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久生弊

 贾宝国宋元瓷器 2021-06-05

小心翼翼

《诗经》中有诗赞扬周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就是说周文王,小心谨慎很善良。勤勉地服事上帝,招来幸福无限量。“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人生在世还是小心谨慎第一,因为任何差错都是来自疏忽大意,小闪失大灾难,后悔何及,老天也不许我们反悔!大意失荆州,关羽那么英勇神武,因为麻痹大意而一败涂地,它在告诫后人,为人处事一定要小心啊,破镜难圆、死不复生,珍惜现在,敬畏天命。平凡带来平安,平凡才真正了不起。

一代赃官九代牛

人人对赃官恨之入骨,不管他怎么伪装,都有被清算的一天。看看薄、郭、徐、令的下场,那是现世报!古人说“一代赃官九代牛”,如果做赃官,子子孙孙都要做牛做马还债,所以古人谨慎,不敢违背良心,可现在变种了,为了眼前利益,做尽坏事。但谁又能逃脱因果报应?一个人不到死,都不能说自己成功,“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天道循环,万事无常,一切在因果的变化中,所以坚持做好人,不伤天害理,在其位要一碗水端平,不被人骂,这就是很不错的好官了。心术不正莫做官,做官害民终招愆;贪狞奸诈世难容,困在贫穷福不浅。

法久生弊

一提到高考,大家都不满意,真是应试教育害死人,拔苗助长、毁人不倦,可是还有更公平的选拔方式吗?那些骗子似的培训机构是最大受益者,真是法久生弊,高考已经变味,先前金榜题名,可以跳龙门,改变命运,现在这个边际效应递减为零。可人们的思维定势已经形成,不高考好像都不能做人,不进大学就进地狱一般。一个好的制度开始时是相对公平的,但走到最后极不合理。受害者希望变革,受益者坚决维持,改变它谈何容易?既得利益者利用漏洞攫取更大的好处,而小民苦不堪言,人微言轻,无法改变与逃脱现状。既然他们不改变,就改变我们自己,不让孩子培优,淡化高考,把外边的狂躁与压力不传给家庭,人人从我做起,做个独立人,为什么要随着他们走?

自知之明

我们长一双眼睛,却看不清自己,如同《红楼梦》所说“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他人的缺点、错误看得一清二楚,但自身的毛病浑然不觉,还感觉自己蛮好。真是“马---义口朝外,只对别人不对自已”。不能从他人的缺点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这就让我们看不清事物的本质,总是带有情绪思考问题,认识存在偏差,做事不完美,很难让自己满意,烦恼就会滋生,这都因我们没有自知之明。佛说“但见人恶,不自知恶,但自见善,不见人善,称己智者,皆非智也。”既然事事处处与他人攀比,为什么不比较优点呢?拿他人缺点抬高自己,拿自己长处压制他人,都不是明智的人。《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说“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庸庶得免乎太过。”不求扬名百世,但求平安无事足矣。

志在高远

古人说“志心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心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心于富贵者,则亦无所不至矣”。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德修养的话,不但后世留名不放在心上,这辈子的功名利禄更是从不考虑,这是第一等的人才。第二等的人立志于功名,就像桓温所说:“不流芳百世,即遗臭万年。立志于富贵者是第三等的人。我们芸芸众生大多是饮食男女而已,困扰我们的问题真不是他们所考虑的,着眼点不同感觉就不同,但如果我们稍微抬高自己的思维高度,一些痛苦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还是要多读书,提高自己,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