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ER: 三胎政策会有效吗?先得分析男女的受教育程度!| 唧唧堂论文导读

 liyu_sun 2021-06-03
图片
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作者 | 唧唧堂经济金融学写作小组:Dream-elsa
审校 | 唧唧堂经济金融学写作小组:绵绵
编辑 | 悠悠

近日,国家的三胎政策一出,和几年前的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一样,又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很多人表示,不要说二胎三胎,生育一胎都够呛,强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甚至让很多人选择不婚不育。所以,这项政策是否有效或有足够激励来改变这一现状呢?我们来看看一篇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研究,或许会有一些启发。

根据Thomas Baudin, David de la Croix 和Paula E. Gobbi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的文章《美国的生育率和无子女问题(Fertility and Childless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推断,中国全面放开二胎三胎的政策,也会提高女性选择不生小孩的比率,其政策有效性可能会因此降低。

在理论上作者建立了经济学模型,将男人和女人进行随机配对,并考虑决定是否结婚因素,接着,检查双方是否是“自然不育”,并在消费与生育之间做出选择。通过模型推导说明婚姻是有成本和收益的。收益是两个人组合成一个家庭后,共同分摊家庭公共品的支出,形成规模经济,并且极大地降低时间成本。 

时间这对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来说是极其重要和宝贵的,因为一旦拥有小孩,男人会将部分时间花在养育小孩上。对女人来说,丈夫减轻了养育小孩的时间成本。成本是,对男人而言,太贫穷或者需要丈夫的帮助才能养育小孩的女性是没有吸引力的。比较而言,他们会更愿意去追求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但求婚成功是相当艰难的,因为对教育程度高的女性而言,她们并不需要男性的保护以应对贫穷。

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生育和养育小孩的机会成本较高。如果她们没有获得生孩子的激励,一般也会对男性的求婚采取拒绝的态度。

在实证上作者基于美国1990年以来的数据,发现女性无论是已婚还是单身,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女性不要小孩的比率与受教育之间呈U型关系,即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由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两方面因素引起的。在U型左侧,女性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而陷入贫穷,缺乏生育所需要的最小商品数量,使她们不得不选择放弃生育,因此不要小孩比率的曲线呈下降的趋势;在U型右侧,女性因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获取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取较高的收入,而生育和养育小孩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她们来说这部分时间的机会成本是极高的,因此不要小孩比率的曲线呈上升的趋势。

而女性结婚率与女性受教育水平之间则表现为“驼峰状”,女性受教育水平在学士时,结婚率最高,超过了90%;受教育程度过低或过高(PHD)结婚率骤减,维持在20%附近。另外,结婚率与男性受教育水平则呈现出递增趋势,即男性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结婚率越高。

图片

此外,作者还进行了反事实实验,首先利用美国1871至1964年间数据(1990年以前),对女性生育率与未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加以分析;然后考察男性和女性工资不平等以及这一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对生育率和不要小孩的比率的影响。结果对上述结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

针对这一研究,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当前实施的“二胎三胎政策”表示疑虑。事实上,二胎三胎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单身女性求职的难度(企业从雇佣成本考虑),为了维持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她们可能会选择延长婚龄,进而导致结婚率下降,生育率短期内得不到有效提高。

而部分女大学生(包括研究生)会选择延长在校的受教育年限,而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受教育程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她们生育小孩的机会成本的提高。对已婚且没有小孩的女性来说,放弃工作生一个小孩的机会成本也相对较高。

综合而言,二胎三胎政策的有效性还值得学术界去深究。

参考文献:

Thomas Baudin, David de la Croix &Paula E. Gobbi,Fertility and Childless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5, 105(6): 1852–882. http://dx./10.1257/aer.20120926

唧唧堂研究人简介:Dream-elsa

图片

推荐

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