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四井被追债100万:作为父母,原生家庭的“锅”,怎么甩

 毒鸡汤 2021-06-03

带你解读职场,与我一起成长

近日,正在热播新剧《安家》,房四井的生母,刷新了我的三观。

房四井,一个农村家庭中多余的存在,一个房家要扔在井里没死成的四丫头,靠着自己的力量杀出了一条血路。

但到头来还是逃不脱原生家庭的噩梦:生她的母亲,一开口就是100万,而且还是为了给儿子买房子。

从《欢乐颂》的刘美兰,到《都挺好》的赵美兰,再到《安家》的潘贵雨,一个个只会“吸血”的父母,让我们看到了原生家庭的恐怖。

评论区里,到处是网友的愤怒和同情。

有网友认为:这不是吸血鬼,这是杀人;也有网友说:正是因为无所倚仗,普通人才不得不咬牙撑到这一步。

虽然遇到这种把亲生女儿往绝路上逼的父母概率很低,但每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总会有个声音在心底说:都是我的原生家庭惹的祸。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也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每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只不过都是张白纸,我们无法预知孩子将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但父母所提供的原生家庭,却会给孩子留下难以褪色的印记。

1

用尽一生,治愈童年

樊登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儿,父亲对她管教很严厉。有一天奶奶送了她一条很漂亮的牛仔裤,但是爸爸严肃地告诫她不要上学穿,女儿当然不肯。爸爸二话不说,拿起剪刀就把裤子剪烂了。

女孩长大以后每次想起牛仔裤,内心都会很难受。她甚至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买了牛仔裤屯在柜子里,也不穿,就那么放着。

陈铭在《奇葩说》中谈过一个心理学术语:未完成的心愿之魔咒。

那些童年时光中得不到的东西,注定成为一生都在不停追逐的执念。

有些人成年以后,经常在恋爱中寻找母亲或父亲,那是因为小时候父爱或母爱的缺席;

有些人一张嘴就离不开钱,把金钱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排序,那是因为小时候真的“穷怕了”;

有些人拼了命地想要挣脱束缚,无法适应工作的各种要求,一再追求内心的自由,那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管的太严,从未呼吸过自由的空气。

就像电影《囧妈》中的徐伊万,在母亲极强的控制欲下,他疯狂地想要逃脱,母亲越是控制,他越是抗拒,但在这抗拒的过程中,徐伊万变得和母亲一样,控制着婚姻中的伴侣,导致婚姻失败。

心理学家荣格说: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

在这场亲子接力中,孩子一生都在追求那个儿时得不到的东西,却往往可悲地成了上一代的复制品,并将这种方式延续到下一代的教育中,如此轮回,恶性循环。

2

性格决定命运,家庭塑造性格

主持了13届春晚的董卿,因为《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见识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她在很多节目中,都大方地谈论了父亲对自己的苛刻教育:不能照镜子,不能穿新衣服,每年寒暑假还要被迫去打工,还得是清洁工的工作,而报酬每天只有1块钱。

董卿自己说:你很难想象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对自己的独生女儿这么样的苛刻。

很多人会将董卿今天的成功,归功于这种教育模式,但董卿却从没有推崇过。

成年后的董卿,自然是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认为,人只有吃苦,后面才有好日子过。

但即便达到了所谓的“成功”又能如何?

童年的记忆给董卿留下的,是一生的自卑。

即便她做的很好,但只要不是比别人强出很多,她就会觉得是自己出了问题,她就会缺乏安全感。

王子文在《女儿们的男朋友》中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说自己和父母之间“没事从来不联系”。

很早的时候,王子文就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她很少见到两个人在一起,她当然可以假装开玩笑说要两个红包,要两个生日晚会,但是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这份敏感,她却永远挥之不去。

用王子文的话来说:“这个创伤,这辈子我都带着。”

原生家庭当然不是失败的理由,世间的一切,只要真的足够想要,真的足够付出,自然都有可能得到,但是即便攀上顶峰,实现梦想,即便随着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但那份伤痛留下的疤痕,依旧存在那里,清晰可见。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更重要的是:原生家庭,塑造性格。

3

合格的父母,美满的家庭

心理学家武老师说:家庭是这个社会的浓缩,而个人又是这个家庭的浓缩。原生家庭这件事很严重。

我们都曾为人子女,也都终将为人父母。

我们或许也曾因原生家庭深感无力,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这场没有分数的考核中,我们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

l 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孙俪曾在《鲁豫有约》中谈到,她最初不愿在微博晒等等萌照的原因,她说:“我怕他以后骂我,我还不知道他的性格呢,万一我的孩子是一个不想让别人认识的人呢?”

其实,她不是不愿意,她是不知道孩子愿不愿意。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中说: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

当我们真正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尊重的时候,当我还是我,你成了你的时候,我们彼此之间,才会有最美好的关系。

l 发挥沟通的力量

有科学家对出生在1970年的一万七千名小孩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即使在贫困家庭中的孩子,父母的做法与孩子未来的道路,也是有着很大关联的。

那些愿意倾听孩子,亲切地回答孩子,花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更有可能脱离贫困。

达娜·萨斯金德在《父母的语言》中说,孩子之间的差距,其实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拉开了,他们之间的差距不在于物质条件或态度,而在于词汇量:3岁时不同孩子接受的词汇总量相差三千个之多。

沟通,可以让孩子更多地更快地掌握语言;可以使我们解开孩子不良情绪背后的声音。

我们总是执着于给孩子报最贵的兴趣班,给孩子预备最好的学区房,但却往往忽略了作为父母的语言的力量。

l 高质量的陪伴

俞敏洪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给孩子假设有一条即将下沉的船,船上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玩具和宠物狗,要求孩子只能留下3件东西。但结果是,只有20%的孩子愿意留下爸爸。

你在孩子身上花时间的多少,决定了你在他心中的重要程度。

现代社会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忙碌。但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优渥的条件、限量的玩具,当一个孩子孤独到只能跟玩具说心里话的时候,他的童年该有多寂寞?

当然,陪伴不是单纯地靠在一起,还要有所效率,追求质量。

你可以和孩子制定计划,每晚睡前进行亲子阅读;可以举行家庭会议,让孩子也发表一些家庭管理的想法,共同制定规则;还可以选一个喜欢的季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高质量的亲子共处,是在彼此分享中得到情感的生活,达到才能的拓展。

我们一生或许会有很多孩子,但是每一个孩子,一生只有唯一的父母。


种一棵好树最好的时间是在20年前,其次,是现在。

文 | 毒哥&青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