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的底层逻辑,以及对个人的启示

 顿悟视角 2021-06-21

一、认知的自然过程

从生物的发展史来看,最早人类先对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建立印象,产生了模糊的意识。经过长期的接触观察,人类逐渐意识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及规律。随着交流的需要,语言诞生,人类能给每类事物取一个名字,相互便捷交流信息,这极大释放了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名字蕴含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人类渐渐形成了抽象、推理等思维和语言能力,至此人类的认知方式基本成型。

从物质属性看,人类通过触觉器官感知这个世界、通过大脑分析认知这个世界。触觉和认知的背后是神经元,人脑有几千亿的神经元,按照《失控》中的观点,意识正是基于这些数量庞大的、去中心化的神经元网络,接收处理外部信息时涌现出来的。外部信息对内部神经元的分布式网络有着关键的抑制作用,当人对于外界感知全无时,这种分布式网络可能失效,产生幻觉。总体上,人具备认知这个世界的物质属性基础。

《自私的基因》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自然界已经有了强大的基因、为什么还要进化出大脑?本来基因的应激反应就能让生物足以应对外界,基因本身是底层代码,而大脑的出现作用又在哪里。书中的答案:基因的反应具有盲目性,很可能不符实际,无法作出最有利的选择;而大脑能基于外界信息综合判断,这个决策机制更高级。这也说明,大脑的决策机制一定程度上与基因是有竞争的,要克服“本性”需要更大的决心毅力。

二、对世界的底层认知

1、概念与认知

上面已经有提到,人类是基于概念认识世界的,概念包含了外部事物在人大脑中的映射、以及大脑中的归类抽象等处理。当人通过某些概念去分析事物时,很多时候看到的只是事物的片面因素,得到的可能只是片段信息。因此,应该从系统的视角、多维度去综合分析事物;同时也应该避免被各种信息湮没,学会抓住主要因素。最后,概念还是要回归到现实,避免沦为纯粹的文字游戏。

概念中有很多成对的组合,比如优秀和差劲、男人和女人、进攻和防守等,这也反映出世界的对立统一性。从静态的角度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动态的角度看,两者会根据条件相互转化。理解这个关系有利于指导人的行动,如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可以通过发挥优势来弥补劣势,优势发挥到下一个层级,就可以指导劣势的弥补;充分发挥优势必然会兼容优势的反面。

在实际认知世界的过程时,如果仅陷入这些概念,则很容易失去主线。如凡事过于关注凶吉,畏首畏尾。更应该通过主线来升华矛盾的双方。如通过理想超越凶吉,保持谦逊。

2、整体和部分

世界是一个整体,由各个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其功能和定位。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简单叠加,整体的功能要大于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体现了系统性。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其中每个部分都是去中心化的;除了某些关键的部分,去掉部分机制一般不影响整体的运行。部分之间通过一些简单的规则实现了整体的功能。

从整体视角理解主要矛盾,其是发展变化的,今天的主要矛盾明天可能不是主要矛盾,今天的次要矛盾明天可能变成主要矛盾。非主要的矛盾并不是不重要,而是对人来说解决有先后侧重。

东方认知世界的方式是系统论,西方认知世界的方式是精细到每个部分的具体功能;两方各有所长,东方缺乏解构的细度,西方缺乏还原到系统的视角。合适的做法:将整体解构到部分,在整体的视角中理解部分,最后还原到整体。

3、角度切入与发展

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为何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生长呢?这体现了世界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如同样是电商,传统电商和社交电商的发展道路和打法就非常不同;同样是呼叫,作为客服的呼叫和推广的外呼就发展出了天差地别的商业场景。

从不同的角度去打,哪种更有生命力呢?这里最能体现人的眼界和思维。哲学上看,两者各有所长,但哪种更高级、更具渗透性、更容易形成趋势,这种将会更占优;但辩证的视角,另一方完全发挥出其优势,守住其边界,加深护城河,危机中寻找突破口、破局点,最后的结局也未可知。——这是世界的魅力所在。

虽然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去预测谁最终会赢,但有一些模式是具有生命力的,比如闭环。当一种商业模式形成闭环,哪怕其占据不利的体量,外界也是不容易打破。另一种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模式,其生命力是天然的。

三、对个人的启示

1、解构和还原

对待相同的事,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其行为模式的不同,造就了人和人之间的巨大差别。

认知和行为的过程解构:

还原到个人,最重要的还是练好个人修养,而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方法论,适合个人的有效方法实践。

2、特质与成功

每种特质的人,都有机会成功,只是机会所在的领域和机会的大小。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用几个因素就全部概括完(否则世界将是单调乏味的、无生命力的),每种因素都有其适用的地方;在一些条件下,部分因素会成为主导,条件改变,主导因素也会变。找到适合的领域,将特质发挥到极致,是一种成功之道;当然能否找到这些领域、最终能否成功,这里面还有缘分的因素。

3、如何看待商业模式竞争

商海里有人守正出奇、剑走偏锋、出奇制胜,有人稳打稳扎、逐步扩张、设立护城河;有攻城的、有守城的;有下海拓荒的、有红海寻机的。纷纷扰扰之中,如何认识这个江湖、高手是什么路数、哪种模式更具生命力?

需要有一种上帝视角,不被细节信息湮没,能深刻认知到本质。这里仅提供一种个人观点,比如现实商业社会中通过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服务流,来理解串接各种社会活动,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认知方式。

附:数学思维

数学代表目前人类思维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思维方法的结晶,从中可以看到非常多有效的思考方法,能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

- 概念抽象:精确清晰定义边界

- 公理化演绎:从几个基本概念出发,构建整个理论大厦,典型为集合论

- 结构化思维:注重分析系统结构,从集合论到结构主义,是数学的进化

- 条件思维: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立,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 概率思维:小概率事件、墨菲定律等,广泛应用

- 建模思维:现实中的问题抽象,底层思考

- 证明求解:给定命题,寻找解题思路,构造法、反证法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