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书】瓯地藏珍(四)

 碗窑有约 2018-11-16

瓯地藏珍

本文选自《瓯地藏珍》一书,本书由温州书局策划、温州北大方印务有限公司设计承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瓯海博物馆编。

 

温州市北大方印务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专业致力于各类出版物、高档书刊、画册、商业广告的设计、出版、印刷、装帧;拥有各类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机械等;另外还拥有一支素质良好的出版、策划、设计、摄影团队。“设计让书籍得以完美、印刷让文化得以播扬、出版让思想得以结晶”是北大方人秉承的理念。


欢迎关注温州书局微信号(温州北大方)

序言

 


    瓯海,古属瓯地,因《山海经·海内南经》而得名。境内的大罗山、洞宫山脉和历代开凿定型的千年塘河,构成了一道天开画境与历史人文完美融合的独特景观。沿着《瓯地藏珍》,我们翻开一页页人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文明历史。

 

    丽岙、茶山等地发现的石犁等磨制石器及陶片,是5000年前先民在沿海高地开疆拓土的足迹。穗丰大墓惊现的礼器鼎、簋、铙,大量兵器剑、镞及精美玉器,合奏出商周贵族的礼乐遗音,赢得“浙江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之美誉。丽塘汉墓的瓷器组合,印证两汉“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也为瓯窑创烧于东汉末年提供了铁证。窑工们凭借着对外来先进文化的敏锐触觉,匠心独运,辉映千秋。白象与慧光两塔,汇集了彩塑菩萨立像、漆器经函等珍贵文物,折射两宋时期百工兴盛的温州,堪称是中国佛教文物的“聚宝盆”。明代泽雅屏纸产销两旺,享誉“纸山”。及至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瓯海人勇为人先,燎原社包产到户的试点、瓯海登山鞋厂的创办,皆是经济发展的全新尝试。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物化的历史,它们传递出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瓯海博物馆典藏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地方名家书画、地方民俗器物等类别的文物,是瓯海生生不息的人文历史的实物见证。本书特别遴选最能代表馆藏特色的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159件(组)藏品,年代横亘新石器时代至今,涵盖2003年仙岩街道穗丰村杨府山西周土墩墓、2013年丽岙街道丽塘村东汉兴平四年(197年)墓等瓯海辖区内重要的考古发掘成果。它是对馆藏珍品的一次重新认知和阶段总结,也是未来开展学术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的基础,对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共享文化保护利用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瓯海博物馆是瓯海地方历史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千年历史,点滴积攒。瓯海大道边的这座玻璃建筑隐隐若现,总是吸引人想要一手推开探个究竟,仿佛那些被关住的旧时光,可以在这里全部找回来。走进博物馆,宛若徜徉在瓯海山水间,穿越在历史的时空隧道里,与古人对话,与未来对眸。历史映照生活,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让我们一同走进瓯海博物馆,在古老的文明里,一手推进城市的崛起、经济的腾飞,一手绵延历史的深思、人文的传承,共享文化成果,展现这座城市的无限个性和文化底蕴。

 

 

瓯海区人民政府 区长  王振勇






陶瓷器

 

    从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先人的精心琢磨推动着人类文明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陶器的发明被视为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自然中水、火、土的独特运用,适应了人类吃熟食的饮食习惯的演变,成为数千年人类社会生活最为典型的实物见证。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也是人类瓷文化的发源地。

 

    东汉至明清,瓷器的釉色、纹饰、工艺等各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采,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爱好和性格特点。瓯海博物馆收藏的陶瓷器共有500余件(组),时代序列完整;门类完善,食器、水器、文房用品、建筑用具、明器等均有涉及;数量众多又不乏珍品。2013年丽岙街道丽塘村东汉兴平四年(197年)墓出土的48件陶瓷器,胎质致密、釉面光洁,胎釉结合牢固,已完全符合成熟瓷器的标准,是瓯窑作为青瓷发源地的重要标志。本章节精选的98件商代至清代陶瓷,保留先人的遗韵,镌刻着民族的印痕,更是温州地区陶瓷业发展历史的一个剪影。

 


瓯窑青釉双系瓷罐

东晋(317~420年)

2013年瓯海区丽岙街道丽塘村采集

12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8.3厘米

直口,溜肩,鼓腹,平底。肩部横置对称环形系,并饰两组弦纹。灰白胎,坚硬致密。口沿至腹部施青绿色釉,有细小开片。有流釉现象。施釉不及底。

 


瓯窑青釉褐色点彩双系瓷盘口壶

东晋(317~420年)

2013年瓯海区丽岙街道丽塘村东晋太元十七年(392年)墓出土

25.5厘米,口径14.3厘米,底径10.6厘米

浅盘口,束颈,丰肩,圆腹下收,平底内凹。肩部对称竖置环形系。肩部划饰两道弦纹,弦纹间均匀分布六个褐色点彩,一系、口沿处亦饰有褐色点彩。灰白色胎,坚硬致密。口沿至腹部施青黄色釉,施釉不及底,剥釉严重。

 

 

瓯窑青釉瓷唾盂

东晋(317~420年)

2013年瓯海区丽岙街道丽塘村东晋太元十七年(392年)墓出土

8.5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9.7厘米

浅盘口,短颈,溜肩,垂腹,假圈足,平底内凹。灰白胎,坚硬致密。通体施青绿色釉,釉层较厚,釉面匀净光润,开细碎纹片。胎釉结合好。底部有六个托泥垫烧痕迹。

 

 

瓯窑青釉双系瓷盘口壶

东晋(317~420年)

2013年瓯海区丽岙街道丽塘村东晋太元十七年(392年)墓出土

23厘米,口径13.9厘米,底径10.5厘米

盘口,束颈,丰肩,圆腹下收,平底内凹。肩部对称竖置环形系,划饰两道弦纹,系面饰叶脉纹。灰白胎,坚硬致密。口沿至腹部施青绿色釉,施釉不及底。釉面光亮,有细小开片,局部剥釉。

 

 


瓯窑青釉褐色点彩双系瓷鸡首壶

东晋(317~420年)

2013年瓯海区丽岙街道丽塘村东晋太元十七年(392年)墓出土

22.2厘米,口径8.6厘米,底径10.5厘米

盘口,束颈,丰肩,鼓腹略扁,下腹斜收,平底内凹。肩部一侧置鸡首流,流与腹部不通;对侧置圆曲柄,两侧对称横置桥形系。肩部划饰一道弦纹。弦纹上、柄及流口、鸡眼睛、鸡冠处均饰有褐色点彩。灰白胎,胎质细腻致

密。除底外,内外施淡青色透明釉,釉面有细小开片,局部剥釉。外底有八个垫烧痕迹。

 

 

瓯窑三足瓷砚

东晋(317~420年)

2013年瓯海区丽岙街道丽塘村东晋太元十七年(392年)墓出土

4.1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9.7厘米

砚池作浅盘形,直口,弧壁,平底,底附三蹄形足。灰白胎,细腻致密。外壁施青绿色釉,有细小开片,局部剥釉。砚池内无釉,留有四个垫烧痕迹。

 

 

瓯窑青黄釉带盖四系瓷罐

东晋(317~420年)

11厘米,口径10.1厘米,底径9.3厘米

小盏形盖,外撇口,浅弧腹,平底。罐身微敛口,短颈,平肩,扁鼓腹,饼形足,旋削圆圈纹平底。肩部横置四桥形系,并划饰弦纹数道。灰胎,胎质略粗,比较坚硬。内外施青黄色釉,釉面光亮,开有细小纹片,剥釉现象严重,外壁施釉不及底,盖外底无釉。盖内壁有螺旋形拉坯痕迹。

 

 

瓯窑青釉四铺首四系瓷罐

东晋(317~420年)

14.7厘米,口径9.6厘米,底径8.8厘米

口微侈,圆唇,短颈,溜肩,鼓腹,平底。肩部横置四环形系;系间划饰两组弦纹,上面由三道细弦纹组成,下面为一道细弦纹,两组弦纹间对称贴塑四铺首衔环。灰白胎,坚硬致密。通体施青釉。施釉不及底,底部有七个垫烧痕迹。

 

 

瓯窑青釉双系瓷盘口壶

东晋(317~420年)

18.3厘米,口径10.1厘米,底径9.8厘米

盘口,束颈,圆肩,鼓腹,略凹底。肩部竖置对称双系,并划饰二道弦纹。口沿划饰一道弦纹。浅灰色胎,胎质略粗,坚硬致密。内外施青黄色釉,下腹釉色偏黄,有流釉现象,施釉不及底,釉面匀净光亮,开有众多细小纹片。内颈部有旋转拉坯痕迹。

 


瓯窑青釉瓷槅

东晋(317~420年)

5厘米,口径26.5厘米,底径27.5厘米

器呈圆盘形,直口,圆唇,直壁,卧足,平底。盘内分格,中部为圆形,分为大小三格,外周分为八等分,呈八个扇形格。灰胎,坚硬致密。通体施青釉,匀净光亮。外底有十六个垫烧痕迹。

 

 

瓯窑青釉四系瓷罐

南朝(420~589年)

24.3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1.6厘米

侈口,厚唇,束颈,斜肩,深椭圆腹,平底。肩部横置四桥形系,并划饰弦纹一周,弦纹上边饰水波纹。腹部鼓腹处刻有一铭文。灰白色胎,胎质坚硬。除底外,内外施青绿透明釉,釉面有开片。

 


瓯窑青釉莲瓣纹瓷碗

南朝(420~589年)

10.3厘米,口径19.4厘米,底径8厘米

敛口,深弧腹,饼形足,略凹底。口沿划饰弦纹一道。腹部外壁划饰四、五道重线、大小相间十四瓣仰莲瓣纹,大莲瓣纹中间还划饰四道竖线。灰色胎,胎质略粗,坚硬致密。内外施青绿色透明釉,施釉不及底,釉面光亮,开有细小纹片。外壁一侧剥釉严重,内壁粘有窑渣,外底有五个托泥垫烧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