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影片《何以为家》已上映一周有余,伴随着话题和口碑的持续上涨,虽然这部影片演员阵容不算强大,但它却真实如社会纪录片。尤其影片中小男主赞恩的本名本色出演,更是增添了它的感染力。 凡看过的,剧情都熟知了,说的是赞恩一家常年因无身份证明而寄居在几平米的小出租屋里,连给子女上学的费用都没有,甚至还要幼小的子女出去卖东西赚钱……这种种的一切彰显了现实的残酷性和黑色性。我很清楚的记得一幕,赞恩做工的时候,看到其他同龄小孩每天上学和放学,那时他心里该是有多羡慕啊,只看到他的眼中透露出一种沮丧且有一丝愤恨。 在此前的几期也谈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事,因为影片让我深受触动,所以让我也就一直对此念念不忘了。正因此,我观看了三遍,也许你会说不可思议,但我就是打心眼里心疼剧中的小赞恩。不过,本期我想换个角度,我准备谈谈电影中让人比较欣慰的,画面比较温暖的。 小赞恩人虽小,但却异乎寻常的成熟,这种异乎寻常超过了同龄人,包括他的妹妹和弟弟。要说赞恩在家里最快乐的事,便是和他妹妹萨哈一起卖东西的时候,一起玩耍的时候,他要做他妹妹的保护神,这种兄妹间的友爱或许也正是支撑他的内在动力。 影片中,一天早晨,他发现了他妹妹的月经来了,趁出去卖蔬菜饮料的时候,偷偷地帮她洗内衣。因为他怕他妹妹被他父母“嫁(卖)”给别人,所以就想极度帮妹妹隐瞒着。仅此一处便可以想象得出他妹妹在他心中的分量。卖完了东西,兄妹俩坐在屋顶上,他敲着空桶,嘴里哼着歌,也可以想象得出那一刻他心里也是特别幸福的。 这个画面,颇具视觉震撼力,让我想起了先秦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虽具体细节不同,但二者所透露的那种身处穷困之境的乐观却是相似的。这一点便是小赞恩在家里感受到为数不多的“温情”。也就因为此,当他妹妹萨哈被“嫁”给哈萨德,他极力努力之后还是未能阻止事情的发生,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家出走,而在外流浪的日子,他的心里也还是无时无刻挂念着。 关于影片中另一处让人感觉温暖的片段是发生在赞恩寄居在黑人拉赫的家里。 在拉赫家里,赞恩竭尽全力帮着照顾拉赫的儿子约纳斯。于是,便有了拉赫白天上班,家里全靠赞恩协助的奇妙场景。很显然,那一刻赞恩真的把拉赫家当自己的家,而拉赫也真的把赞恩当成异国亲人,所以后来法庭上当法官问拉赫“难道不怕赞恩把约纳斯卖掉吗”时,拉赫才特别肯定地说“我相信他不会”。是的,拉赫的感觉是真实的,是对的。赞恩寄居她家,已经把约纳斯当成了他的亲弟弟,也真的把拉赫当成了异国亲人,于是才发自肺腑地照顾约纳斯,来替拉赫分担家务。 一次,拉赫下班,从单位带回来残缺不全的蛋糕,准备给约纳斯过生日。当晚,拉赫她并没有单独给她儿子约纳斯过生日,而是选择让赞恩和约纳斯一起吹蜡烛,一起享受快乐。那一刻,让赞恩从心底感受到此前从未感受过被“家人”尊重的“幸福感”,所以他的脸上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影片镜头放到这,转折又出现了。好景不长,拉赫失业了,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之后的情节,一方面是拉赫悲惨的求职路,一方面是赞恩“悲壮”的求生路。为了求生,赞恩想到了他能做的一切,电影中所透露的“悲壮”颇具震撼力——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拥有如此之强的生存力,无论如何不能不让人佩服。 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这两处“温暖”的场景,其出现有着相似的条件:前者是和妹妹萨哈之间的亲密友爱,后者是来自异国亲人的关爱尊重。我们再回到影片的名字上,原名《迦百农》暂且不说,单说这中文名——“何以为家”,便有着既深刻也简单的道理。用一种类似鸡汤文的句子来讲,只要一个家庭拥有着爱与尊重,便可称之为一个“家”。如果一个家,失去了爱与尊重,“家”也就不复存在,只能沦为血缘亲属的一种群居。我们看看赞恩在自己家的时候,再来对比一下他在拉赫家的情形,便很清楚了。他之所以在拉赫家会感到幸福和温暖,主要是因为在拉赫家里感受到了爱与尊重。这种最简单也最难得的情感,让他有种找到“家”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只是这种“幸福”,因为维持它的条件太过脆弱,因而只能迅速破碎。后来他在法庭上所发出的呐喊,其根底也正源于此。他自己从小感受的温情太过稀缺,所经历的只有冷漠和暴力,所以他才向全社会发出呼吁,呼吁人们让自己的小孩有尊严地存活,有尊严地哭和笑。 最后的最后,当他知道要有身份证的时候,才又露出了笑脸,笑得让人心疼也心醉…… 这部影片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和情感魅力,便是让我一直难以忘怀的深层原因。关于这部影片的闲谈内容到此就全部结束,谢谢诸君的阅读,我们下期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