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新样态的区域探索

 zhb学习阅览室 2022-10-31 发布于上海

作者:黄国良

劳动教育新样态的区域探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20年10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出台《瓯海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试行)》,启动探索“家校社”协同机制,通过空间重构、师资转型、课程重塑、路径探索、评价创新等多重变革,逐步构建政府统筹,学校主导、家庭奠基、社会支持的瓯海中小学劳动教育新样态。

一、盘活资源:构筑“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实践新时空

“建构全社会全领域的劳动教育资源,形成多元立体、丰富适切的劳动教育空间,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瓯海以区域现有“家—校—社”资源为突破口,盘活各类空间,激活劳动教育协同力量,实现基因融合。

(一)整合家庭劳动空间资源

家庭空间资源的开发,是实现学生“人人能劳动”“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的重要支撑。学校通过家校协同,带领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发家庭空间。围绕“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劳动常态,建立“家庭实验室”“阳台盆栽园”“收纳示范角”等,将厨房、客厅、卧室、书房、社区内场所等作为劳动实践场所,为《瓯海区家庭劳动成长手册》提供融合实施空间。

(二)打造校园劳动场域资源

2020年,瓯海教育局推进“五重构”教育治理改革,“空间重构”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教育局以“美好校园”空间打造为契机,引导学校关注校园内各类场域的开发与利用,将劳动教育专用教室配备、金角银边开发、班级生态角打造作为劳动实践的场域资源;将保洁、整理、讲解、管理作为服务性劳动资源;整合实训基地,打造“产教融合”劳动实践基地项目。为劳动教育校域实施提供场域空间。

瓯海区南瓯实验小学地处闹市,空间资源稀缺,学校利用走廊过道打造一米种植园,取名“瓯寸方园”。瓯海区外国语学校利用校角废弃地,开发“乐活星球”,把无人踏足的荒芜弃地变成孩子劳动实践的乐园。瓯海区景山小学挖掘学校服务性资源,开发“门口交通”“食堂秩序”“垃圾收集”等校园微服务课程。

(三)拓宽社会劳动基地资源

着重挖掘开发并打造多元的劳动实践基地网络,建成瓯海区学生实践学校仙岩校区和潘桥校区,每个镇街为辖区内的各中小学建设至少一个以上实践基地;建立与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机构的深度合作机制,形成“公办”“民办”“公民合作”等多种模式的实践基地建设机制,建立一批“公助民”教育共同体;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瓯海区域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农业 +”“工业 +”“科技 +”“服务 +”等多形态的劳动实践基地群,实现校校有基地。

二、扩容提质: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劳动师资新迭代

基于区域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需求,瓯海以“家校社协同”推动劳动教育为中心理念,组建家启蒙导师、校指导导师、社引领导师三支队伍,从学生劳动习惯、劳动思维、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四个维度开展启蒙、指导和引领,多维并进,推进区域劳动教育师资转型升级。

(一)家庭启蒙导师:引导“爸妈”导师身体力行

为改变家长承包制代劳、蜻蜓点水式指导,区域开通“掌上课堂”,学校通过“成长课堂”,搭建家庭劳动指导板块,以劳动习惯养成为核心,通过“引导”“指导”“帮助”“协同”等关键核心要素,引导“爸妈”导师身体力行;区域创新设立“周六家庭劳动日”,通过“创造条件”“陪伴”“展示”等关键核心要素,引导“爸妈”导师陪伴同行。旨在改变“嫌弃劳动”“代为劳动”为“协同劳动”“亲历实践”,实现家庭劳动角色转型。

(二)学校指导导师:倡导“专兼”导师言传身教

师资是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瓯海以“综合实践”老师为主力军,吸纳热爱劳动、有“劳”技之长的其他学科老师组成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置“综合实践”与“德育”兼容的研训员队伍;组建以学校德育副校长为各中小学劳动教育负责人队伍。建立“专职+”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突显一线的“实践”素养。建立“德育+”劳动负责团队,探索德育视野下劳动教育价值观的提炼。

区教育研究院根据区域劳动教育师资现状,分别于2020年与2022年委托浙江外国语学院、温州大学定制基于学科素养的专题培训。同时通过课堂研讨、团队赛课、素养大赛、课程指导、名师工作室活动等方式,开展常态性培训,引领教师“亲历实践、项目探索、价值澄清”,提升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学科素养,实现校园劳动指导角色迭代。

(三)社会引领导师:树导“名匠”导师榜样示范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基于非遗进校园、服务进社区、体验进企业等学习方式需求,瓯海倡导中小学畅通联动渠道,吸纳“劳动模范”“名匠大师”进校园,挖掘“荣誉教师”“优秀家长”进课堂,建立“劳模名匠”劳动导师,弘扬劳动精神,凸显身边劳动角色榜样。

三、聚焦内涵: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劳动课程新体系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和支撑,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机制,构建家、校、社三大课程体系。

(一)家课程体系:《清单》+《手册》,夯实基础力量

家庭是劳动教育推进最基础亦是最薄弱环节。建构家课程体系,臻选学生会参与、能参与、善参与的家庭劳动项目,能强化学生主体、家长主抓、学校主导的融合方式,将家课程作为校、社课程的实践基础,为循环式劳动教育课程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1.《清单》先行,明晰家庭劳动内容

《意见》要求,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根据“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瓯海紧抓家庭课程板块,明晰家庭劳动内容,梳理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素养指向,为全区家长提供劳动实践模板。

2.《手册》实践,勾勒家庭劳动图谱

区教育研究院牵头研发《瓯海区家庭劳动成长手册》,捋清家庭劳动具体内容,秉承“家庭劳动要日常化”原则,设置我会做“自理小能手”、我学做“乐帮小主人”、我善做“创意小当家”三个板块,将洗、理、烹等劳动技能以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分布。学生在日常家庭劳动中可借助“手册”记录,用图片、文字、星卡等方式描绘学生劳动成果。

《手册》研发历经纲要研制、专题研讨、微课征集、试点应用,完善修订等过程,于2021年9月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使用。

(二)学校课程体系:《劳动》+“五瓯”,聚显劳动内涵

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从体系上完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突出发挥课程价值赋能。实现校园内“处处可劳动,时时能劳动,人人爱劳动”的目标追求。

1.劳动课程必修推进:深化劳动教育课程内涵实施

教材是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重要抓手。《劳动》(浙江省省编教材)采用项目式设计,共64个项目,涉及10大劳动任务群,涵盖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教材注重劳动素养,突出劳动观念,倡导“亲历实践、项目探索、价值澄清”。

瓯海积极引导学校将劳动课程实施与课程规划、教材解读、课程资源、师资培育、劳动周结合、劳动素养评价相结合。帮助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准确把握省编义务教育劳动新教材的编写原则、结构体系、编排思路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师实践劳动新教材的能力。以行政方式推进学校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以视导方式把脉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以研讨方式助力学校劳动课程落实落地。助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涵实施。2020年以来,组织专题调研2次,专题研讨8次。开展团队赛课2次,学科素养大赛2次,中小学生劳动素养大赛1次。

2019年起,区域举行一年一次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全员大赛。劳动教育采用现场技能测试,由第三方命题,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并制作一项作品,有效助推教师学科素养和能力提升。“赛场是检验和提升专业能力的练兵场。”一位参赛老师如是说。

2.五瓯课程融合挖掘:丰富劳动教育课程瓯海精神

基于区域内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瓯海区教育研究院研发“五瓯课程群”,横向立足“家庭、校园、社区”三个场域与三方主体,纵向构建“瓯风”“瓯耕”“瓯踪”“瓯商”“瓯创”三类五维内容。

“瓯风”课程群指向生活劳动,构建以家庭、校园为主的日常生活劳动;“瓯耕”课程群指向劳动实践,构筑以“家—校—社”多维立体基地的劳动实践;“瓯踪”课程群指向劳动寻根,借力劳模(匠人)故事、劳动家风、研学(劳动)旅行,开展“劳动寻根”活动,旨在传承劳动文化、挖掘劳动精神;“瓯商”课程群指向劳动服务,通过设立校园服务岗、打造社区服务场馆,为学生提供服务性劳动机会,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中涵养劳动价值;“瓯创”课程群指向劳动智造,通过职业体验与劳动创造,浸润“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瓯海精神。

瓯海有“百工之乡”的美誉。瓯海区实验小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各种生产劳动工具,通过设计、制作、修正等步骤,制造华容道、小果盘、健康锤、笔筒等各类学习生活小物品。开发“木客制作”劳动教育课程。劳动工具既有传统木工技术中的锯、钻、磨手工工具等,也有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微型机械。不仅突显瓯海手艺人的“工匠精神”,又承载“瓯越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瓯海区外国语小学分校地处“瓯海智锁”的聚集地,学校借助“天时地利”,开展“小锁匠”劳动教育实践。通过参观、体验,了解“瓯海智造”的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新形态,体认“敢为人先”瓯海精神,通过装搭、制作,感受锁匠非凡的智慧,体会劳动者的辛勤。2020年以来,瓯海区教育研究院开展“五瓯”课程(规划)、劳动周课程征集与评比三个批次,共建课程(规划)128余门,其中《方圆劳动之白象生活》《木客制作》《小神农试验田》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共建共享“五瓯课程群”,打造“学段贯通”“链接瓯越”“内涵丰富”区域劳动教育课程品牌。

(三)社会课程体系:“研学”+“实践”,创新支持格局

《意见》指出: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要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新形态、新方式。

1.研学课程区域共享:“劳动+研学”彰显劳动价值

瓯海以“多层级多形式多样态”的实践基地布局,织就一张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覆盖全域的“劳动+研学”网。挖掘区域内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生命教育课程,融合“劳动+研学”实施方式,聚焦传统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厚植家国情怀的同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瓯海区学生实践学校作为区域各类基地中的“1”,充分发挥带头领衔作用,以“行走瓯越实践养正”为办学理念,带领瓯海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融合劳动实践。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秉承“劳动传承人文与发展”理念,让学生在各类农事体验活动中庆丰收、乐成长,彰显劳动价值。

2.实践课程产教融合:“劳动+实践”培植劳动精神

《意见》明确,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劳动+实践”方式,让劳动回归真实生活,感受劳动实践赋予的劳动精神。

瓯海通过多网布局,构筑“劳动+实践”场域矩阵,推动产教融合。以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为例。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劳动研学实践,将劳育与职业启蒙相协同,拓展劳动教育空间,构建与产教融合的“四段螺旋实践”劳动机制,建立以岗位为目的、任务为引领、项目为载体的劳动实践模式。通过高中三年“体验周”“践习月”“跟岗季”“顶岗年”四段螺旋实践劳动机制,让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进行职业认知体验、职业见习、职业实践,在体验过程中挖掘劳动精神、培养劳动价值观。

四、凸显实践:探索“家、校、社”劳动教育新路径

“学校在实施劳动课程时要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家庭和社区紧密合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瓯海以探索“家校社”“无边界”劳动教育大课堂路径为突破,融合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场域,打造“三位一体”式“家校社”劳动教育大课堂。

(一)家庭实施:清单破问式,指向学生劳动习惯

以“习惯养成”为目标,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强化家长学情研究,厘清家庭劳动教育需求,通过清单破问式“微讲坛—云课堂”课堂模式推进,增强家庭劳动实施的计划性和常态性。

通过家庭劳动项目清单与实施指南,提供学生劳动家庭的操作要点与家长指导核心,为“家庭劳动”的家长实践指导提供可操作性指引。

通过区域“掌上课堂”与学校“家长成长课堂”,构建“家庭劳动”模块内容。为“家庭劳动”的家长实践指导提供科学性引领。

“掌上课堂”自2020年5月开播以来,总场次达112讲,其中劳动教育18讲,总点击人数达568万人次,受到多家媒体的点赞与报道。

(二)校园课堂:项目探索式,指向学生劳动素养

为转变教师重技能、轻素养的劳动教育观念,基于学科特质,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以“项目探索”为主要方式推进劳动教育课堂实施,积极探索“劳动能力到劳动素养”“学科教学到全科渗透”“劳动专职到全员引领”“课堂实施到场域实践”进阶式育人模式,积极探索逐步实现劳动教育的区域共富裕、五育共融合。

2019年以来,在教研部门的引领下,“项目化学习”实现区域全覆盖。温州大学附属南白象实验小学以“行—知—行”项目探索式推动学校方圆劳动课程实施,结合学校丰富的劳动教育功能室体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校的“《方圆劳动之白象生活》项目学习”成功入选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还涌现出“小先生课堂”“自能课堂”“发现课堂”“静脉课堂”等诸多叫响省、市的项目化学习课堂范式。

2022年4月,瓯海区开展小学劳动教育团队赛课,除了设计传统的教学设计、团队磨课、课堂展示等环节外,还突出了“项目探索”要素。要求团队呈现“项目学习”案例,并接受专家质询。本次活动为高质量的课堂实施做了一次很好的探索,受到评委、参赛者的好评。

(三)社会实践:研学实践式,指向学生劳动精神

基于社会课堂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形式不一的特点,挖掘资源优势,通过非遗进校园、服务进社区、体验进企业等学习方式,探索“形态—价值”支架式课堂实践模式研究,逐步优化基于情境、问题导向、高阶思维、高度参与的项目探索劳动社会实践。

五、数字赋能:架构“家、校、社”劳动评价新机制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劳动教育的实施走向、促进劳动教育的目标实现、辨析劳动教育实施的经验和问题、保障劳动教育的实际效能、激励劳动教育的实践创造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区教育局出台《瓯海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方案(试行)》,将劳动教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劳动实践考核结果作为毕业升学重要参考。区教育研究院联合区学生实践学校研发“一网一册一表一单”评价网络,架构学生劳动素养与区域整体推进的评价体系。

(一)数字赋能:研发“乐实践”评价平台

学生日常家庭劳动,通过学生家庭劳动参与情况、劳动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劳动收获,由学生与家长自主评定;学生校园劳动与课程实践,通过校园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物化成果,由同伴与老师评定;学生社区实践,通过学生实践表现,由基地老师实施赋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形成“家校社”协评的“乐实践”学生劳动积分。通过浙江省数字改革首批创新试点项目——“慧德育”,将劳动教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实现数字赋能劳动教育质量一张“网”。

(二)层层督导:构建“多层级”评价体系

构建“一册一表一单”多层级、多主体的评价体系,以督促建,助推区域中小学劳动教育共同富裕。

一册,指向“家庭劳动成长手册”,实施学生家庭劳动评价。从学生家庭劳动参与情况、劳动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劳动收获等不同维度,设置“初阶—中阶—高阶”三级学生劳动评价指标,彰显家庭基础基因。

一表,指向“劳动教育实施评估表”,实行学校整体推进评估。评估学校在劳动教育规划实施、课程开发、学生劳动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效度,并将其纳入学年度办学绩效考核,凸显学校主导作用。

一单,指向“镇街基地示范建设清单”,督促镇街劳动基地建设。将基地建设、常态实施作为区委对镇街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一单”年度考核,孵化社会支撑力量。

2021年5月,成功获建国家级劳动教育试验区。8月,劳动教育成果“家校社协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域样态”成功申报全国第六届教育公益博览会。11月,劳动案例《家校社协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域样态》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与《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两年来,创建浙江省劳动教育实验校2家、浙江省劳动教育培育校3家,浙江省“产教融合”劳动实践基地1家;浙江省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征集3门,温州市劳动示范学校7家。呈现出“家校社协同”“全域在行动”“校校有亮点”“生生爱劳动”等诸多具有瓯海辨识的亮点与经验。区域劳动教育经验多次在省、市交流汇报,区域劳动教育成果多次被知名媒体报道。

深化“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促进全社会劳动教育各方力量的有效整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勇于实践,探索区域劳动教育整体推进的“瓯海样板”,打造高质量劳动教育共同富裕示范区。

注1:本文首发于《新课程评论》杂志。

注2:本文作者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教育研究院副书记、德育研究室主任、劳动教育研训员,温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高级教师黄国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