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宝锋老师贵州写生教学作品欣赏

 新用户44995095 2021-06-05
图片
图片

贾 宝 锋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

Past Lives Slushii - Drowning EP

关于深入民族地区写生教学的几点心得

文/贾宝锋

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写生采风,是很多艺术类高校的必修课程。特别是面对学习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这样的写生活动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画特有的艺术气质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总是有着某种精神上的默契感和艺术表现方向上的一致性。

中国画千百年来的古训提倡近山水而远人事,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处于中国版图的边远地带,自然风光较之发达城市有着更为天然的特点。同时,中国工笔画表现人物题材时所注重的装饰性和平面感,在少数民族人物身上得以充分体现。结构多变、色彩缤纷、图案华美的民族服饰,为中国画的表现空间提供了诸多艺术参照元素和技法展现方式。无论是长短线条穿插组编勾勒的白描形式,还是重淡晕染墨彩兼施的工笔形式,亦或水色冲撞粉墨交融的没骨形式,甚至是浓墨重彩泼泻自如的写意形式,少数民族题材都是绝佳的入画视角和表现对象。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更是很多山水画家痴迷钟情的所在,如西藏地区的寺庙建筑和雪域圣境总是成为山水艺术家表现不断、常画常新的主题。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温度,形成天然的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及植物花园,每年吸引着无数花鸟画家朝圣一般云集于此,在雨林花园中搜索着一切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和资料。

笔者作为艺术高校的一名教师,几乎每年都承担着一段外出写生的专业课程,曾带领学生多次深入云南贵州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写生采风活动,积累了一点粗浅的经验和尚不成熟的作品,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以期对与此相关的教学活动有所帮助,以去年10月深入贵州黔东南地区写生考察为例说明。

图片

贾宝锋老师与大家一起写生合影

图片

贾宝锋老师带领大家参观贵州省博物馆

图片

贾宝锋老师带领大家参观贵州省博物馆

首先要了解写生考察地区的大致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代表地点、风土人情、哪些事物具备可以成为绘画对象的条件等因素。同时在写生出发前,要给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和预期完成的任务,包括以何种写生方式来记录素材,带着怎样的视角去搜集资料,写生回来的资料如何与下一步的创作衔接等问题。明确这些任务和目标的意义,使学生对写生活动不会处于盲目无知的状态,更加明晰课程目的和写生作用,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完成写生课程。

举一个笔者在读本科时的例子,由班主任带着深入甘南西藏写生采风,当时主要是以速写的方式记录资料。由于平时动态速写画的较少,在面对自由活动的人群时就显得手足无措,几天下来都没形成一张完整的作品,着急懊恼的情绪非常影响当时的心情。看着老师每天回来都会有完整的速写记录作品,不仅有人物动态的描绘,还有场景道具的配置,几乎每一幅作品都可以成为日后创作的绝好素材,给自己莫大的触动。老师经验丰富,不会盲目跟随人群猎奇一般的来回走动,总是定点盘踞在一处,仔细观察,知道索取什么样的对象组构早已成竹在胸的画稿。当然这样的经验需要刻苦的磨练和勤奋的积累。

对写生对象的了解不能是走马观花式的粗略浏览,也不能是定点聚焦式的局部锁定,而要在尽量周全兼顾的前提下有所侧重的表达。笔者在读研期间,导师带领研究生深入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写生花卉。初次面对众多不知名目的奇花异草,强烈的好奇心致使笔者毫无目的的不停按动相机快门,等写生归来进行创作时才发现能做参考资料的相片寥寥无几。仔细浏览导师的照片,才发现他对每一种植物都有进行了有目的有步骤的详尽收集。花头特写、整株形态、群体组合、场景截取,次序井然、排列有序,甚至是一些植物不被人注意的根茎之处,还有植物周围伴生的其它草木,都有完备的记录。充实的资料是为作画过程提供详细参照的基本前提,否则只能随意编织、主观嫁接,其结构一定是不合乎自然情理也不符合艺术法理的。

这次深入贵州黔东南地区,事前笔者咨询了曾经多次去过的相关人士,了解了一些当地的基本情况之后,制定了完整详细的写生路线,如图1所示。同时,要求学生出发前也找一些介绍当地风土人情的书籍来浏览,做一定的课前准备工作。

图1 黔东南写生路线图

写生之前,笔者自身心中有着一条主线,一是为了写生目的和意义更加明确,二是为了写生的路线更集中也更便于实施。黔东南位于贵州东南部,以州府凯里为中心环状排列着从雷山到黄平十几个县城。每一处走遍在短短的几周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笔者此行主要选取了民族服饰较有特色的几个地区,比如雷山的苗族、榕江的侗族、台江的苗族和黄平的革家人等地区为写生主要目的地,其它地区作为过路景点,或短期逗留或一扫而过。黔东南素有苗舞侗歌之乡的美称,歌舞是少数民族寄情娱兴的主要方式。苗族又是非常善于刺绣工艺的民族,苗绣在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艺术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笔者喜欢以民族服饰为切入点表现民族主题创作,所以此行主要的一条线索就是沿着每个刺绣及服饰工艺非常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采风写生活动,以记录民族文化、传递民族艺术、收集写生素材、开拓创作思路为课程宗旨,有序展开黔东南采风之行。当然学生的兴趣点未必和老师一致,在一条主线的贯穿下可以有多个分支,不同的眼光发现不一样的精彩,也是写生活动最有意趣的体现。

在写生准备过程中,要明确写生工具和写生手段。由于长途跋涉,不便于携带太多复杂繁重的写生工具,以速写配合相机拍摄的手段最为适宜写生活动,故提倡学生以铅笔或钢笔甚至水彩的便携材料为写生基本工具。水彩是一种非常好的写生材料,轻便易携,表现力也很强,配合铅笔、色粉笔等工具,既可以表现清淡雅致的画品,也可以表现浓郁厚重的风格。笔者近年来每逢外出必随身携带水彩工具,渐渐成为一种习惯,不经意间积累了不少的水彩作品,每每翻阅,故地记忆都仿佛重现眼前。

在写生地区,事先联系一两名当地人是最好不过的,会给写生活动提供很多便利条件。笔者此行在凯里、榕江、台江等地都有早已认识或熟人介绍的朋友,他们对此次写生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特别感谢。带学生下乡既是一项高雅的学术活动,也是一件颇有挑战的力气活。十几个人带着沉重的行李上车下车、吃喝住宿不是轻松的事情,一路写生食宿安排不妥都会影响活动的进行。有当地人指点,减轻了不少带队老师的负担,同时对学生的安全也提供了可靠保证。最主要的是当地人非常熟悉本地区的风土人情,可以给我们这些异乡客讲述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为熟悉环境、尽快融入做好准备。如果实在没有认识的朋友就只能靠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切不可随意行事、草率出行。

图片

在写生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入乡随俗,与当地人搞好关系。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就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笔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还是本科甘南写生的经历。在拉卜楞寺有一座听经堂,每天都会云集众多信徒前往聆听高僧大德布道传法。对于我们无疑是极好的写生场地,藏民不再自由走动,都保持安静坐姿,写生起来极为方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喇嘛提着“圣水”壶或端着酥油碗出来给大家分享圣水圣餐,其实就是举行的一项仪式。到我们面前,同学们有所嫌弃不予配合,便被旁人侧目相视。班里有一位同学性情随和,也学着藏民的方式喝圣水、抹酥油,被当地人以诚相待。后来我们想进去写生就被拒之门外,而那位同学俨然如故、自由出入。这就是不尊重当地风俗礼仪自然得不到当地人的尊重的典型事例。在黔东南地区也一样,很多同学觉得苗家或侗寨饭菜不可口,就不动筷子,在对方看来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有的同学觉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卫生习惯不讲究,就与之保持距离。这样的举动都会令你失去很多生动的素材和写生的机会,所以放下自己的种种惯性芥蒂,和当地人亲密接触是写生过程中赢得好感取得成效的最好方式。久居繁华都市让人们习惯了冷漠和矫情,这些边远地区反而会收获更多的真诚和朴实感情,对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次绝好的锻炼机会,多行远游之人性情豁达也正是这样的道理。

说了很多与写生具体过程间接相关的话题,下面正式进入写生主题。写生过程中可以进入绘画视野的物像极为丰富,风景、人物、动植物、或者道具,都可以成为作品描绘的对象。初次写生,自然风景或者人文建筑,因其相对静止的特性比较容易成为表现题材,而行进中的人物则不太容易表现。所以此次贵州黔东南之行,笔者及学生画了不少当地的苗寨木楼或侗寨建筑等风景写生作品,如图2所示。

图片
图片

图2 笔者黔东南风景写生作品

以榕江县空申苗寨为例,苗族村寨多居于山腰与山脚之间,依山傍水。木结构干阑式建筑层叠环绕山腰而建,吊脚飞檐,廊柱林立,虽没有彩绘装点,却显露出木质本色的素朴之美。描绘木楼可以选取一角特写,也可以整座涉猎,或者以群楼层叠、屋檐交错的秩序美感为绘画形式。风景写生最忌讳全盘照抄,不做归纳,给人以繁杂混乱没有主次的视觉观感。此幅以空申苗寨单体木楼建筑为主的水彩写生作品,笔者将自然物像繁杂琐碎的结构做了几何形状化的归纳提取处理,按照画面疏密对比的关系有序分布在不同位置,形成整体的点线面节奏关系。同时在色调的处理上,不按照自然色彩的客观现象照抄照搬,而是从整体调性的角度出发,将屋檐与树木做紫灰调处理,和木屋主体结构的棕褐色形成弱对比补色关系,整体统领画面基调,形成和谐中略有对比的色彩关系,如图3所示。

图片
图片

图3 空申苗寨实景与写生作品对照图

如果面对极为复杂的自然对象就更需要在节奏和旋律上做主观的归纳与取舍,形成画面的秩序美感,在风景写生中这一点尤为重要。比如此行一站——西江千户苗寨,现实纵有千家万户,笔下只能一窥端貌,不能悉数收取。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意到笔不到的道理。越是面对繁杂混乱的对象越要找到其相互之间的规律,提取出有代表性的典型元素入画,并通过排列构成的方式予以组构归纳,以求不过尺幅绢素中展现万壑千岩的盛况景致。

以上道理对于民族人物的刻画也同样有效,苗族服饰种类繁多、装饰复杂、配色花俏、图案丰富。如果在描绘一位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时,不注重对服饰款式与图案色彩的归纳整合,势必会出现喧宾夺主、毫无次序的结果。所以在人物写生的过程中,对于繁简关系的摆布、精粗对比的安排也尤为重要。如图4所示,一位身着雷山盛装的苗女,由于服饰的现代仿制工艺更注重表演性,因此显得色彩太过艳丽,装饰也略显繁琐,在刻画过程中笔者将其形态结构及色彩关系都做了主观调整,以符合画面艺术处理的需要。

图片
图片

图4 雷山苗女摄影与写生作品对照图

写生素材与创作的结合尤为重要,在拍摄作品的时候要注意对角度的选择、场景的截取以及对象表情的抓拍。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同样注意构图的安排,光影的变化,而绘画方面道理亦然。比如在郎德上寨,笔者关注到一群身着传统服装的苗族老人,端坐一排观看演出。有的拱腰驼背、有的挺直凝立,形成连绵起伏犹如山脊的节奏美感。笔者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高处俯拍、平视正拍和低端仰拍,从而发现最符合绘画需要的角度,如图5所示。能够成为一张作品参照对象的照片是很难得的,有的角度不对、有的透视太大、有的物像遮挡、有的模糊不清,所以必须多加拍摄、广取博收、严格挑选方能定夺。以五位人物平行展开的仰视角度最能表现高低起伏、连续绵延的构图初衷,故选定图5最后一幅照片为图像参照,形成笔者题为《郎德上寨的老人》的没骨人物画作品,如图6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5 郎德上寨老人的各种拍摄角度照片

图片

图6 郎德上寨的老人 没骨作品

70x140cm  2015年

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在民族地区写生采风的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制定路线、胸有主线;二、联络熟人;三、入乡随俗;四、学会观察;五、全面收集;六、明确手段;七、归纳结构、整合调性;八、拍摄角度与画面处理。这只是笔者关于民族地区采风写生课程一点粗略的心得体会,在此提出希望得到业内师生的指正点评。

图片

贾宝锋老师现场写生素材转化色彩采集创作

图片

贾宝锋老师点评写生作业

写生作品赏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报名咨询

活动在线咨询微信


扫一扫有惊喜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