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流与合作的魅力

 天街小宇 2021-06-04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一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由此可见,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问题远比本身更深刻,所以多交流多沟通是我们提高自我能力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亦适用于我们的课堂。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面对同一问题,经过思维火花的碰撞,往往会收获令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

      《悠悠水韵》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阅读链接,文章分为生命之本、文明之源、心灵之泽三个板块。通过把约五十亿年的地质年代浓缩到一年之内这种抽象的方式,使得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了“水是生命之源”的真谛。“文明之源”部分列举了水在文明古国的繁荣和发展中作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让学生领略到水是孕育文明的摇篮,同时,润泽心灵的鸡汤让古往今来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以“水”为载体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文章的末尾有这样一段文字:“水还在流。从亿万年前流到今天,还要流向未来。”这样的总结紧扣文章内容,又合乎情理,所以备课时,我并没有给予它过多的关注。在课的结尾,指名两三位同学总结收获,当他们说出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要节约用水这些道理时,我觉得这堂课就可以结束了,于是计划用再次阅读、感受水韵的方式结束此课。

 

        巡视时,不经意发现小明的课本与众不同,本就不算工整的字体可能加上紧张显得是那么潦草,乍眼一看,还以为是恶作剧,因为说他是一个捣蛋鬼一点也不为过,但他回答问题往往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我小声问道:“你为什么加了这么一句话?”他第一反应是用小手捂住,好像犯了错误一样,小脸红红的又不好意思说的样子,“没事儿,你说说看,老师觉得你一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听到这样说,他把小手拿开,变得“理直气壮”,“老师你看,要是人们不节约用水,总是污染水资源,还围海造田,水还怎么流向未来呀!所以我觉得不一定”。

 

        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见解,他说的条条是道,甚至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其他同学又会有怎样的亮点子?顺势将“水能流向未来吗?”作为小组讨论的话题抛给学生,果然引起了不同凡响。在激烈的讨论中,一个个“忧患家”相继出现,一个个“护水使者”也脱颖而出,学生们在讨论中收获,在收获中提高。

       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尽其所能,取长补短,在轻松、自主、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达到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这也许就是合作交流的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