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飞真该移除语文课本吗?

 禹杰 2021-06-04

2021-06-04 10:01 来源:历史战争

 “精忠报国”的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了,但是真该移除语文课本吗?           

《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这句诗我们都在课本读过,边读还边想象出岳飞在战场上英勇抗敌的英雄形象。但是,有人发现现在的教材做了改动,岳飞相关的文章被移出教材,也不能再说岳飞是“民族英雄”。80后、90后都是学着岳飞的课文长大,一直都叫他“民族英雄”,为什么就几年的光阴,一切都变了呢?

要说岳飞,还得先从北宋灭亡说起,1127年,金人攻下宋朝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还有近3000名皇室宗亲、北宋遗臣,宋康王赵构在事故发生前没有救援京师幸免于难,他为了复仇6月12日于河南商丘称帝,建立南宋。

赵构刚刚建立南宋那三年时局很不稳定,他对金人的立场经常在主战、议和中左右摇摆,1130年,名将韩世忠带8000人以少胜多打赢金兀术10万大军,此战极大鼓舞南宋士气,让金兵不敢轻易渡过长江,赵构这才决定主战,重用韩世忠、岳飞等武将。

1103年3月24日,岳飞出生在河南汤阴,他父亲岳和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人善良,经常省吃俭用,将省来的钱帮助穷人,如果穷人还不起他就不要别人还,岳飞从小看着父亲的品性慢慢受到感染,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岳和年过半百才有的岳飞,他并没有溺爱岳飞,而是不竭余力栽培他,北宋末年动荡不安,他希望岳飞以后能为国家出点力,就送他跟着“陕西大侠铁臂膀”周同学习武功,并且教育他:“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可以说,岳飞之所以赤胆忠心,不只是岳母教的好,还有岳和的言传身教。

周同去世前,将最后一点武林绝学传给岳飞,岳飞武艺突飞猛进,20来岁就能举起300斤重的弓射中目标,周同去世后他就从军报效国家,凭借出色的武力在一次清剿敌寇中取得敌军首领首级,晋升为偏校。

岳飞在外行军担心家中的老母亲,生怕自己一去不回再也不能为母亲尽孝,就在打仗之前特地回来一次,岳母让他脱下上衣,他乖乖照做,岳母在他背上刺上“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岳飞看到这四个字就知道母亲的意思,从此把心思全都放在国家上,慢慢从无名小卒变成让金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

岳飞带领岳家军在一次作战中,只差4、50公里就打到金人大本营,收复河山的机会就在眼前,然而赵构怕他会把徽钦二帝从金人请回来抢走他的皇位,不想岳飞继续打下去。赵构身边还有一大奸臣秦桧,秦桧早已被金人收买,他为了帮金人做事一直在赵构耳边说岳飞坏话,赵构老糊涂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退兵回朝。

尽管岳飞不想回朝,想一鼓作气消灭金人,但君命难违,只能仰天长叹一句“十年之力,毁于一旦”。岳飞回朝之后,有更大的危险等着他,秦桧怕岳飞以后还有机会对抗金人,就找理由害死他。

由于岳飞实在太正直没有留下半点污点,秦桧找不到杀岳飞的理由,他就牵强地弄出“莫须有”为罪名将岳飞关起来,赵构也掺和一脚下令赐死岳飞。岳飞一死,金人开心地在他们的地盘饮酒作乐,南宋也失去了对抗金人最后一点希望,只苟延残喘137年就宣告灭亡。

岳飞的肉体早已作古,但他精忠报国的精神永远流传下来,教材曾以他的事迹教育孩子爱国,近几年来岳飞从教材消失了实在让人痛心,追其原因是金国后裔变成了现在的满族人,各个民族都团结一心变成一家人,不再存在外敌一说,如果还强调岳飞“民族英雄”的身份就不利于加强民族感情,于是教材就把岳飞移了出去,不过教材将岳飞移出去并不代表抹灭他的功绩,他仍然是大家心目中的好男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