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古 “风”今犹在

 文艺众家 2021-06-04

有文有艺聚众家

千年古 “风”今犹在

文/闵生裕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每一次回想当年不堪回首的复读往事,当时干得最没名堂如今想来最牛逼的事就是,即使是上高五,我课桌的一角还执着放着一本《诗经》。大概是因为《诗经·国风》的原因,后世把民情风俗、民间歌谣称之为“风”,采集民情风俗及民间歌谣的活动便称之为采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里的许多诗篇不同时候读有不同的感触。最近,我阅读《诗经》,不时生发了点小小感慨。我理解的“风”是一种完全的纯粹的民间表达。为什么《诗经》是千年经典,因为它来自民间,高手在民间。

关于劳动与果实

《诗经·国风》中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批评和道德批评的诗。这些诗有些是针对特定的人物事件的,有的则带有普遍意义。总体上说,这些诗较多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不满。比如《诗经·国风·魏风》就有这样的诗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将贪得无厌者称之为大老鼠,并发出无情的控诉与诅咒。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而在《伐檀》中,劳动人民将批评矛头直指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社会分工不同及生产资料分配不公问题在任何社会都存在。梅尧臣的《陶者》这样写: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不要说《诗经》时代的“风”,我们今天流行的一些民间文化多少也有“风”的意味。早些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段子:
羊过千,牛过万,
娶个媳妇十八万
当时人们说归说,还觉得多少有点夸张。如今,一只羊个头大一点一千买不到,得两千,而一头牛一万根本拿不下,得两三万,品种好的好像还不止。至于农村婚嫁,尽管我们一直在抑制天价彩礼,农村娶媳妇就是不要彩礼,让在城里置套楼房,再买辆小车,远远不止十八万。条件好的花销甚至在百万左右。
若干年前,我爹养了一大群羊。因为羯羊肉质好,售价高,而母羊因为产羔,一般老了后淘汰宰杀。当年羊肉每斤32元左右时,老母羊肉每斤20元左右。相对来说,羯羊或当年母羊密齿羔子肉煮熟后白净,而老母羊肉柴且色暗发黑。我爹把好羊肉卖了,母羊肉留自家吃。吃到这样的羊肉,我很难过。一问我爹,他说,老母羊不好卖,上门的羊贩子不出价,还不如自己吃。盐池羊肉本来正宗,炖烂了味道也香着呢。过去死羊肉也吃呢。


我对老爹说,当年有一种说法,日本人把一流的商品卖给本国消费者,二流的卖给欧美国家,三流的卖给亚洲国家。我们国家一度有出品转内销的说法。人们在兜售时只要说出口转内销,便认为比我们平常买的商品要质量好。那是我们生产力不发达的特定阶段的事儿了。我们是养羊人,我们一定要吃最好的羊肉。如果过去供我们上学时,需要花钱,你这样做我能理解。现在,我们日子好过了,不差这点。从那以后,我们家再没有吃老母羊肉。当然,老母羊肉耐煮,炖汤入味。我们在羊肉泡馍馆里吃的羊肉大多是老母羊肉,因为它耐煮,四五个小时炖煮后羊汤入味。而当年羊肉煮过一个小时后肉就太烂,煮四五个小时就化到锅里了。这也是羊肉泡馍馆选择老母羊肉的一个原因。

“陶者”住不上高楼大厦,“蚕妇”穿不上绫罗绸缎,他们心里有落差,咋琢磨都不对劲儿,只有一声叹息、几行清泪。或许他们想也想不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只有当时的诗人知道,你们的劳动成果被人剥削了。如今,农民种地不缴税,养羊不交税,相反,盐池县为鼓励农民养殖,政府还给补助,比如滩羊一只基础母羊补100元,有的地方一只种公羊补助500元。这个时候,像我爹这样的牧羊人,你要是再舍不得吃好羊肉,那就没有理由怨政府了。

关于爱情与诅咒

《诗经》中的《邶风·谷风》《墉风·柏舟》《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诸篇或者反映了妇女被遗弃的悲惨命运,或者描写了她们敢于争取自由婚姻的斗争精神。其中的《氓》可称为代表作。诗中女主人公是一位弃妇,她诉说着自己当初如何钟情于一位男子“氓”抛弃了她。诗中唱出了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初恋时候的氓还很萌很纯、很青涩很痴情。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结婚三年后,新鲜劲过了。当年那个氓变了,他从奴隶到将军,得到了就不知道珍惜。不但不在乎我,还有二心不重德行。小女子大概只有心里暗骂,你他妈狼心狗肺,我他妈有眼无珠。

这样的“风”在时下的网络文化、段子文化中有么?答案是肯定的。我在快手上看到一毒舌小姐姐对前任渣男的美好祝福:“我祝他不孕不育,儿孙满堂。”爱在民间,恨在民间,阴损的诅咒也在民间。劝君莫做负心人。我想,这个小美女不知被渣男骗得有多狠伤得有多深。如果让我模仿《诗经》的笔法写几句,那就是:“不孕不育,胡瞻尔子孙满堂、其乐融融兮?” 有一种诅咒化作祝福,让负心人的可耻超越了世界上最绝妙的讽刺。你说这不是从遥远的《诗经》里传出悠悠古“风”么?

作家档案

闵生裕(本平台特聘名作家)宁夏盐池人。专栏作家。擅长杂文时评,足球评论,艺术评论等。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协理事,中国硬笔书协组联部委员,宁夏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出版杂文随笔集《拒绝庄严》《都市牧羊》《一个人的批判》《闵庄烟火》《操练自己》等七部。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校对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1391042036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