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上大象群的首领是谁?为什么大象的社会,都是由年长女性领导?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1-06-05

近几周,北上的那15头大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每天都有关于它们的最新信息,而且每则新闻都能上热搜。这不,今天的新消息,就是我标题所说的:关于北上大象群的领导者是年长的女性。

关于这群野象的旅途还在继续,经过这次事件,人们对大象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今天我就来聊聊关于大象的“母系社会”。


大象的母系社会

科学家们很久以前就发现,大象群依赖年长的雌性领导者,但为什么是这些雌性大象一直都存在争议。

母系氏族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网络。母系领导者随身携带着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最珍贵的宝藏。它们依靠着这些信息对群体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就像我们人类的领导人一样,除了优秀的人格特征,他们也得掌握普通人接触不到的信息。

1972年,著名科学家辛西娅·莫斯创立了安博塞利大象研究项目。她花了40多年来对生活在肯尼亚南部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中的大象种群进行的详细研究。她说:“我们的研究表明,母系对家庭的幸福和成功至关重要。”


安博塞利的大象展示了一个复杂而动态的流体裂变融合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群体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个体聚在一起,然后分离。除了人类或非人灵长类动物外,很少在其他动物身上观察到这种社会现象。当然,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的女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群体的规模是不断变化的,受到季节的变化,食物和水的供应,以及捕食者的威胁的影响。科学家们曾观察过:一头领导者12只大象的雌象,在一天的时间内,带领群体加入了另一个由25只大象组成的团体中,到了晚上这只雌象却又带领自己的团队离开了。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那天这头雌象发现了研究者的越野车经过它们的象群,这让她感到不安全,于是带领象群加入另一个大点的团队,以此确保安全。到了晚上,她觉得安全了,就又带领团队离开,因为她和这个25只象的团队没有血缘关系,信不过它们。


年长的雌性族长领导的群体是拥有生存优势的。AERP的常驻科学家Vicki Fishlock指出,“好的母系决策平衡了群体的需求,避免了不必要的跋涉,同时她会记住何时何地有好的资源可用”。

在干旱期间,由年长的雌象领导的的家庭会分布在较大的地区,显然是因为这些雌性动物更清楚地记得稀有食物和水资源的位置,所以敢扩大活动范围。

危险的陌生人

年长的雌性族长可以分辨和记住其他大象的声音。在安博塞利,每个家庭成员在一年中会遇到大约25个其他家庭,大约有175个成年女性。雌性族长们可以根据记忆,去判断这个象是哪个象群的,对它们有没有威胁,以此避免了很多斗争。


大象的寿命可以达到70年,雌性领导者会把70年内遇到的各种威胁整合起来分类,等带领的群体遇到后,就迅速的查找记忆,找出应对方法,就像上文我提到的那个雌象。

弊端

但这样的社会结构也有很大的弊端,如果雌性领导者被偷猎者杀掉,象群就可能会崩溃了,它们太依赖领导者。

正常情况下,雌性领导者自然死亡后,群体内有会跟着上任领导者学习的,其他阅历丰富的雌性来接棒;如果领导者突然消失,其他的雌象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不足以代替它的位置,这个群体可能就措不及防,最好的情况是被别的群体接纳;最坏的情况可能会因为没有掌握食物和水源,这个象群因为资源的缺失,漫漫消失了。


其实如果没有偷猎者这种变数,这样的社会结构是没有大问题的,毕竟已经因此渡过了那么多的岁月。

雄象去哪里了?

很多母系社会的动物,如鬣狗,羚牛。它们的雄性都是在成年后就会被赶出群体,任它们自生自灭;只有在繁殖期才会短暂的到群体中撒种,然后就又会离开了。雄性有时候也会自己组成临时的团队一起活动。

不过雄象也不会离自己出生的象群太远,而且会时不时的回去拜访一下。


后记

最近有许多网友建议将象群分批麻醉送回。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剂量不好掌握,太少麻醉不了,太多甚至有致死;最主要的是,大象作为群居动物,如果没办法同时麻醉它们,那象群就会暴躁,到时候其实就更大条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