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掠影】女诗人赵琼和她的诗

 河南文学杂志 2021-06-03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女诗人赵琼和她的诗

苏小蒙

 赵琼近照

       日前,接到赵琼的电话,她告诉我,她申请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事,已经批准了!从她那淡然的话语中,让我感到她的兴奋与激动。

        她的这种心情,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关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中国作家协会是我国文学创作的最高殿堂,我国当代最有才华、最显优秀、最具实力的作家几乎都在这一团体,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赵琼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基层的诗人,能与这些大家为伍,不管有人怎么看,但对我们来说无疑都是值得荣耀的。

        一一电话里,我表示了对她的衷心祝贺。

        赵琼是从我们河南周口一座小县城一一淮阳的乡下走出来的一个女诗人。用她对我的话说,乡下的思想观念、生活条件和文化氛围是无法与你们城镇,尤其是像省会郑州这样的大都市相比的……

        不过,赵琼幸运地生长在一个颇具文化底蕴的家庭,父母曾经接受过中等教育,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她读书。尤其她在淮阳师范中师毕业之后,在家乡当了一名中学教师,她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成人教育,取得了大学中文本科学历,并到天津著名的南开大学进修了当代文学,这一切,为她今天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功底。

        赵琼说,她之所以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关键是她爱好文学,特别是诗。唐诗宋词,还有现代郭沫若、戴舒望、臧克家、艾青、郭小川、贺敬之以及外国普希金、雪莱、歌德、拜伦、阿赫玛托娃等诗人的经典作品,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从上初中开始,她就喜欢在作业本上“涂鸦”。当然,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不能叫“诗”,只能称为分行的文字……不过,这个美好的梦想却让她就像踏上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在她人生的轨道上轰隆隆地运行。

        上世纪90年代末,她就是怀揣这样的执著与追求来到我们郑州的。

         她曾告诉过我,当时她作为一个一文不名的文学青年,初来乍到时,惟一的资本就是背包里她十几年来写的厚厚的那几大本诗稿,并凭这,被郑州一位爱才如命的总编“伯乐识马”,进入一家报社当了记者、编辑。从此,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写作的生涯。

        有位哲学家说过,一个事业的成功,主观条件是重要的,但客观条件也是不能忽视的。

        郑州作为省会,不仅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赵琼在这里如鱼得水,使她在写诗上很快找到了实施自己才能的广阔天地。如果说在家乡时,她的诗作仅仅局限在《周口日报》《颖水》《未来》等家乡报刋上发表;那么在郑州,她的诗作频繁地亮相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报刋上。以我们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刋《莽原》为例,这些年,赵琼陆陆续续就在上面发表了30多首长长短短的诗。赵琼感慨地说,在省会郑州,她遇到不少像《莽原》主编李静宜、副主编兼诗歌编辑张晓雪等这样热情支持她、帮助她在习作道路上跋涉的师长,她还先后出版了《如歌的中板》和《在期待之中》两本诗集……

        就这样,赵琼不仅被河南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同时声名鹊起,她的诗和她的名字渐渐为广大读者所知。

        我有一位朋友的女儿,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中文。今年春节回来省亲时,她谈到她准备组织学生实习时翻译一批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其中就相中有我们河南女诗人赵琼的诗。我就是在帮她们牵线搭桥的过程中,与赵琼认识的。

2019中国作家协会第2号公告

        赵琼个子不高,削瘦削瘦的,披着一头女性流行的长发,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尤其是说起话来,总是轻声细语,压得很低很低。有次几个文友小聚,我曾开玩笑地说她就像蚊子嗡嗡叫……后来才知道,她患有哮喘,肺活量不能过度用力,她就是这样一边与疾病搏斗,一边坚持写作,倒让我挺感动的。

        说实在的,我是比较喜欢她的诗的。

        赵琼的诗,采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大都与自己的经历、人生和生命的体验有关。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把自己的实际生活都写进诗里,我只写我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我不是小说家,我不会“编”故事……我认为只有“真实”才能让我的作品充满魅力。

        作为一个诗人,她的这些话,是不是可以视为她的写作理念和写作立场呢?

         如《寻你》这首诗一一

        我不停地读书/不停地做家务/我甚至要不停地诉说/使自己能够不再想你

        为了使自己像个主妇/为了使自己不再爱你/我已经修练的太久

        电话的铃声/门前的邮筒/推销洗发水的女人/都不能带给我/哪怕是只言片语……

        如《某种心情一一给懵懂的少年》这首诗一一

        鸟儿/折了翅膀/在笼子里

        鱼儿/失去了大海/在容器里

        鹿儿/没有了双足/在栅栏里

        曾经的天空/曾经的海洋/曾经的陆地/曾经/一起奔跑的少年/在梦里

隔着天空/隔着海洋/隔着栅栏/想

自由的少年/你/能否理解那/笼子/容器/栅栏里的心情

          如《一个午后的絮语》这首诗一一

        你的回复使我彻骨的寒冷/你的迟归令我的出行计划再次搁浅/使我无法如期去看生病的妈妈/多少年来/孩子的事情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很久没给儿子好好做顿饭了/刚刚学会用牛里脊红酒和黄油做牛排/切碎的洋葱和西红柿/一些黑胡椒做配料/我煎制的牛排在锅内滋滋溢出香气/你不能如期而归/我们自己享用……

          我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要编一本书/一次计划许久的旅行/儿子的新学校/明天我要和邻居一起聚聚/楼上不再漏水了/我要对她表示感谢……

晚餐前/我要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我下星期一定去看她

 赵琼出版的诗集

       如《阳光下的咏叹调》这首诗一一

        这阳光/田里的玉米喜欢/大豆喜欢红薯喜欢/绿豆喜欢豌豆喜欢/苹果喜欢梨子喜欢/橙子喜欢柑橘喜欢/椰子喜欢芒果喜欢/桂圆喜欢山竹喜欢/乡下的二舅妈喜欢/葡萄园的表妹喜欢/疗养院里的大舅舅大舅妈喜欢/邵姨家院子里的石榴树喜欢/妈妈喜欢/我喜欢……

        在今天的阳光里/我为自己做出一个大决策/我将开始我计划的旅行一一走进生活里/去生活

        赵琼的诗,文笔清新、细腻;情感深厚、博大。特别是在语言上,她偏重于独白的节奏、口语化的表达。她写自己,写亲朋,写家庭,写生活,写大自然……她在诗中透露出这种直面人生的或日常的、繁琐的、平凡的或不平凡的东西,能让读者从中获得一种深刻的思想上或理念上的启迪,情不自禁地引起回响与共鸣。正如著名作家、曾任我们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的田中禾所说:……她的诗很纯朴,没有浮华的装饰,读起来很有质地,这使她的诗有一种生命本身的新鲜感和生动性。著名文学评论家、郑州师范学院中原作家研究中心主任张延文是这样评介她的诗的:将诗歌作为生活的核心,而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性消费,这也是她作品质量有保证的重要原因。

        英雄所见略同。我认为,这些评价都是恰如其份的。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赵琼今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既在文友的意料之外,又在文友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靠自己的作品来证明的。赵琼正是用她的诗,奠定了她在文坛的价值与影响力。

        一一赵琼,希望你继续努力!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男。1946年3月生。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人。1964年3月参加工作,曾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作品,有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记忆》、散文随笔集《走在文坛的边缘》和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问世。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职工文学创作的组织工作,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

        现已退休,任河南省阅读学会经典推广中心主任。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河南文学杂志纸质媒体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和微信公众平台刊发过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