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师专访 MUSE × Senara Wu

 新用户8327eCUR 2021-06-03

PORTFOLIO COACH


INTRODUCTION


ARCHITECT

Chen Wu

Senara Wu



MAE ARCHITECTURE PORTFOLIO COACH

建筑本身是枯燥的,各种图纸、数据、模型的堆积,日复一日的常规操作,也许会把你的耐心磨掉,但当图纸上的线条变成现实中的红墙绿瓦,快乐会油然而生。出过留学读建筑也是一样,每一个熬到凌晨的夜,每一次精心准备的presentation,每一次方案得到老师的肯定,都是我们成长上的风景。

今天我们邀请到目前在芝加哥工作,毕业于IIT的学姐Senara,跟大家聊一聊出国留学读建筑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另外,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建筑作品集方面的想法。

导师介绍


 

长安大学

本科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建筑学硕士


[ 工作经历 】

Skender, Chicago, 美国

建筑师

JL-Office, Chicago, 美国

建筑师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芝加哥 - 学校助教

Wight & Company, Chicago, 美国

助理建筑师


                导师作品  1                

NAIVE iNTENTION

The Gymnasium Design

                导师作品  2                

ARCHITECTURE OF INVISIBLE 

Directional Autonomy


为何选择出国念建筑设计专业?

大三那年机缘巧合参加了学校和一位海归建筑师合作的workshop,探讨当代语境下特定人群与城市的关联性以及疏离感,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建筑不只是满足规范和尽力完善任务书所要求的内容,当代建筑理论也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深不可测。当时我所在的本科院校每学期的建筑任务书都是规定好的,几乎十年都没有发生过改变。这令我十分好奇国外院校的包容度和创新性,这便是我决定出国的缘由。


留学学习过程中有哪些记忆犹新的事情?

有一学期的studio选了非常难做的一个课题,老师也很严苛,一三五都是studio,每次都要求有新的东西然后pin-up,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就很尴尬。

此外,周二周四还有建筑公司的实习。很多次感觉自己撑不住了可还是撑了过来,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身上的无限潜能。

你觉得做一份优秀的建筑作品集,最重要的三点是什么?

1.梳理清楚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思路并完整地表达。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整个方案从一开始concept的来源,到如何发展演变,到最终表现的结果,作者是应该向阅读者很清楚地呈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我认为也是国外院校很看重的一点。

2.如何完美的呈现。审美很重要,闲暇时可以翻阅Issuu和Pinterest大神们的排版和配色,思考一下这些图有可能是怎样产出的以及这样表现的原因。

3.合理规划好时间。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曾经的我深受其害,一开始时间很充裕的时候,我会花大量的时间把一张图做到完美,有时候调线宽是0.13还是0.15都能纠结半天。以至于前面的项目非常完美,后面的有可能十分仓促,了了完事。虎头蛇尾的作品集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大到每一个project,小到每张分析图,大概预计多少时间都需要规划清楚。


可不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些可以提升建筑学相关知识的网站或者书籍?

Archinect

https:///

汇聚了建筑学生,建筑师,教育者的交流平台。会有很多院校以及学生分享他们的studio,可以作为参考看看自己喜欢哪些学校的风格。

James Florio

http:///

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建筑摄影师,非常纯粹地呈现出建筑之美。

《The Eyes of the Skin》

讲建筑与感官的一本书,像一本散文一样娓娓道来。除了视觉以外,我们还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感知空间。

《Ettore Sottsass: Architecture And Designer》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比起建筑,我更喜欢 Ettore Sottsass设计的家具和各种有趣的小玩意儿。推荐这本也是希望大家不要把视野仅局限在建筑领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