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人劝吃饱饭

 贾宝国宋元瓷器 2021-06-05

多看光明面

任何社会都有阴阳两面,如果想使自己不愉快,就多看阴暗面,那社会就是阴暗的,久而久之自己也是阴暗的;如果想让自己愉快,就把眼光放在光明面,那社会就是光明的。同样一件事,光明的人会思考积极的一面,而阴暗的人总是怀疑否定外在,区别很大啊。我有一个朋友得病,其实就是自己认死理、不阳光造成的,想劝他学佛吧,又怕他脑袋清醒,认为佛教是歪理邪说,要打开心结,我是无能为力的。我常劝自己的家人,尤其农村的人多学学佛,也许会改变一切,但听进去的很少,看来痛苦都是自找的,思维把自己套死了,真是一下子绝望了,也许会遁入空门,这又何尝不是解脱。

君子中庸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能够自律、利人、反省,而小人只会肆无忌惮。所谓自律,就是能够管住自己的喜怒哀乐,管住自己的情绪,不轻易释放自己的情绪;是人都会犯错误,君子知道反省,知道总结经验教训,即吃一堑长一智,而小人只会怨天尤人,从不懂得反省。所以小人擅长阴谋诡计,即使在领导面前装成笑面虎,但也是口服心不服,时时处处耍小聪明,从不中规中矩。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他人不遵纪守法,也像他人一样偷奸取巧,那不是理由。我们要选择做一个君子,一个好人,时刻提醒自己要自律、利人。

点不醒的人

有些人不听劝、点不醒,如同盲人天生看不见一样,不能以自己的看见指责别人看不见。哪些人点不醒呢?第一类是夜郎自大者,听不进一点点建议,那个脑袋是铜墙铁壁做的,耳朵是天生的聋,如果对他劝告,只能证明自己是个睁眼瞎。第二种人是权贵极端主义者,官不大架子大,钱不多好面子,这样的人也听不进一点意见的,加之周围一堆马屁精,所以也没有人愿意讲真话。第三类是疑神疑鬼者,你善意提醒他,他却反向思维你是不是别有用心,越解释越糟糕,干脆远离。总之在与人交流前,要反复观察他是哪类人,有没有必要说真话。

放于利而行

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放”是放纵,追求利益过分了,把一切都放在利益的天平上,掂过来掂过去,占便宜则喜、吃亏则忧,这肯定会招致怨憎恨啊!自己不快乐,他人也不舒服。但当今就是放于利而行的社会,一切向钱看齐,贪欲之门开启,那种优雅安逸、风轻云淡的日子还有几人安心的享受?心中百般计较,夜夜失眠,劳神费力,就是为了身外的利益,这未免活的太累了吧。所以追求利益要适度,君子之交淡如水,看淡了才能长久。

君子慎独

“慎独”就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好像始终有个绳子栓着,始终不超越这个圈子,不超过这个界限。一般人很难做到,起心动念放任自流,就没有自我监控、自我反省的能力,这些人做事只有遇到外力的强制或报复,才能止步。缺少自我监督,心中之贼会变成江洋大盗,那是很可怕的,公检法、债主、冤家、黑社会等等就会在某个时刻现身,所以想要杜绝后悔事,就要时刻对自己约束。就如古人学道那样,要“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千戈至太平。”(宋·性空法师)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道城门,白天要警惕,夜晚也要清醒。也只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一生才能安稳、无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