想象得到乔家路上这种淳厚的民风是个什么样子。

随着时代变迁,老虎灶烧水的成本越来越高,不堪重负,过去一壶热水瓶的开水只售1分的日子,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渐渐地便偃旗息鼓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视线。从今往后,我们的下一代就再也不知道什么叫老虎灶了。

▲一分钱一根的水筹子(图片来自网络)

▲渐渐消失的老虎灶(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