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影探 2021-06-04

如果要说最近的院线有什么遗憾的话,

之前就说确认引进的经典电影《入殓师》迟迟未能上映,绝对算一个。

本以为会在清明节上映,结果到现在也没个影儿。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图源微博@新浪电影

没想到,电影没等到,剧倒是等到了一部。

网飞出品,和《入殓师》有些类似的韩剧佳作。

一样是讲述死亡的故事,一样是举重若轻的叙述方式。

目前豆瓣9.2,看过的大部分都表示,非常好哭。

不该错过,但最好也还是不要上班时偷偷看——

《我是遗物整理师》

2021.5.14.韩国网络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剧如其名。

故事主要是关于一家专门从事遗物整理的公司,名叫"天堂移居"(move to heaven)。

说是公司,其实也就韩静佑韩可鲁父子二人。

每当有人去世时,他们的工作就开始了。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何谓遗物整理师?这个职业有存在的必要吗?

恐怕还是有很多人不太能够理解。

就像很多人认为入殓师就是"处理尸体的人"一样,

也有很多人把遗物整理师看成是"清理现场的人"。

但实际上,清理现场只是他们工作中最基本的一环而已。

甚至连这基本的一环,也比一般的情况要繁重得多。

孤独死现场、凶杀案现场......是他们经常要面临的情况。

而这些地方往往是蛆虫遍地,恶臭冲天。

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本干不了这事。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不过,对于遗物整理师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针对遗物进行整理和筛选。

什么东西该扔掉,什么东西该留下来,都是需要遗物整理师去做决定的。

筛选之后,如果逝者有家人,这些遗物就交给家人,实在找不到的话,便烧给逝者。

也正是因为这份职业属性的关系,父子俩总是需要去想象逝者生前是个什么人。

所以,整理遗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试图去还原逝者生前经历的过程。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比如第一集中的青年金宣宇。

因为腿被工厂机器轧伤没能及时就医,伤口感染后,当天夜里便不幸逝世。

接到委托后,韩静佑和韩可鲁前来帮他整理遗物。

小小的一间出租屋,床边放个桌子基本上就占满全部空间了。

房间里物品不多,不过都被整理得井然有序;

书桌上摆着大学入学考试的参考资料;

抽屉里有叠得好好的一沓便利店小票;

上面记载着他买的各种口味的买一送一的紫菜包饭;

台灯上贴着"努力成为正式员工,加油!"的便签纸;

包包里装着指甲刀、除臭剂等工具......

你猜,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韩静佑父子的猜测是这样的:

他是个刚刚入职的年轻人,以成为正式员工而努力工作着。

因为工作繁忙,他常常没法坐下来好好吃饭,因此背包里总是准备着泡面。

小票上各种味道的紫菜包饭,可能是因为每天打折的口味都不同。

而把小票整整齐齐叠起来保存,可能是因为他暗恋着便利店里的收银女孩。

这同时也解释了他包里为什么会有指甲刀和除臭剂。

这是本剧"好看"的原因之一。

根据遗物去推测逝者生前的故事,多少有点侦探片的影子。

其中甚至有一集,内容上便是一起谋杀案被伪造成了意外事件。

后来凭借着韩可鲁超强的记忆能力找到线索并破案。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另外一个好看的点在于,本剧成功地套用了类似于《雨人》的经典情节模式。

虽然前面说的是韩静佑和韩可鲁父子,但实际上本剧的男主是韩可鲁。

他是一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拥有过目不忘的神奇记忆力。

在外表上看起来可鲁与常人无异,一般情况下也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不过在诸如整洁、遵守规则等某些方面十分偏执,甚至会出现过激反应。

家里的物件一定要摆得整整齐齐,煎蛋破了都能让他坐立不安......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以前还有父亲带着他。

但父亲似乎是对自己的急性病症早有预警,早早就立下了遗嘱——

让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曹尚久来作为监护人照顾可鲁。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这位曹尚久基本上就是个痞子。

以前以打地下拳击为生,和韩静佑有过一段难以解开的宿怨。

他不想当什么监护人,奈何韩静佑开出了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如果他作为叔叔和员工,和韩可鲁平安相处三个月,那么韩静佑的财产就全归他。

主线的故事,也就是在叔侄俩在有欢笑也有吵闹的相处过程中各自解开了心结。

可鲁接受了父亲死亡的事实,曹尚久也解开了和哥哥的宿怨。

叔侄俩最终也形成了亲人间的羁绊......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总地来说,其实是比较商业化的叙事套路,

但难能可贵的是,剧集在整体上并没有流于煽情和俗套。

究其原因,首先,恐怕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有原著兜底。

剧集改编自金玺別的散文集《离开后留下的东西》。

作者本身就是一名职业生涯长达十多年的遗物整理师。

所以,剧中的很多细节都是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更容易打动观众。

比如遗物整理师们工作时会把窗户全关上。

因为担心尸体或房间里的臭气飘出,或者现场被人看到从而影响到街坊邻居。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比如在工作时会遭受的白眼和冷落——

旁人总会让他们把车停得远远的;

如果有小孩好奇地凑过来,也会立马被家长喝止并叫走;

总有人希望他们能赶紧办完事离开......

他们不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遗物整理师的工作。

他们不觉得一个人死去是一件悲伤的事,只觉得晦气。

这些并非编剧杜撰,而是原著作者都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另外,其实剧集中出现的死亡案例,几乎都涉及到了韩国当下的社会议题。

比如受了工伤却不敢报的青年、因医闹而死的医生、从小便被送去海外收养的遗孤回国后的尴尬处境......

虽说因为基调的问题,剧集并未进行深入讨论,

但这些细节的加入,成功让整部剧免于了成为一部悬空的鸡汤剧。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当然,本剧最值得称道的,还是用遗物整理师这一职业的视角,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来让观众直面了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整理遗物?

因为遗物就相当于逝者留给生者的最后的话语。

第三集中,被儿子嫌弃,一个人生活在破旧房子里的老奶奶孤独死去。

整理遗物时,儿子发现她还保存着几十年前,自己发第一份工资时送给她的保暖内衣。

本来还坚持自己就是铁石心肠的儿子瞬间没绷住,嚎啕大哭。

故事以死亡开始,逝者却在遗物带给亲人们的回忆中再一次复活。

逝者珍爱的,向往的,后悔的,遗憾的,悉数展现在观众和亲人眼前。

这便是本剧让众多观众哭到泪崩的原因——

遗物整理师是在以"生"的美丽,来对抗"死"的戛然而止。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一样,

如果幸运的话,松子的死被刊载在了报纸上,大概也就两三句话:

四十多岁独居女人被发现死在家附近的操场上,生前疯疯癫癫,吵吵闹闹,家里堆满垃圾,恶臭熏天,引得邻居嫌弃......

谁又能想到,这个蓬头垢面,邋遢不堪的跛脚女人,曾经那么努力地活过呢?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人生无常,生命易逝。

死亡常常是我们刻意回避的话题。

但看这部剧的时候,却很容易让人不自觉地代入:

"如果我今晚就死掉了,那别人来整理我的遗物时,会发现什么呢?"

"我有没有想要保存的,那些有着重要记忆的物品呢?"

重要的是该担心何时会死去?还是该如何留下"生"的痕迹?

一口气刷完十集,哭着打五星

李安曾说过,他觉得人生就是不断地在失去,只是我们往往来不及好好作别。

而遗物整理师的工作正像是给了人们一个不算完美的作别机会。

不论是对于生者,还是对于逝者。

就算对于那一类失去了所有朋友和亲人的,孤独死或自杀的人来说,

如果最后有人在替他们整理遗物的过程中知晓了他们的一些事,体会到了他们的心情。

虽然不清楚他们是否希望如此,但记得总归听起来要比忘记好。

至少在最后的最后,他们并不是无人知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