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教育】昌邑市中小学“高标准”劳动教育品牌学校展播(一)

 青春rzw 2021-06-03
      出台区域性劳动教育指导文件、启动劳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制定各学段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实施劳动教育质量评估监测……近年来,昌邑市围绕深入实施劳动教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形成“目标领航 平台支撑 系统实施 综合评测”的区域劳动教育发展模式,各学校坚持“一校一方案一品牌”思路发展优质校本劳动教育,家校社协同劳动共育格局基本形成,全面促进了学生持续健康成长。

着力构建“三大体系”

发展“劳谦君子”教育

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
      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着力构建“三大体系”,发展“劳谦君子”教育。一是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学校立足根基深厚的学科课程和主题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进行对接,着力构建“文化传德”“慧根生智”“励志健体”“润心行美”“君子能劳”五大主题课程,以期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二是构建校内外双平台资源保障体系,十字路小学主要依托校内外“双平台”,打造劳动教育的人才和资源保障体系,促使学生能劳、会劳、知劳、懂劳、爱劳。三是构建“十小劳动幸福银行”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劳动幸福银行”课程式评价体系,融入财商教育,构建基于劳动创造价值促进成长的评价与积分标准,逐步完善学生在劳动课程和育人活动中促进个人成长的评价体系,实现多元评价、及时反馈、诚信记录的“评价育人”功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发展峥嵘劳动教育

传承红色精神文化

昌邑市龙池镇龙池小学
      昌邑市龙池镇龙池小学立足龙池革命老区红色传统资源,着力发展峥嵘劳动教育,传承红色精神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基于“三维”场域和“四化”理念,规划建设“一馆一坊三室一长廊一基地”,实践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维场域”是围绕“爱学校校园学校班级劳动”“爱我家家庭亲子劳动”“爱家乡公益志愿劳动”三个系列“体验式”劳动教育。“四化”理念是指建设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体系,建成3个专属资源教室;实施立体化多元动态评价,开发学生劳动教育成长手册;促进平台化项目融合共建,组成五老志愿者、家长志愿者、杰出农民代表等60余人劳动教育指导团;创新班本化特色劳动品牌建设,开展班级劳动教创新行动。学校对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等开展“红色文化”志愿讲解和劳动实践,参与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形象代言和公益志愿劳动建设,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情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新“四融”思维

发展校本劳动教育

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学区小学
      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学区小学坐落于丝绸之乡,学校定位发展“丝路绸语”文化教育,着力创新“四融”思维推进劳动教育,增强学生对劳动和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实践力。一是融入基地,搭建劳动的平台。学校开辟校外实践基地,已拥有万亩桑园、中国柳疃丝绸博物馆等挂牌共建丝绸课程实践基地;打造“桑蚕丝锦”四个主题场馆,让学生接受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二是融入课程,散发劳动的芬芳。学校根据“丝路绸语”课程建设,实施劳动教育。其中农事劳作包含田园放歌、快乐种养等主题;劳动创意包括创意布贴画、制茧小达人等主题,培养了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三是融入活动,体验劳动的幸福。学校从节日、少先队、班级以及其他传统活动中挖掘劳动教育的因素,开展“蚕花居里养蚕忙”“锦缎馆内巧飞针”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身实践、参与体验,达到以劳养德、以劳启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的效果。四是融入评价,激发劳动的热情。我们构建了测评量表、最美农场、小小农博士等评价系统,保护学生的劳动热情。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新劳动教育理念,强化专业组织引领、科学系统整体推进、全面联动优效支持、督导评价测试提升,探索“全业态、适应力、层次性”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劳动教育示范区、引领区和先进区,昌邑“高标准”劳动教育全景启航。

    编辑:郭云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