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 | 这套快速自测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快快收好~

 以字为马 2021-06-03
今天是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人际关系的紧张等,人们的精神心理问题日趋突出,精神障碍群体发病率不断提高。日前,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为4.83‰,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较2016年上升了0.2‰,其中精神分裂症占比最高

图片

 可能有的人会说:“我没病,不吃药,我很健康”。但是,不吃药并不代表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完整的躯体、精神以及社会和谐的完美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健康的社会适应能力。

 另据了解,为了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浙江省精神卫生条例》已通过,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早发现早治疗

重症精神障碍患者恢复良好

图片

 妈妈跟女儿同时患上精神分裂症,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不幸的。可幸运的是,因为得到规范的治疗,现在母女俩不仅病情稳定,还可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快乐。

 谈及这对母女,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病区主任程朗朗十分感慨。“精神分裂症是目前已知最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很多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印象是'他们就是疯子’,会危害社会。而这些患者也因为周围人的歧视、误解以及缺乏家人的关爱而被孤立,得不到规范的治疗,让不少患者未被纳入管理范畴。”程朗朗说,实际上,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这些患者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国家不仅出台了特殊病种门诊就诊的相关政策,让其少负担药物费用。医院还在康复治疗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体系,帮助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指导家属如何照护与交流。前面提及的那对母女,正是这些新举措的受益者。

“该家属的做法值得提倡。”程朗朗说,面对妻女的发病,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从没放弃过,主动为她们求医问药。但是,因为没有相关经验,他一直无从下手,十分着急。医院在得知相关情况后,在为母女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也帮助他学习相关知识,教他如何与妻女沟通,平时如何照护。目前,这对母女病情恢复得不错,母亲还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慈善活动,而女儿则会跟同学一起出去玩,两人都能重新回归社会,找寻各自的快乐。

压力大负担重

四类人成心理问题“重灾区”

图片

 根据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数据显示,2018年,和心理相关性疾病的就诊量占到总门诊量的21.74%,也就是说,平均10名患者中有2名是看心理问题的,其中焦虑、抑郁占比最高。并且心理相关性疾病的门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程朗朗认为,这跟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日渐增大等不无关系。同时,她指出,从临床来看,四个群体最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老年人、产妇以及白领

 这四大人群易“中招”是有迹可循的。程朗朗分析,学生的话,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现在的家庭关系没有以前的稳固,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破坏了一个家庭的和睦关系,一个好的家庭相当于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土壤,土壤都被破坏了,苗还谈何生长。其次是学业压力的负担。最后是互联网的普及,不少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网络成瘾,甚至需要住院治疗。老年人比较典型的是躯体疾病伴抑郁,而子女的健康、就业等问题也易让老年人心理不堪重负。临床上较多见出现抑郁、焦虑的是高龄二胎产妇,她们往往因为难以承受养育的责任而导致情绪低落,以致出现心理问题。白领的问题,主要跟工作压力大,达不到期望值,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有关。另外,因为工作忙碌,缺乏运动是现代人的通病,而有科学研究表明,运动会让大脑释放一些好的神经递质元素,如多巴鞍等,维持好情绪。

会倾诉找乐子

专家支招如何改善症状

图片

 心情低落,闷闷不乐,兴趣减退,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反应迟钝,思路闭塞,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回避社交,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你可能有了心理问题,需要及时排解。

程朗朗推荐了几种改善的方法:

定个计划:

 遇到一些没办法完成的量大、繁杂的事情时,可以将其分成若干个小部分,按顺序逐件完成,千万别逞能,否则一旦事情做不好,自己会受到打击。

学会倾诉:

 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时,可以主动找朋友或家人倾诉,一“吐”为快能获得安慰、帮助和支持。

多多运动:

 利用一切机会多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消除心理疲劳。

发展爱好:

 琴棋书画、养鸟养鱼,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能减轻压力。

 如果身边出现找你倾诉的人,作为家人或朋友,你应该提供支持和帮助,增强其信心。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那就应该及时就医,让专业人员来处理。这时候,患者身边的人应督促其就医,遵医嘱,对其不能改善的行为予以理解,待其病情好转时,可与其参与愉快放松的活动。程朗朗提醒,不管怎样,都要放下,可千万别硬扛。

图片

最后,教你一套自测

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图片

1.能集中精力于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吗?

2.由于焦虑而失眠吗?

3.感到对事物发挥作用了吗?

4.对事物能做出决定吗?

5.一直感到精神紧张吗?

6.感到不能克服困难吗?

7.喜欢日常的活动吗?

8.能不回避矛盾吗?

9.感到不高兴和抑郁吗?

10.对自己失去信心了吗?

11.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12.总的来看,感到适度的愉快吗?

本问卷采用4级记分,“从不”计1分、“ 很少”记2分、“有时”记3分、“经常”记4分。

 得分范围在12~48分,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总分超过27为心理状况不佳。其中有6项为积极性项目(题目为1、3、4、7、8、12),回答“很少”或“从不”者视为异常;6项为消极性项目(题目为2、5、6、9、10、11),回答“经常”或“有时”者视为异常。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胡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