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出口替代效应显现

 五蕴皆空如星辰 2021-06-04

图:东盟出口产品占比

今年5月以来,东南亚疫情再次升级,多国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考虑到东南亚在国际贸易及全球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其疫情的反覆或对国际贸易和全球产能修复造成冲击。接下来本文将探讨东南亚疫情爆发下,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会如何表现?如何影响未来全球出口?

受印度疫情扩散影响,今年5月以来东南亚地区疫情有所加重。东南亚各国政府对此采取了多项政策应对疫情,马来西亚6月1日起执行为期十四天全国封锁;越南关闭餐馆并禁止公众聚会,北宁省和北江省实施宵禁和其他限制。

东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一环,为全球供应机电、矿产品、塑料、化工原料及制品和纺织原料及制品等。全球视角来看,东盟2019年货物出口金额占同年全球出口金额的7.49%,2020年小幅上升至7.87%;2019年货物进口金额占全球进口金额的7.22%,2020年轻微下降至7.12%。疫情的爆发及日趋严格的防疫政策或使得东南亚制造业企业受到冲击。以越南为例,此次疫情集中爆发在北江省和北宁省,两省作为越南的主要工业地区,工人密集度高,部分工厂当前已经暂时关闭。考虑到疫情得到整体控制尚需时间,全球供应能力或因此再受打击。

东盟成员国对世界出口什么?我们分析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个东盟成员国出口贸易结构,其中(1)机电产品和轻工制品出口占越南出口比重较大,二次疫情或对2021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越南相关产品出口影响较大;(2)马来西亚以出口机电产品和矿物燃料为主,类比2020年二季度,本轮疫情对其机电产品出口产生影响较大;(3)印尼主要向全球出口矿物燃料和动植物油脂,疫情对主要出口品的影响分化明显。对比2020二季度,矿石燃料出口大跌,动物油脂则逆势增长。

如何看待中国对东南亚出口的替代效应?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主要在机电品类和纺织品类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具体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以纺织品为代表)的替代效应较容易发生,具体表现为2020年二季度东南亚疫情爆发,在纺织产品出口方面中国对东盟在短期内呈现出较强的替代效应。随着后续东南亚疫情得到控制,强替代效应又促使此类订单快速回流至东南亚地区。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对纺织产品出口的替代效应将呈现“来的快,去的快”的特征,具体时间点取决于东南亚疫情恢复情况。另一方面,中国的机电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机电产业链并存,因此机电产品出口方面既存在一定韧性,又具备与东盟之间的替代效应。

外需是观察中国出口的另一重要视角,作为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的外需将是拉动中国年内出口的主旋律。欧盟和美国方面,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疫情隔离的逐渐解除,两大经济体或将在二、三季度相继迎来第二波修复高峰,进而为中国出口形成支撑。此外,东盟作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疫情或对来自东南亚的外需造成一定冲击,对中国出口形成扰动。从产品来看,预计短期内东南亚对中国防疫物资相关产品出口需求同样会有所增加,中间品和消费品需求将面临一定压力。

欧美外需表现强劲

经过对比中国与东盟及其部分成员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笔者认为中国的出口替代效应尚能继续维持。主要原因有:一是纺织品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此次东南亚疫情或导致部分纺织产品订单回流中国,待东南亚疫情得到控制后又将流出,预计由纺织品引发的此轮替代效应时长较短。二是机电产品在长期内为中国出口提供支撑。长期来看,中国机电产品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型阶段,东南亚疫情或对劳动密集型机电产品出口形成一定支撑,同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也使中国未来的出口维持韧性,机电产品替代效应的长期性将逐渐体现。

出口替代效应延长叠加欧美等经济体的修复高峰,中国出口预计在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表现,同时需要关注东南亚外需对中国出口形成扰动。从全球视角下来看,尽管东南亚的外需或为中国出口形成扰动,但整体上看欧美外需的强劲将带动中国出口保持强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