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SCO 2021连连看】燃石成果分享,液体活检特殊取材篇

 刘得光3p6n6zqq 2021-06-04

A

S

C

O

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又将如期而至。今年的ASCO年会将以虚拟会议形式于6月4日-8日召开。燃石医学与中国临床研究学者合作的多项研究成果将在大会上进行展示。近年来,液体活检是行业热点话题,也成为伴随诊断(CDx)以及临床诊疗的重要工具之一。外周血作为目前液体活检主要样本类型,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在检测开发和临床应用方面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对于新型液体活检材料的探索,将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选择。今天小编将带你走进ASCO,盘点燃石在液体活检特殊取材方面的成果与经验。

Abstract #3053 Poster Session

痰液上清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液体活检取材方式的可行性探索

Sputum supernatant as a viable alternative for liquid biops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合作单位及PI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周承志教授

研究内容

该研究入组42例初治IIIB-IV期NSCLC患者,收集匹配的组织(TIS)、全血和痰液。取全血8ml,痰液2ml,分别制备血浆(PLA)和痰液上清(SPU)。利用燃石520基因panel进行二代测序。

研究结果

1、组织、血液及痰液的突变丰度分析

图片

就最大突变丰度(MaxAF)而言,PLA(中位2.99%)和SPU(中位4.05%)均显著低于TIS(中位42.21%),而PLA与SPU并无显著性差异(p = 0.251)。

2、组织、血液及痰液基因变异的检出率率

图片

· TIS的阳性检出率为92.9%,显著高于PLA(71.4%)和SPU(59.5%),但PLA和SPU样本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36)。

· 与非吸烟患者相比,吸烟患者痰液的检出率有所上升(81.3% VS 46.2%)。但在吸烟患者中,三种样本(SPU/PLA/TIS)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 诱导痰和咳痰的检出率非常接近,分别为54.6%和61.3%。

3、以组织为金标准,比较痰液上清及血浆样本中8个可靶向驱动变异的检测敏感性

图片

· SPU和PLA的8基因检出率分别为50.0%和70.0%,在吸烟组中分别上升到88.9%(8/9)和77.8%(7/9)。

· 针对KRAS和ALK变异的检出率,SPU敏感性(100%,67%)高于PLA(83%,33%)。

· 针对EGFR突变的检出率,SPU(40%)的敏感性明显低于PLA(86%)。

· 整体SPU和PLA的TMB存在高度相关性(Pearson r = 0.76)。

研究亮点

本研究表明,对于晚期NSCLC患者而言,痰液上清的表现与血浆相当。因此,痰液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替代血液的液体活检取材标本,用于晚期NSCLC尤其是吸烟者的驱动基因变异检测,甚至治疗后的随访监控。

燃石医学在液体活检领域不断探索,基于扎实的检测技术与能力目前已在血液、脑脊液(CSF)、胸腔积液和肺泡灌洗液(BALF)等方面,发表了十余篇研究成果,为临床选择提供了详实的证据。

一起来走进燃石医学在探索液体活检新取材方式方面的学术成果吧:

肺泡灌洗液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燃石医学合作,共同开展了一项探索肺泡灌洗液(BALF)作为液体活检新材料在实性肺结节诊断中应用的研究,研究结果发表于2020AACR[2] (点击回顾:【2020 AACR】燃石医学合作项目亮点抢先看——肺小结节良恶辨别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BALF上清中分离的cfDNA可以很好地反映肺癌患者病灶的分子特征;而且肺泡灌洗液cfDNA的基因突变特征和甲基化特征在实性肺小结节(≤2cm)的良恶性鉴别上具有较高特异性。肺泡灌洗液作为实性肺结节的液体活检材料显示出初步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脊液上清cfDNA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与燃石医学合作进行脑膜转移诊治的探索,研究成果发表在2018年《Annals of Oncology》杂志上[3] (点击回顾:11.86分!《Ann Oncol》刊发燃石医学合作研究重磅成果:NSCLC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上清中发现独特基因谱)。该研究提示脑脊液上清cfDNA可检测到脑膜转移的独特基因谱,可作为液体活检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省人民医院和燃石医学合作梅开二度,继续探索脑(膜)转移的NSCLC患者脑脊液的循环肿瘤DNA(ctDNA)基因分型与临床疗效以及生存获益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发表于2020年JTO杂志上[4](点击回顾:【文章发表】燃石医学与吴一龙教授团队合作:脑脊液基因分型可有效预测脑膜转移NSCLC的奥希替尼治疗疗效)。研究结果显示CSF基因分型不仅可以预测脑膜转移NSCLC患者对奥希替尼治疗的疗效,同时能够探究奥希替尼治疗进展后的耐药机制,为脑膜转移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更多信息。

恶性胸腔积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燃石合作,共同开展了一项基于恶性胸腔积液(MPE)的液体活检探索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2018年WCLC 及Thorac Cancer上[5]

研究发现在有配对MPE、肿瘤组织和血液样本的患者中,MPE样本中的基因突变检出率与组织相当,检出率和maxAF均高于血液。提示MPE cfDNA可能成为胸腔积液肺癌患者液体活检的优选材料。

总的来看,液体活检与组织取样相比具有微创低风险、规避组织异质性、可多次取材等优点,为不同临床特点的患者提供更多贴切的液体活检取材方式。

燃石医学从2014年正式开始了液体活检技术的研发,截至2021年4月,燃石医学已在液体活检领域累计发表文章超过135篇,总影响因子超过748分(点击回顾:国际一流,引领规范!燃石液体活检大事记盘点)。燃石医学在液体活检领域的“成长”之路,证明了燃石医学的技术领先地位,未来将始终引领中国肿瘤NGS行业规范化,并将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质NGS检测服务。

图片

参考文献:

[1] ASCO 2021 POSTER (Abstract #3053)

[2] AACR 2020 (Abstract 2311)

[3] Ann Oncol. 2018 Jan 15. doi: 10.1093/annonc/mdy009. 

[4] J Thorac Oncol. 2021 Feb;16(2):250-258.doi: 10.1016/j.jtho.2020.10.008.

[5] WCLC2019 P2.01-88;Thorac Cancer. 2019 Apr;10(4):823-831. doi: 10.1111/1759-7714.13006.

关于燃石医学

燃石医学(纳斯达克代码:BNR)成立于2014年,公司使命为“用科学守护生命之光”,专注于为肿瘤精准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二代基因测序(NGS)。公司业务及研发方向主要覆盖:1)基于NGS的肿瘤患病人群检测,累计检测样本超过27万例,在中国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2)基于NGS的癌症早检,目前已经进入临床验证阶段。燃石医学于2018年7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中国肿瘤NGS检测试剂盒第一证,在体外诊断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位于中国广州的实验室通过广东省临检中心颁发的“高通量测序实验室”技术审核,获得美国CLIA和CAP实验室质量体系资质认证;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实验室也已获得CLIA和CAP实验室质量体系资质认证。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开发创新可靠的NGS检测产品,推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