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人的狂欢节——轧神仙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6-03

祈求吉祥欢乐、安康幸福既是每个人的心愿,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质朴追求,于是充满着各种期许的神仙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这其中就有八仙的故事。在苏州民间传说中,人们就十分推崇八仙中那位“立满三千功,积满八百德”的吕洞宾。

吕洞宾,姓吕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人氏(今陕西芮城永乐镇)。他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四月十四,后经其师父汉钟离(也是八仙之一)点化后得道成仙。相传吕洞宾生性潇洒倜傥,为人乐善好施,喜在人间斩妖除魔、除暴安良、治病救人,深得百姓爱戴与称颂。如今,在苏州城内还流传着许多与其有关的传说,如百年老店陆稿荐、虎丘山上二仙亭等,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神仙庙的轧神仙庙会了。

福济观祭拜吕洞宾

福济观,俗称神仙庙,是苏州城内供奉吕洞宾的庙宇。每年农历四月十四,也就是吕洞宾生辰日这一天,官府都会在福济观举行祭祀活动,观内也会举行道教醮会,一时间香客云集,人头攒动。相传,此时吕洞宾会化身为褴褛乞丐,混迹于人群之中,而那些罹患疾病的人,若在这一天到观中烧香,往往就会病痛全消,人们认为这是遇到了下凡遍访人间疾苦的吕洞宾的缘故。于是,神仙助人的事迹便渐渐传开了,人们祈盼神仙的愿望也愈发强烈。由此,每年农历四月十四,人们都会怀揣着自己的美好心愿,争先恐后去福济观进香祭拜吕洞宾。福济观四周人头攒动,大家挤来挤去,想在人群中碰到神仙,给自己带来好运和福气。在苏州方言中,人多拥挤称为“轧”,“轧神仙”遂由此得名。

据记载,举办轧神仙的这座神仙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建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由道士陆道坚建于苏州城西北隅,初名“岩天道院”。据传,淳熙年间某年的四月十四,陆道坚与一位名叫王大猷的人在此设云水斋,举行道教斋醮仪式。其间,王大猷在梦中遇到吕洞宾传授仙方,尤其对治疗风疾具有神效,此方经王大猷的子孙世代相传,救人无数。元至大年间,道士叶竹居上奏元廷,得赐“福济观”匾额。

历经元、明、清三代数百年光景,福济观多次毁于兵燹,又多次更易地点重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太仓人金德隆与道士周以昂就在城内红桥西北处重建福济观;清同治十年(1871年),苏州府又于城内皋桥东侧、阊门内下塘一带重建福济观。民国年间,福济观周边商贾云集、车马辐辏、民居稠密。由于信众的烧香活动极易引发火灾,为此,地方政府多次试图关闭福济观,取缔烧香活动,无奈民间对神仙的膜拜热情不减,取缔政策不了了之。日军侵占苏州以后,福济观的部分房舍惨遭战火毁坏。此后,福济观一直作为工厂的仓库用房使用。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斥资在苏州市姑苏区的石路商圈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南浩街复建福济观,并面向公众开放。

神仙庙会轧神仙

轧神仙活动缘起何时,目前尚无明确记载。据史学家考证,明代成化年间已举办有神仙庙会活动了,这一时期的活动内容主要是道教祭祀和举办花市。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允明在《祝子志怪》中就记载了苏州逸士陆谨在农历四月十四游历福济观时的情景:道士们齐聚观内,举行道教法会,围观人群云集。明代学者宋懋澄生动描绘了当时人们逛神仙庙会时的热闹场面:每年的四月十三夜,人们就开始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箫管之乐,响彻云霄,男女老幼齐集神仙庙。如遇当晚皓月当空,人们便席地而坐,直待天明。翌日一早,虎丘花农们便带着花草沿街叫卖,花团锦簇,整个花市热闹非凡。

清代,神仙庙会被称为“轧神仙”。文学家姚燮在《复庄诗问》中记载:“吴俗四月十四日,烧香福济观,曰'轧神仙’。”清代的轧神仙庙会盛况空前,一派祥和。文士沈朝初在《忆江南》中就直抒胸臆地写道:“苏州好,生日庆纯阳。玉洞神仙天上度,青楼脂粉庙中香。花市绕回廊。”

这一时期,轧神仙的参与群体也不断扩大,上至达官显贵,下至三教九流,无不竞相前往福济观烧香,以欢庆吕洞宾的诞辰。这天,苏州府的医师们还要穿戴整齐,云集观内烧香,共拜神仙,祈祷平安。那些售卖狗皮膏药以及牛羊兽医之人也纷至沓来,甚至连阊门外丁家巷圆照弄里的娼妓们也纷纷打出“神仙”牌,搬出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故事,个个浓妆艳抹、花枝招展,齐聚庙内烧香祈祝。商贾小贩们也不忘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纷纷在“神仙”一词上大做文章,借以包装自己的产品,然后在庙会上售卖,诸如将米粉五色糕称为“神仙糕”,将垂须钹帽称为“神仙帽”,就连虎丘花农们也受此感染,将自己售卖的小盆五色花卉称为“神仙花”。

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以轧神仙为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据传,在四月十四这天,人们要剪下一种名为“千蒀年”的植物旧叶,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万年青”,然后将其弃置门首,心中默念“恶运去,好运来”,或是到神仙庙中买回新叶栽种,以此寓意“交好运”。此外,举办神仙庙会时,人们还要到福济观中买龙爪葱栽种,这种葱形似龙爪,又易于生长,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与期盼。

民国时期,轧神仙庙会依旧兴盛不衰。1949年后,轧神仙庙会由祭拜神仙转变成展示与出售手工艺品和花木商品的重要渠道。随着庙会活动的不断壮大与发展,福济观的狭窄场所已无法满足轧神仙活动的需要。1980年,苏州市政府将轧神仙传统节事活动场所向张广桥、皋桥附近的西中市一带延展,甚至一度延伸至吴趋坊。1999年,随着福济观在南浩街得以复建,轧神仙庙会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如今,苏州的轧神仙庙会已被列入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独具吴地风韵的地方民俗,现今的轧神仙庙会除了承袭传统的祈福法会和打吕祖醮之外,还将轧神仙与巡游表演相结合,演绎出八仙巡游的新内涵。巡游队伍由苏州演艺中心出发,经南浩街、山塘街、石路商圈再回到苏州演艺中心,一般每天巡游4次,上午和下午各两次,并结合其他民俗表演活动一同举办。为了更好地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事业,轧神仙庙会上还会组织老中医举行义诊活动,以传播中医药文化。此外,传统的集市活动也得以保留。花农们也会在庙会上展示售卖各种花卉,市民们沉醉于花草芬芳之中,感受着轧神仙的欢愉氛围。

【责任编辑】王 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